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艺术

三年级艺术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三年级艺术(音乐)复习资料

1、《摇篮曲》的曲作者是德国的勃拉姆斯,其主奏乐器是小提琴。《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孩子的催眠曲,后来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有演唱、演奏等表现形式。

2、《童年的小竹笛》朱积聚词,邓融和曲。

3、切分节奏是改变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它常常打破正常的强弱规律,是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

4、《牧童》是捷克斯洛伐克民歌,维.莫兴改编,毛宇宽译编。

5、《赛马》为二胡独奏曲,作曲者是黄海怀。

6、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演奏时通过弓和弦的摩擦发出声音。二胡的音色柔和优美,利于抒发情感。

7、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

8、在歌曲《夸山羊》中,出现了“1(do)、2(re)、3(mi)、5(sol)、6(la)”五个音级,结束音落在“la”音级上,这是民族五声调式的宫调式。

9、《保护小羊》是云南民歌,依次出现了1(do)、3(mi)、2(re)、1(do)、5(sol)音级。且两个乐句之间是重复的。

10、“急急风”是戏曲打击乐器的一种锣鼓经,节奏很快,大多用来配合紧张,急速的动作。

11、“亮相”是戏曲演员在一连串的舞台动作之后,摆出静态造型的姿势。

12、《蚂蚁短,蚂蚁长》是侗族民歌。歌曲中出现的 、 音符,叫装饰音,对旋律起到装饰的作用,演唱时要轻巧、短促。 表示强音。侗族的新舞蹈作品有《走在山水间》。

13、一首歌曲中出现了两种(或以上)节拍,叫做变奏节拍。

14、歌曲《小燕子》的节拍是四拍子,用 拍号来表示,其节拍强弱的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 ”叫做“延长记号”。在这个符号下面的旋律可以根据情绪的需要自由地延长时值。

15、《小蜜蜂》要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16、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形式。

17、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一种演唱形式,常有指挥。无伴奏合唱,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

18、《柚子龙眼颗颗甜》是广西壮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是贵州苗族民歌,其演唱形式是飞哥。

19、圆滑线 表示在歌唱中不同的音高唱同一个字。连音线 表示把两个或多个音高相同的音符连接起来。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叫“三连音”。

2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

22、《我也想当兵》是少儿舞蹈。

23、运用多段分节歌形式叙述情节内容的歌曲,叫叙事性歌曲。

三年级艺术(美术)复习资料

1、《摇篮》,油画,作者是法国的伯特莫利索。

2、色彩能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一般来说,黄、橙、红等颜色让人感觉温暖,蓝、绿、紫让人感觉冰冷。颜色中三原色是红、黄、蓝,三间色是橙色,紫色,绿色。

3、《群马奔腾》,中国画,作者徐悲鸿。

4、《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器工艺品,风格独特,马的形象矫健俊美。

5、“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有瓶罐和动物造型,一般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

6、“四羊方尊”是我国商代的青铜器工艺品。

7、《猴子吹喇叭》是农民画;《二猿图》,中国画,作者刘继卣。

8、作品与作者:《怒潮》,黑白木刻画,作者李桦。 《人桥》,套色版画,作者古元。

《太行铁壁》,中国画,作者杨为舟、王迎春。 《狼牙山五壮士》,油画,作者詹建俊。

《地道战》,油画,作者罗工柳。 《小八路》,石版画,作者孙滋溪。

《战斗中成长》,油画,作者秦大虎、张定钊。 《五四运动》,浮雕。

《艰苦岁月》,雕塑,潘鹤。 《地雷战》,雕塑,萧传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