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政治》习题(二)
➢ 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观
D.科学的实践观
【答案】D 【解析】
[解析] A项中的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B项中的阶级斗争理论不是马克提出的;C项中的无产阶级历史观属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D项中创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关键是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故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2
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的辩证法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答案】C 【解析】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和谐社会和矛盾同一性的原理。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它要求人与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也就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学会在矛盾同一中思维。而矛盾的同一性原理正揭示了和谐社会的本质。所以选C。选项A、 B、D虽然都在和谐社会中有所体现,但他们并不构成直接的辩证法基础。 ➢ 单选题-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 A.发展
B.管理
C.创新
D.保障
【答案】A
【解析】
[解析]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故选A。 ➢ 单选题-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C.深化文化改革
D.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答案】A 【解析】
[解析]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理想是、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文明境界。 ➢ 单选题-5
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D.坚持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答案】D 【解析】 暂无解析 ➢ 单选题-6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 )
A.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D.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答案】A 【解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九力就在于它是 A.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B.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C.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D.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答案】A 【解析】 暂无解析 ➢ 单选题-8
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思想的著作是( A.《论十大关系》
B.《新民主主义论》
)。
C.《矛盾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A 【解析】
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这一著作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A项正确。 ➢ 单选题-9
二月后,为无产阶级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文献是 A.《四月提纲》和《国家与》
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国家与》和《和平法令》
D.《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答案】A 【解析】
[解析] 本题是对社会主义的考查。二月后,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工兵代
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在国内人民内部有一定的骚动。正当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之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人民作了及时的指导。《四月提纲》指出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的第一阶段向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国家与》是列宁前夕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为无产阶级取得并建设国家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 单选题-10
自2004年中国党第十六屑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之后,党就把“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A.中国党
B.依法治围
C.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以人为本
【答案】A 【解析】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原则,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
略。因此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11
20世纪中国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______。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和发展生产力
D.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答案】D 【解析】
A、B、C三项分别是在十三大、 十二大、十四大上提出的。 ➢ 单选题-12
同志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这提示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时( A.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问题
B.既要发展物质文明又要发展精神文明
C.既要正视问题又要坚定发展经济的信心
)。
D.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注重解决社会矛盾
【答案】D 【解析】
同志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这提示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注重解决社会矛盾。 ➢ 多选题-13
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坚持 A.农业的基础地位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C.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D.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答案】A,B,C,D 【解析】
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 多选题-1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一判断
A.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C.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D.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矛盾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答案】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多选题-15
贯彻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 A.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B.经济社会发展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D.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 多选题-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
A.在中国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多选题-17
下列选项中,属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的是( )。
A.必须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C.必须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答案】A,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简答题-18
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试述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没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其重大理论意义。 【答案】(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党内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率先示范,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简答题-19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试论第二次和第三次历史性巨变及其对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远影响。
【答案】20世纪的中国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和人民;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富裕。
【解析】 暂无解析 ➢ 简答题-2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又必须坚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方针。有人认为,这两个方针是根本不同的。
请结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加以分析。
【答案】(1)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强调的主要是活力问题、发展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