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简介和认证流程
目前的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比较普遍地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食用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的食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识和追求,因此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应运而生。
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及规范,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食品标识的食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识商标的食品,分A级和AA级。有机食品是指不使用含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生产的食品。
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突出的共性,它们从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但是,他们又有不同点。
首先标准不同。就有机食品而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认证机构,其标准不尽相同。2005年我国颁布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准。2000年12月美国公布了有机食品全国统一的新标准,日本在2001年4月公布了有机食品法(即JAS法),欧洲国家使用欧盟统一标准EECNO2092/91及其修正案和1804/99有机农业条例。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指定的统一标准,其标准分为A级和AA级。A级的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制定的,AA级的标准是根据IFOAM有机产品的基本原则,参照有关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标准,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无公害食品在我国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和规范。这类产品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使用人工合成化学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标识不同。有机食品标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认证机构是不同的。在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有机食品标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亦制定了有机茶的标识。2001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即IFOAM)的成员就拥有有机食品标识380多个。绿色食品的标识在我国是统一的,也是惟一的,它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质量认证商标。无公害食品的标识在我国由于认证机构不同而不同,山东、湖南、黑龙
江、天津、广东、江苏、湖北等省先后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其中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拥有的无公害食品标识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
级别不同。有机食品无级别之分,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而且需要2-3年的过渡期,过渡期生产的产品为“转化期”产品。绿色食品分A级和AA级两个等次。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评价项目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及食品添加剂。A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评介项目的单项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无公害食品不分级,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限品种、限数量、限时间的安全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认证机构不同。在我国,获得国家认监委认可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有20多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是目前国内有机食品综合认证的权威机构。另外亦有一些国外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在我国发展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如德国的BCS。 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在我国是惟一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该中心负责全国绿色食品的统一认证和最终审批。 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机构较多,目前有许多省、市地区的农业管理主管部门都进行了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工作,但只有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标识商标或颁发了省级法规的前提下,其认证才有法律效应。 认证方法不同。在我国,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实行检查员制度,在认证方法上是以实地检查认证为主,检测认证为辅,有机食品的认证重点是农事操作的真实记录和生产资料购买及应用记录等。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是以检查认证和检测认证并重的原则,同时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在环境技术条件的评价方法上,采用了调查评价与检测认证相结合的方式。
三者认证流程如下所示: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流程图
有机产品认证流程(以中绿华夏为例)
类别 绿色食品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有机产品 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遵照一定无公害农产品 农业部: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最终产品质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规范并使用无公害农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产品标识的农产品。 定义 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分为A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等同有机食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安全质量符合级和AA级绿色食品,AA级绿色食品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农产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品及初加工品。 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产品涵盖范围 历 名称及标识 史 背 特征 景 1990年农业部发起,1993年农业部发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食品 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食品、纺织品、药材、化妆品等 全球范围内无统一标志,各国标志正显现多样食用农产品及初加工品 国家、地方、部门有不同的标志。 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注册使用。 化。 环保、安全(两者并重) 环保(重生产系统修复,强调农产品安全) 研究于40年代,起步于70年代,80年代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重要事件: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立。 中国2005年4月颁布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 90年代初期,在基本解决农产品的安全、环保(重安全、需环保) 产生时间 80年代后期,部分省、市开始试点实施。2001年,农业部提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产生背景 供需矛盾后,政府开始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问题。 环保主义运动;发达国家农产品过剩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产品安全优质和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 在解决数量的供需矛盾后,近几年来,农产品安全问题尤其突出。 追求目标
环境良好、食品安全优质 保证基本的食品安全
类别 绿色食品 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国家法律法规 注册、管理条文。 有机农产品 欧盟2092/91条例,美国联邦“有机产品生产家或地区的有机产品法规。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 推荐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性质 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IFOAM)的基本标并存。 GB/T19630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环境质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包装法 规 标 准 标 制定发准 布情况 结构 贮运等全程质量控制标准。 生产、加工、包装、贮运技术标准及认证等全程质量控制标准,国际上无环境和产品质量标准。 GB/T19630规定了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发布了52项标准,其中7项通用性标准国际有机运动联盟(IFOAM)的\"有机农业和产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4类农产品的8个(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农药、肥料、兽药、品加工基本标准\";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强制性标准;农业部发布了73个标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动物卫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韩国等都已制定有机(NY5000等系列)。 生等7项通用准则性标准),45项产品质农业产品生产、加工标准。 量标准。 AA级等效采用欧盟和IFOAM的有关水平 强调可持续生产过程的构建,与传统所指的检部分指标等同于国内普通食品标准;部分指标略高于国内普通食品标准。 产品标准、环境标准和生产资料使用准程为推荐性国家行业标准。 环境质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 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商标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证明商标法”,日本农林产品品质规范(JAS法)等有关国法》 准为代表的民间组织标准和各国政府推荐性标准则为强制性国家及行业标准,生产操作规标准的原则;A级产品标准参照联合国粮测标准无可比性。标准一般比国家普通食品安全农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 高,如我国有机蔬菜水果的农残限量标准是普通 (CAC)标准、欧盟质量安全标准,高于的5%,即严格20倍,重金属限量则与普通标准国内同类标准的水平。
一致。
类别 绿色食品 1、农业部所属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部分计划单列市成立了委托管理有机农产品 1、政府授权、认可的认证机构; 2、把有机食品标志作为一种特定的产品质农业部所属的各级无公害产品主管部门依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监督管理 无公害农产品 机构,有的省、自治区的管理机构延伸到市、县; 量证明商标注册,以技术标准为依据,检查、检 管理体系 2、把绿色食品标志作为一种特定的产品质量证验结合的全程质量控制。 明商标注册,以技术标准为依据,检查、检验结合的全程质量控制; 3、依据“商标法”、“产品质量法”, 各级政府管理机构加强市场监督。 1、政府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民间或私人的机构 组 织 和 运 行 认证体系 认证 由农业部所属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依据绿类型 农业部所属事业单位 认证机构,如美国、日本、中国、欧盟部分国家。 2、唯一的政府所属机构,如丹麦、捷克、韩国。 由有认证资质的独立认证机构按市场化运作 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结合,由各级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产品实施市场监管。 模式 色食品标准开展认证工作 1、申请:填写表格和提供有关材料; 2、检查:检查员实地核查、确认其真实性; 认证 程序 3、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水、土、气); 4、全面审查申报材料、检查员报告和环境监测评价报告; 5、产品质量抽检; 6、审批。 1、环境质量监测机构必须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必须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 获得国家认监委认可的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 2、遵守《绿色食品监测机构委托管理办法》; 1、申请:填写表格,提供地图和生产记录、购销单据等; 2、检查:检查员实地观察、确认其真实性; 审批。 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1、申请:填写表格和提供有关材料; 2、产地环境质量抽查; 3、全面审查申报材料、检报告和环境监4、产品质量抽检; 5、审批。 3、检查后活动:检查员呈交报告,认证机构测评价报告; 检测资格 体系 条件
农业部所属监测机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