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借助教学反思,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借助教学反思,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来源:尚车旅游网


借助教学反思,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1-01

两年前,为了参加美术优课评选,笔者精心准备了一节课(七年级上册《物品上的花廊》),利用课余时间查找了大量的资料,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并且将上课的流程、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心设计。

在当天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出乎意料: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环节变成了老师的一人表演,精心设计的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即使完成的学生,作业质量不高,作业点评环节变成了走过场,最终一堂精心准备的课就这样草草收场。

一段时间以来,笔者对这一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是什么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是什么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差。在以后的教学中,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加以改正,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后来的教学中,笔者通过长时间的摸索,逐渐掌握了一些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这需要教师能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反应情况和作业所反馈的信息做好认真的反思:对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记录下来,并在下节课中及时作出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的美术课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能较为顺利的达成。那么课后教师应该如何反思,从什么地方

进行反思,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1 反思目标制定是否合理 1.1目标制定是否过难

初中阶段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还达不到我们教师所期待的水平。所以我们在课前准备教学目标时,必须认真分析学情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果在上课时发现学生不能及时的完成所预定的教学目标,或者完成的效果不好时,我们就应该考虑是不是制定的目标太难了。如果遇到目标过难,应该适时调整教学目标,或降低难度,或将目标进行分解,利用两到三节课时间来完成,这样学生在上课时能较为轻松的完成所学的目标,知识掌握的也较为牢固。

1.2目标制定是否太过简单

虽然我们不能将初中学生拔的过高,但也不能低估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将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过于简单,这样的教学目标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上课前,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生,量体裁衣般的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既不过难,也不过于简单。 1.3目标制定是否过宽过多

一节美术课只有四十五分钟,如果我们在课前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考虑实际情况,而是将很多教学目标预设在一节课内完成,这样就造成目标过多,学生掌握不过来,势必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物品上的花廊》一课时,目标制定的就过多:学生

既要掌握什么是图案、图案种类、图案的变形方法、图案的绘制方法等,还要在课堂中完成一幅图案创作。很明显在这一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过宽过多,学生根本掌握不了这么多内容,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也就受到影响,那么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就不足为奇了。现在再上这一课时,笔者就将目标分解缩小,每节课只让学生掌握两到三个小的知识点,而不求面面俱到,由于所学内容是在学生能力掌握范围之内,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高,而且学起来也轻松,从课堂作业反馈的信息来看,这种做法效果明显。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合理 2.1导入是否吸引学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导入好,就会让学生紧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课堂中只有牢牢的抓住学生,才能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可以是情景导入,也可以是表演导入。总之,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的设计导入环节。 2.2教学方法选择是否恰当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反思一节课教学方法选择是否恰当,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教师是否讲得过多。讲授法是基本的教学方法,虽说基本知识点是要靠教师的讲解才能让学生掌握,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实行“一言堂”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

趣,进而直接会导致教学效果差或不理想。所以,现在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必须要讲授的知识以外,教师尽量要做到少讲或精讲,能让学生通过归纳或讨论得来的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 (2)学生是否参与课堂。如果在一节课中,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只是充当观众,那么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很有限,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当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时,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才会牢固。

(3)演示时机的选择是否恰当。美术课堂演示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演示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课堂演示时机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可以在新课开始时进行演示,比如上到国画《水墨传情》时,教师可以先进行一幅水墨的演示,让学生在惊叹中激起他们学习国画的兴趣。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演示,比如在上《漫画头像》时,教师在介绍了漫画头像的创作方法后,为他们进行一幅漫画头像的创作演示,效果会显得更为直观有效。可以在学生作业时个别演示,以便让他们更好的完成作业。

(4)练习的选择是否得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为了让学生较好的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因此上课时的练习是少不了的,但练习内容的多少,练习的难度大小要由教师把握。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比如让学生临摹较难的作品时,可以临摹整体,也可以临摹局部,甚至可以临摹几根线条。总之,在练习的选择上以“少、精、准”为原则,以是否达成目标为标准。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合理

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更可以了解教学效果如何,但我们不能仅局限于结果。比如,学生的作业完成的较好,不能说教学效果就一定好,也不能因为学生作业完成的不理想,就全面否认教学效果。因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看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还要教给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做到这些,就是一节好课的标准。合理利用教学评价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合理的教学评价一是具有诊断作用,二是具有激励作用。

“知识在于积累,能力在于运用”。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对每一节课进行适当的思考或反思,善于记录教学反思中的点点滴滴,并且能够及时的将反思的心得在教学过程加以运用,长此以往,势必可以快速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