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

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

来源:尚车旅游网
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

评审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一级要素 二级要素 企业达标标准 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有关一、目标(满分20分) 监测记录资料 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依据评估考核结果,及时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加以保存。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满分30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 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扣分说明 1)未根据各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2)无各部门目标实施计划 监测记录不符合要求,根据承接目标进行调整,每季度一次 未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考核,未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实施计划 扣分 实际 要素 分值 得分 得分 1 2 3 4 5 未按照制度要求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未进行培训 未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财务专项科目或报表中无安全生产费用归类统计,无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2.2职责 7 三、安全生产投入(满分40分) 8 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无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计划: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4)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5)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 (6)安全标志及标识; (7)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 物品或者活动。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计划。 9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传达给从业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 未进行培训考核。 10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满分100分) 4.2规章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发布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未以文件形式正式发布。 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领导现场带班、班组岗位达标、安全生产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 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未进行培训和考核。 1)部分操作规程未发放 11 12 4.3操作规程 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13 4.4评估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 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车流、人流、物流,保证安全顺行。 未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14 5.1教育培训管理 15 五、教育培训(满分50分) 未进行培训教育需求调查;培训计划未明确培训教师,无审批人签字。 未汇总人员名单,未建立主要负责人的档案。 16 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5.5安全文化建设 未查看到主要负责人的培训证书。 17 未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汇总表,未建立相关人员档案。 未组织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绞线车间未划分人员行走路线,无定置区域 。设备操作台占用通道 。 18 19 20 21 22 6.1生产设六、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备设施(满分260分) 厂区内的建构筑物,应按《建筑物防雷设未查到对防雷设施定期检查的相关记录。 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并定期检查,确保防雷设施完好。 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油、水、煤气、蒸汽、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设备和管道系统,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并应定期检定。 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性气体、粉尘等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作业场所,应采用防爆型锅炉房安全阀、压力表未检定。 酸洗车间接线部分均未设置密封式电器和接线盒。 23 六、生产设备设施(满分260分) 电气设备。 起重机应标明起重吨位,并应设有下共9台起重设备 ,只查看到7台设备的检测资列安全装置: 料 。其他两台未按规定检定。起重设设置接地(1)限位器; 系统。设备上未标明起重吨位。 (2)缓冲器; (3)防碰撞装置; (4)超载限制器; (5)连锁保护装置; (6)轨道端部止挡; (7)定位装置; (8)其他:零位保护、安全钩、扫轨板、电气安全装置等; (9)走台栏杆、防护罩、滑线防护板、防雨罩(露天)等防护装置; (10)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安全信息提示和报警装置; (11)滑线指示灯、通电指示灯、桥下和驾驶室照明灯等。 吊具应有专人管理,在其安全系数允许范围内使用。钢丝绳和链条的安全系数和钢丝绳的报废标准,应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的有关规定。 吊运物行走的安全路线,不应跨越有人操6.2 设备设作的固定岗位或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且施运行管理 不应随意越过主体设备。 吊具未设专人管理。 24 25 未设置吊运物的行走安全路线,操作时跨越主体设备情况 。 26 锅炉与辅机锅炉应满足:“三证”齐全;未查看到锅炉及安全附件的相关检测资料。 安全附件完好,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齐全、灵敏、可靠,排污装置无泄漏;按规定合理设置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给水设备完好,匹配合理;炉墙无严重 27 28 29 30 31 漏风、漏烟,油、气、煤粉炉防爆式装置好;水质处理应能达到指标要求,炉内水垢在1.5mm以下;各类管道无泄漏,保温层完好无损,管道构架牢固可靠;其他辅机设备应符合机械安全要求。 厂内机动车辆应满足: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动力系统运转平稳,无漏电、漏水、漏油。灯光电气完好,仪表、照明、信号及各附属安全装置性能良好。轮胎无损伤。制动距离符合要求。 低压电气线路(固定线路)应满足:定期进行电缆线路的预防性实验记录。线路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线路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符合要求;线路的保护装置齐全可靠;线路绝缘、屏护良好,无发热和渗漏油现象;电杆直立、拉线、横担瓷瓶及金属构架等符合安全要求;线路相序、相色正确、标志齐全、清晰;线路排列整齐、无影响线路安全的障碍物。 电网接地系统应满足:电源系统接地制式的运行应满足其结构的整体性,独立性的安全要求;各接地装置的电阻检测合格;TN系统重复接地布设合理;接地装置的连接必须保证电气接触可靠;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能防腐蚀,防损伤或者有附加保护措施;接地装置编号、标识明晰,定期检测报告有效,资料完整。 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 七、作业安7.1 生产现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叉车未备案登记 ,未查看到相关自检及检测资料。 未查到定期进行电缆线路的预防性实验记录。 未查看到电网接地系统定期检测报告。未设置重复接地装置。 现场有检修作业,未查看到检维修前进行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的资料。 未对现场和生产过程进行风险和隐患辨识。 全(满分230分) 32 33 34 场管理和生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产过程控制 的控制措施。 建立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 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7.2 作业行为管理 应当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未查到对员工三违行为的考核记录。 现场检修作未实施操作牌制度。 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 未查到相关资料。 绞线车间作业人员未配戴防噪音用品。 35 36 7.3 警示标志 安全标志未进行统计。 酸洗车间外操作井未加盖。 37 38 39 40 8.2 排查范围与方法 8.3 隐患治理 8.4预测预警 8.1 隐患排查 设备裸露的运转部分,应设有防护罩、绞线车间南侧倒卷机防护栏防护不全面。 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未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 登记建档。 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仪表及管理方法等,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排查人员不能胜任工作有未发现的隐患。 目前缺少五种检查记录。 41 八、 隐患排查和治理(满分80分) 未按规定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未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 42 43 44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满分60分) 9.3 监控与管理 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 相关人员应按规定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记录本上签字。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每1~2年应进行一次职业危害体检,体检结果记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未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 危险源未定期进行检查。 未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对员工未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45 10.1职业健康管理 46 47 十、职业健康(满分60分) 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并未进行定期识别,未进行检测。 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公布、存入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和必要的泄险区。 对员工及相关方宣传和培训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 根据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酸洗车间未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 48 10.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十一、应急救援(满分30分) 未查到培训记录,员工不清楚职业危害与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未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 未查看到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50 51 52 11.2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培训、演练和修订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未查看到对预案定期评审、修订的记录。 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对本单位的事故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事故进行回顾、学习。 未对事故进行回顾,相关人员对原因和方法措施不清楚。 53 十二、事故报告、调查12.2事故调和处理(满查和处理 分20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