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考的记叙文写作,笔者教了五年初中语文,二十三年高中语文,参加过中考和高考,考过无数的卷子,积累了一些素材和经验。近年来,他还指导了许多中考学生作文和《美文》组织的“全球中国青年写作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在我要对这些东西进行分类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审题。
作为一篇考试作文,审题很重要。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开班。如果考试有失偏颇,必然会不及格。水平一般的同学,至少要掉十分。所以一定要保证时间,反复思考,有想法的时候千万不要乱写。具体来说,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1.试题类型。论文、半命题、题目、半题目作文是中考最常见的,有的可能有指导材料。中考阅卷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命题作文当成题目作文,再设一个题目,扣2分。更有甚者,设置另一个题目后,作文往往会偏离题目的意思。然后,把题目看成一个命题,一般范围很广。当用作话题时,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空洞的。比如以“家庭”为题,题目很宽泛。第三部分是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问者一般提供参考内容。比如2021年青岛中考《这件事真让我》要求:“开心、难过、感动、惭愧……”显然,前两者并没有后两者那么有野心,有些同学并不理解这些内容的区别。所以同学们都忍不住分析,选一个写,让自己的气质来。
2.考试目的要素。要考察一个题目有多少元素,是否有隐藏的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比如2021年的青岛《欢乐与痛苦》,这两个要素都是必须要表达的,不可忽视,而且往往是相互依赖的。再比如:《一路有你陪伴》,题目明明有“一路”、“有你”、“公司”三个要素,后面还要加一个隐含要素“我”。如果把这篇文章写成“让你全程陪着他(她),作文的立意就错了。
1 / 3
3.考察元素的真假。在一个题目中,有几个要素往往是虚实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它们的真假,确定我们的作文是基于现实还是从虚到写。也举一个“有你全程陪伴”的例子:“全程”可以是真实的,比如写一路上和一个人发生的事(一段路程,一段话);也可以是空的,写一个时间,人生就发生了。“你”可以是真实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事(比如一本书,一支笔);也可以是空的,比如理想、追求、爱好等。至于“陪伴”,也要写主客体关系,就是“你陪我”。
4.考试目的的重点。要知道一个作文题目的重点是什么。一般来说,部分短语的标题修饰语是表达的重点。比如2021年的上海《充满活力的岁月》,作文要写一些充满活力的东西。至于“年”,是指过去的一段时间。当动宾结构短语用作话题时,重点应该放在过程上。比如2021年四川南充《战胜自我》,要写如何战胜自己的过程。1998年全国高考《战胜脆弱》的叙事中有大量学生偏离了题目,因为他们没有写出“如何克服脆弱”的过程,而是聚焦于“如何脆弱”。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5.查看提示和要求。写问题的老师通常会给作文题增加一些常规的,有时是特殊的要求和一些友好的提示。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对它们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如果有一个作文题给出了开头:“暮春三月,我走在农村的河边。”要求是开头继续写。事实上,一开始
二、拟题。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拟定一个好的作文标题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使阅卷老师的眼睛发亮,感到“惊艳”,你的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什么是好的作文题目呢?我觉得主要有四个标准:简洁、深刻、吸引、生动。“简洁”简单明了,准确无误;“深刻”是揭示深刻的主题;“吸引人”是题目能制造悬念,让读者迫不及待地看文章;“形象生动”就是生动感人。比如
2 / 3
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丰碑》,是一篇80年代全国一等奖的短篇小说。小说刚出版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学生还没有读过,我在高中语文试卷上设计了一个现代语文阅读题。选这篇短篇小说题目需要的一个小问题:A雪云中山,B军礼,C军魂,D碑。当年的学生大多选择了A和C,往往不知道答案的对错,但有时候会让你选择最好的答案。选A和C做题目没错,但是因为不是最好的,所以不能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A项只指出环境和地点,B项会让人误会一般是主角。C项深刻总结了舍己为人精神是红军的军事灵魂,但没有“纪念碑”那么生动。“纪念碑”这个话题,既有想象的成分,也就是军需总监表现出来的精神;也有真实的成分,他冻死的形象永远站在红军战士的心中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