名词解释
1. 热:由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
2. 功:系统与环境之间其他一切被传递的能量称为功。
3. 热力学能:是系统中物质的所有能量的总和。
4. 热容:在无化学反应和相变化且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封闭系统吸收的热δQ与温度的升高dT成正比,比例系数为系统的热容,用C表示。
5. 系统: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他部分划分出来,作为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6. 环境:与系统密切相关的物质和空间称为环境。
7. 敞开系统:系统环境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能量的传递。
8. 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的交换,只有能量的传递。
9. 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传递。
10. 电子导体:也称为第一类导体,通过自由电子的定向迁移来实现其导电的目的。
11. 离子导体:也称为第二类导体,依靠正、负离子的定向迁移来实现其导电的目的。
12.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
13.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14. 化学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和各种因素(例如浓度、压力、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5. 基无反应:由反应物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基等)一步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16. 总包反应:由多个基无反应组成的反应称为总反应。
17.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表示。
18. 催化作用:一种或多种少量的物质,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显著增大,而这些物质本身在反应前后的数量及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19. 自催化作用:催化剂可以是有意识的加入反应体系的,也可以是在反应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后者是一种或几种反应产物的中间产物,称为自催化剂,这种现象称为自催化作用。
20. 相界面:将两种分开的界面
21. 表面张力:在液体表面存在一种使液面收缩的力,称表面张力。
22. 液面铺展:液体在另外一种与其不互溶的液体表面自动展开成膜的过程。
23. 胶束: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基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缔
合在一起而远离水环境向内、亲水基朝向水中向外形成了多分子聚集体,称为胶束。
24. 临界胶束浓度:形成胶束所需的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25. 分散系统: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系统。
26. 分散相:在分散系统中,以非连续形式存在的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
27. 分散介质:以连续相形式存在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