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临床研究
张帆1,雷鹏举(通讯作者)2
(1.甘肃中医药大学2014级专硕班,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6例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的97.0%高于对照组的81.8%,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阑尾炎;肠梗阻;中西医
中图分类号:R574.6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7.139
0 引言
阑尾炎是基层医院普外科常见疾病,阑尾炎术后1-3周内易出现炎性肠梗阻[1-2]。有关报道指出[3],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占术后肠梗阻的20%左右,阑尾切除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发病率则为0.06~0.8%。与其他类别的肠梗阻相比,炎症性肠梗阻在临床表现和诊治上存在一定差异[4-5]。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否则短肠综合征、肠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可对手术效果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以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为对象,对中西医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和97.0%,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P
例数3333--治愈1522
有效1210--无效61
总有效率(%)
81.897.03.9952<0.05
3 讨论
目前,与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及诊治相关的报道较多。多认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不宜盲目进行再次手术,而应采取药物或支持治疗。此类炎症性肠梗阻同时包含有机械和动力两种因素,属于“通而不畅”型肠梗阻。术后对于粘连性肠梗阻和炎性肠梗阻的鉴别依然存在缺陷和不足,若误将炎性肠梗阻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采取保守治疗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最终患者不得不再次进行手术治疗。炎性肠梗阻的手术难度较大,由于肠管炎症和粘连处于亢进阶段,梗阻部位的确定比较困难,如果强制分离会损伤肠管,造成肠瘘、渗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因此采取药物或支持治疗最为适宜。中医学认为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属于“腹胀满”、“肠结”等范畴,患者术后肠腑气机不畅、凝血阻滞、痰饮水停、滞塞不畅等因素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而胃肠是传化之腑,司水谷传输之职。过食生冷油腻之品、情志失衡、寒温不调等病因均可导致肠道气机痞塞,淤血停聚,湿热内阻。此次研究主要采用中药桃核承气汤自胃管内注入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治疗,方中莱菔子与厚朴具有消痞除满、行气导滞之功效;丹参和桃仁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枳实和大黄具有通便、泻热祛瘀之功效;芒硝具有润燥软坚、泻下通便、清火消肿之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同时,大黄发挥药效加快坏死组织吸收,并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综上所述,西医保守疗法结合中药桃核承气汤治疗术后早炎症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云泉,李锦清,乔清,等.升结肠癌性肠梗阻误诊为阑尾
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5例CT诊断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534-1535.
[2] 黎朝良,方兰,黄建朋等.根部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术后预防性应用
生长抑素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4):573-576.[3] 马新生,李静涛,刘伟,等.以肠梗阻为表现的小儿急性阑尾炎71
例诊治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3,(z1):131-131,132.[4] 张仲博,许元鸿,龙锦,等.阑尾炎术后继发性腹内疝致急性肠梗
阻的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8):640-64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共66例。纳入标准[6]:近期行阑尾切除手术,腹部X线或CT检查提示不全性肠梗阻,术后进食有腹胀腹痛现象,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有恶心呕吐,肠鸣音减弱。排除标准[7]: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麻痹性梗阻;心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3.3±6.8)岁,平均病程(3.6±0.8)d;化脓性阑尾炎10例,单纯性阑尾炎2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阑尾穿孔3例。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33.0±6.9)岁,平均病程(3.7±0.7)d;化脓性阑尾炎11例,单纯性阑尾炎18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阑尾穿孔4例。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西医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营养支持、胃肠减压、抗炎、水电解质纠正及激素等。观察组在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桃核承气汤进行治疗,患者胃肠减压后,经胃管注入中药汤剂,组方:枳实、桃仁、厚朴各9g,生大黄、芒硝10g,丹参、赤芍、莱菔子各15g,煎煮留药汁100 mL,1剂/d,分早晚两次注入。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标准判定临床疗效[8-9]: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肛门排气、排便正常,餐后无肠梗阻,腹部X线检查提示液气平面消失,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肛门排气排便、液气平面、白细胞计数等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并发腹膜刺激症,且体温持续升高。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进行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170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77
·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
李幸丽,关灿彬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是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8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关键词: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14.62+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7.140
0 引言
进行妇产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极易患上血栓性静脉炎,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不仅是一种妇产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生命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治疗。[1]我院现对收治的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患者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整理如下。
有效为21例(40.38%),无效为11例(21.1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85%;观察组52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24例(46.15%),有效为26例(50.00%),无效为2例(3.85%),临床治理总有效率为96.15%。可见,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众多医学临床实践与研究都表明,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术后的血流速度比较滞缓,且静脉壁受到了很大的损伤。[3]在对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西医治疗主要是起到抗凝溶栓与杀菌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主要是因为血瘀阻滞而发生的,因此在对其治疗时要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本次研究所用到的中医药中,丹参、当归、赤芍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黄芪与泽泻能消肿,红藤与鸡血藤能起到活血止血、舒经活络的作用,甘草能够对这些药材的药效进行调和,将这些药材混合在一起使用,能够发挥出显著的活血祛瘀与消肿止痛作用,使患者的体质得到了根本调养。在本次研究中,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仅采取了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的78.85%,P<0.05。
综上所述可知,对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4]
参考文献
[1] 胖红雯,邱林,石哲群,吴萍,燕丽君,陈南芳,沈春瑾.中西
医结合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77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6:1783-1784.
[2] 杨丽英,张秀芬,石有才,梁学军,梁子彬.中西医结合治疗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2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2,05:104-105.
[3] 张凌燕,王红军.关于综合预防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疗效
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1:149.
[4] 施胜钰,赵炎,王志兵,陆周翔,武瑞仙.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血
栓性静脉炎3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2,08:583-584.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6,37(4):53-55.
[8] 沈舟庆,劳建军.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临床
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3):525-527.[9] 庞洪双,李见菊,朱挺,等.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
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6):894-89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到2016年3月的104例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54例患者中,年龄在25~70岁,平均年龄为(45.7±4.5)岁。对照组54例患者中,年龄在21~69岁,平均年龄为(43.1±5.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统计学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给患者给予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联合2.0g菌必治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到2次,并给予患者500ml浓度为5%的氯化钠注射液联合50到100mg的肝素进行静脉滴注,用这种方式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持续用药,必要时要加以溶栓药物进行治疗,避免患者的血液出现凝固问题。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再进行中医药治疗,中医药的组方为:30g鸡血藤、丹参、红藤,15g黄芪、赤芍,10g当归、泽泻、怀牛膝,再加6g甘草,将这些中药以此比例混合在一起以水煎服,每天给患者服用1剂,早晚各服用一次。[2]1.3 评价指标。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显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全部消失,经过各种检查后患者的血管再通性表现出良好;有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患者的足底部仍旧有轻微的疼痛感,且患者经过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异常症状;无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甚至有所恶化。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显效加上有效。1.4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来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52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20例(38.46%),
[5] 汪启斌,董荣坤,张笃,等.以肠梗阻症状为首发表现的阑尾炎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1,40(14):688-689.[6] 孟强,田振国,凌光烈,等.活血化瘀联合通腑泻下中药煎剂灌肠治
疗急性假性肠梗阻(附20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1,51(46):63-64.[7] 赵美兰,张岩,夏忠民,等.复方泛影葡胺在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