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卷
(时间: 90 分钟 总分: 100 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
是 A.自卑. ( bēi) 穿
) 不
懈.( ji è) 膨.大( péng) 一撮.儿( cuō) 纸
看.守( kān) 唱和.(hè) 负荷.( hè) 倔强.( ji
B.慷
慨.( k?i )
徘.徊( fé)
i
宴.会( yàn)
C.叱责D.和蔼.( ?i )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屑.( xi è) ( A.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海
评卷人 得分 )
B.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C.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D.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3.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领了 597.9 高地。
B.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C.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D.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晔啦响。 4.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与《清平乐村居》相同的是( A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5.下面这段材料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
)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位于偃师市。 博物馆中央高起并逐渐融合于大地, 象征威仪四方的华夏王 朝的气象。 外观设计包含了“钥匙”“盘龙”“铜爵”“玉璋”等二里头元素。 其中, “钥
匙”形象象征着二里头文明是打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 博物馆整体形象就像一条盘旋的龙,
准确地表达了二里头在早期中国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A.二里头遗址博物馆设计独特,寓意丰富。 B.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看起来像一条龙,造型美观。 C.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6.写同音字。 zh ī __)体语( ___ 言 松( ___ )球 j īn( ___ __)( __ )计较 谈古论( ______ )b ó 生机( ____ ) ____ ) ( ______ )乐相( 马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 __ _)书识礼 ___ )繁叶茂 (
(_ ___ )碧辉煌 ( ____ )疲力尽 (_ ___ )击风浪 地大物(
______________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天窗》一文主要讲了乡下人因为晚上屋内黑而在屋顶开了一个小方洞。 ( 2)“它屏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这句话用“非 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 )
( 3)《白鹅》一文,仅从步态、腔调两方面写出了白鹅高傲的特点。 ( _____ )
______ ) ⋯不可”
评卷人 得分 四、语言表达 8.东风小学组织校园文化节展演活动。以下是四年级各班展演的安排表,请阅读后回答问 题。
班级 四年级一班 四年级二班 节目名称 《让我们荡起双桨》 (歌曲合唱) 《绕口令》(单口相声) 《花儿朵朵》 (舞蹈) 《成长的快乐》 (三句半) 场地 时间 操场 B 区 操场 C区 操场 A 区 操场 D区 14: 30—— 14:35 14: 40—— 14:45 14: — 14: 55 50— 15: 00— — 15: 05 四年级三班 四年级四班 ( 1)四年级展演活动,共有 ____ 个节目,其中表演单口相声的是 _________ 班。 ( 2)从时间安排上,每个节目用时不超过 ______ 分钟,四年级从展演开始到展演结束共用 时 ______ 分钟。
评卷人 得分 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
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一们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 )吃一口冷饭, ( )喝一口水,
( )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 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 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 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 饭。
9.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10.从上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它的吃法,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在文中用“ ”画
出来。
1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鹅的( A.喜爱 B.讨厌
)之情。
C.尊敬 D.留恋 1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选文的语言很有特色,
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
( _____ )
(2)白鹅的种种举动在作者看来非常可笑,不值一提。 ( _____ )
( 3)作者写白鹅吃饭时的迂腐,表现的是它个性张扬,质朴率真。 ( _______ ) 课外阅读。
巧嘴王老师
王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分到我们学校来教我们班的数学。
王老师课上得很轻松。 我们听王老师的课, 再难懂的知识, 只要他一开口点拨, 我们总 能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 王老师不布置家庭作业, 我们轻轻松松就学过了一年, 但考试下来, 成绩总是全县前三名
我们把自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考试中所获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于王老师的“伶牙俐 齿”。在课下,我们说起王老师来,总是称他为“巧嘴王老师”。
“巧嘴王老师”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 不信, 让我从我们班编的 《王老师趣事记》一书 中找出几件来给你讲一讲。
一天,上数学课时,王老师说:“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 住着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听着听着, 我们都笑了, 王老师问: “哪位同学能接 着往下讲?““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 后面的话可用什么标点 符号来表示?“在我们兴趣盎然时, 王老师引出了“循环小数”的名称, 使我们觉得, 学循 环小数就同听故事一样。在讲“混循环小数”的定义时,王老师指着“
1.63838⋯⋯”说:
“这个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开始循环的, 此处的 6 不参加循环, 是‘混'进 去的,所以我们把这一类小数叫作混循环小数⋯⋯”一个“混”字, 把我们的学习热情点燃 了。在后面练习找混循环小数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找有没有“混”进去的数,兴奋极了。
王老师的巧嘴( )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在课后( )处处叫人拍手称绝。四年 级的一次课后, 我们班的艾华同学不小心把墨水溅到了王老师的白衬衫上, 艾华吓得低下头, 等待王老师的批评。同学们也呆住了。王老师看了看我们,笑着说:“艾华呀,你怎么搞的 嘛,早知今天你要给我泼墨水,我就穿黑衣服来啦!”同学们听了,发出一阵笑声⋯⋯
王老师就凭这样一张“巧嘴”, 让我们一听上数学课就觉得高兴; 一看到他走进教室就 觉得他是那样的可亲可敬。
13.文中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是(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不仅⋯⋯也⋯⋯ D.与其⋯⋯不如⋯⋯ 14.用“
)
”画出第六自然段中的过度句。
1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6.从短文对王老师的插述,可以看出于老师是一位 ________________ 的老师。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选取了三件事来说明人物的特点。 B.作者在描写人物时,从一个角度进行选材,充分说明人物特点。 C.王老师课上得轻松,学生
的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D.本文叙述方式别具一格,讲故事的形式显得与众不同。
评卷人 得分 18.习作。
我们不仅在课本上学过许多童话故事, 还在课外读了许多的童话作品。 既然我们爱听、 爱看 童话故事,为什么不试着编一个童话故事呢?
