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一点建议
摘 要:进入高三,即意味着马上进入紧张而有序的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如何引导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科学复习,提高复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每位教师而言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复习;考纲;资源;热点 一、研读考纲,理清思路
复习之前,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才能明确复习思绪,做到有的放矢。 1.研读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内容
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选修地理3、地理5、地理6,以及?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 2.研读考试大纲,明确考核目标
所谓“地理〞,即“知地明理〞,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相关课程根底知识、根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读考试大纲,明确试题特点
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仍然秉承新课标理念,延续地理学科特色,即用地图说话、用图表和数据说话,侧重根底,难度不大,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认知能力的要求却有一定的提升。
4.研读考试大纲,了解命题追求
求真:测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有利于高校定段划线录取。
求稳:试题难度保持相对稳定,试卷结构与分值根本稳定,考试大纲及要求根本稳定,由旧课程平稳过渡到新课程。
求新:新材料新情境,倡导新理念。 二、整合资源,认清结构
复习之前,教师需掌握学生手中已有的材料和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使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包括考试大纲、地理课程标准、教科书、地图册、历年高考试题、精品教辅资料等。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在一轮复习开展之前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和解读。教科书是课程标准得以落实、贯彻的载体,其中的概念解读、材料说明、合作探究、方法渗透对于学生备考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谋划策略,有效实施
1.复习进程与师生心理情绪周期的调整
学生从9月份升入高三到最终完成高考需要度过漫长的十个多月的光阴。在不同的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有一定波动,教师在带着学生进行高考冲刺的同时也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时期状态的变化,适时进行复习策略的调整,力争做到事半功倍。 2.根底性的必要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正式开始一轮复习之前,做出一份翔实的一轮复习方案是
十分必要的。对于复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也应适当提前做出预见,包括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以及周测或期中、期末的大考时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等。这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整个备课组要团结一致、集思广益,把各种工作都切实做在前面。 3.转变复习备考理念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开展、为人的开展效劳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信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一轮复习时要彻底改变固有的如“重文本、轻人本〞“重要求、轻需求〞“重进度、轻效度〞等落后的备考理念,在授课时要统筹全局、重点突出、有所取舍、重视思考和表达,切忌内容讲得多而杂、学而不思、表达不清。 四、关注热点,提升能力
一轮专题复习我们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关注以下三点:
1.运用知识推出未知知识。能力考查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运用自身已有知识获取更为广阔的信息,这也是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努力到达的。
2.凭借考生已掌握的根本知识、形成的根本能力和整体素质去分析解决自然和社会开展过程中、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3.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一轮复习需要突出社会信息的灌输以及根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复习主线,重视社会信息的输入,这些社会信息主要涉及:国家改革与开展的方针政策;国内国际出现的重大事件;人类共同关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政治等领域的热点问题;与考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宋治力.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地理复习与备考策略[J].考试周刊,20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