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首都机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发展

首都机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发展

来源:尚车旅游网
首都机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发展

21世纪,机场将会驱动就业,驱动城市的发展,就好像高速铁路在20世纪、公路在19世纪和海港在18世纪的作用一样。我们看看世界上的其他机场,比如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一开始是城市的一个机场,后来建成了机场的城市。

从各国的实践上来看,通常的情形是依托机场,特别是国际性的枢纽型机场所特有的要素集聚功能,各种世界性的经济发展资源向机场及其周边地区汇集,使得机场与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合,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进而形成特定的区域。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一个“临空经济区”作为首都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十二五”期间,规划明确了将着力构建“五大机场群”,让机场群对接“临空经济带”,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临空经济区将成为首都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地区,也将成为未来拉动顺义新城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

一、 首都机场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ICAO:ZBAA,IATA:PEK),简称首都机场或北京机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北京联外主要的国际机场,并且是目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区东北方向,地理位置处在顺义区,不过由朝阳区管辖。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拥有三座航站楼,两条4E级跑道、一条4F级跑道,

以及旅客、货物处理设施。是中国国内仅有的两座拥有三条跑道的国际机场之一。

2021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取代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成为亚洲按飞机起降架次计算最为繁忙的机场。2021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已成为亚洲第二(仅次于东京羽田国际机场),全球排名第9位。2021年,机场全球排名升至第8位,未来将会超越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且排名将有望升至第5位。 2021年,首都机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7393、7170、4096万人次,首都机场客运能力已经跃居全球第二。至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步入世界十大机场行列。

二、 首都机场周边发展概况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主要指以首都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空港区,空港区外围包括空港工业区、 天竺出口加工区、 林河工业区、 物流基地、规划国门商务区和新国际展览中心,以及周边五个镇(即天竺镇、后沙峪镇、南法信镇、仁和镇和李桥镇)在内的紧邻空港区和机场周边10~15公里之间的城市中其他区位 (空港拓展区) 三个圈层。

如今的机场不仅仅是飞机起降的地方,有许多现代的功能已经从机场之中发展辐射出来。走出机场10公里、20公里,就会发现有很多大的跟航空相关的产业,雄壮的厂房在一排排崛起。

同样,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达到27.8平方公里,

累计开发建设面积达到15.5平方公里。首都机场周边规划出的五大板块将撑起首都临空经济带。五大板块分别是空港工业区、会展产业区、国门商务区、空港物流基地及外围的居住配套区。据2021年不完全统计,临空经济区内已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

600余家投资额在千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相继入驻,协议投资额近80亿美元。其中,60余家跨国公司和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吸纳劳动力达到4.3万人。规模以上的航空及服务企业已达到210家,投资总额150亿元;电子通讯企业近110家,投资总额230亿元;加工制造企业达到140家,投资总额310亿元;现代物流企业超过150家,投资总额110亿元。

三、临空经济区发展优势

临空经济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区域、产业及经济。区域必须以机场为依托,产业则由临空产业链构成。临空的发展是航空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在周边地区形成的。

一般临空经济包含六个功能区:工业制造区、物流园区、自由区和商务区、临空居住区(包括住宅区、教育、医疗等)、观光旅游区。----陈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

临空经济的形成不仅依托大型综合性枢纽机场,还与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基础有着重要关系。而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1)首都机场是大型综合性枢纽机场, 客、 货流均居世界前列;

(2)区域经济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期。顺义区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按照北京市\\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要求编制完成的《顺义新城规划》,确定了\\一港、两河、三区、四镇\\的城市空间布局,将首都临空经济区确定为顺义新城发展的核心枢纽。

(3)机场周边有高科技产业、 制造业和现代信息产业作为产业支柱。机场西侧的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林河工业区、汽车生产基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已经构筑起临空经济的产业支撑;物流基地、国门商务是现代服务业、 国际平台和人流、 物流、 信息流的载体。

(4)交通网络完善便捷。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条件,未来几年,顺义区将重点扩展公路网建设,配合市有关部门,高质量推进连接顺义、通州、亦庄新城的轨道交通线和北京中心城区至顺义方向轨道交通线建设。道路交通系统的全面升级,必将为临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便利,为临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5)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协调

临空经济的发展涉及的利益主体多,体制问题复杂,需要协调的事情也比较多,这一点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其特殊性表现在航空运输的安全性、航空运输的管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

调;机场建设的投资巨大,回收期长,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基础性;机场周边地区的开发利用必须与机场功能的相符合等等,这些因素间的复杂关系是任何一个企业很难解决的,因此,“十一五”规划、顺义区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详细规划的支持是首都机场发展临空经济的政策支持和保证。

四、 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

1、 临空经济区的产业仍以航空运输服务业为主。

机场作为一个服务平台,为航空公司和驻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包括设施、 信息以及人员等各项支持 ;航空运输的生产活动是以航空公司为中心,其他企业包括研发、生产制造、油料、维修、物流等各种企业类型,按供需状况,它们之间形成供应链关系。这些企业的运营活动,主要是依托机场进行的航空运输, 以及支撑航空运输正常运作的相应服务业。目前围绕首都机场已形成以国航集团为龙头的航空公司产业链和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为主的机场产业链。

2、 临空经济区内的非航空产业以电子通讯、汽车制造业为主。

顺义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完善电子通讯产业链并逐步推动产业链本地化,将空港工业区打造成为通信设备制造业基地。目前新技术产业群落初具规模。

五、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