请你任选几个动物, 想象一下, 在这几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事?也可以改编熟悉的童话 故事,使它具有新意。题目自拟,不少于 350 字。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 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不懈.(ji è)——不懈.(xi è) B.徘.徊( f é)i—— 徘.徊 (pái) C.一撮.儿( cuō)—— 一撮.儿( zuǒ) D.正确
故答案为 D。
2.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对词语的掌握, 对句意的掌握,尤其是词语在语句中的应用。因此在解答时,不仅 要了解和掌握词语的解释,还可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A.海阔天空:意指像大海那样广阔,如蓝天那样空旷,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亦比喻言谈 漫
无边际,没有中心。 根据解释可知“海空天空”用来形容吃东西不恰当。 B.五彩斑斓:意思是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 C.空空如也:,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D.井然有序: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故答案为 A。
3.D
【详解】
此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要注意掌握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排比、反问等,理 解其含义和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判断。
A.比喻句,把“战士”比喻成“海涛”。 B.比喻句,把“芦苇花”比喻成“白雪”。
C.比喻句,把“两双鞋”比喻成“鸟窝”和“两对鸟”
D.夸张句。
故答案为 D。
4.B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根据诗句内容进行辨析。 《清平 乐村居》描写的季节为夏季, 因为诗中“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中“莲蓬”在夏天。 A.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句意: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 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景象。 B.出自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句意: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 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这首诗是描写夏季景象。 故答案为 B。
5.A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通过整体阅读可知, 这段材料是对“二里头遗 址博物馆位”的介绍,接着通过关键词“外观设计”和“象征”等可知,概括本段材料为: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设计独特,寓意丰富。 故答案为 A。
6.肢 脂 知 枝 斤 斤 今 金 筋 勃 勃 伯 搏 博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 首先读一读拼音, 知道要写什么词语, 然后写 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 意“脂、筋、勃、搏、辨”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 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肢;脂;知;枝;斤;斤;今;金;筋;勃;勃;伯;搏;博。
解析】
7.× √ ×
详解】 此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注意回顾课文内容, 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 这 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进行判断。
1.《天窗》 课文叙述的是一个小孩子借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观看屋子外面世界,并由此产
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他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的强烈愿望。
2.正确。
3.《白鹅》一文通过对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表现出白鹅高傲的特点。
故答案为: 1.× ; 2.√ ;3.×。
8.4 二 5 35
【解析】 【详解】
1.考查对图表中信息的整合能力,注意审清题干要求。
2.考查对所给材料的分析能力,根据所给时间,找出规律即可。
故答案为: 1. 4;二
2.5; 35。
9.先 再 然后
10.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 再
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1.A 12.
√ × √
【解析】
9.此题考查对课文的识记能力和表示先后顺序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有两种方法:第 一
种可以根据对课文的识记进行填空。 第二种方法是可以根据上下文, 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语“首先,其次,再次,接着,随后,不仅而且,然后,再然后,最后,总之。”中进行选 择,注意所选词语要与语境相符。
10.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要从句子的前后文内容进行分析, 从关键词“譬如”可
知, 后面内容则是对“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详细描述。
11.此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辨析能力,通读所给段落内容,再找关键句进行辨析, 从文
中“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和形容鹅“从容不迫”可以看出,作者对鹅非常喜爱。
12.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作者对鹅进行了非常细致地描写, 鹅的种种举动让作者和
家人喜爱,(2)表述错误。
13.C
14.王老师的巧嘴(
)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在课后( )处处叫人拍手称绝。
15.老师在课上堂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引出“循环小数”,并用生动的语言解释混循环小数, 激
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16.可亲可敬 17.D
【解析】
13.此题是对关联词的考查, 解答时要先理解需要填写关联词的分句之间的关系, 再进行选
择填空。文中前半句王老师的巧嘴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和后半句在课后处处叫人拍手称绝是 递进关系,要选择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14.此题考查对过渡句的辨析能力, 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 同时提示或
领起下面的内容。 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 一般在作文里出现, 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之中,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5.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要介绍清楚谁, 在哪里, 做了什么。 阅读内容能知
道, 文章中的人物是王老师,地点是在课堂上,写出了王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引出“循环小 数”,并用生动的语言解释混循环小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16.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文中“一看到他走进教室就觉得他是那样的可亲可
敬。 ” 可得答案。
17.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文中通过两件事说明了王老师的特点, 选项A错误。在描
写王老师时, 从“课堂上”和“课后”进行选材, 不只一个角度,选项B错误。 从文中“我 们把自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考试中所获得的成绩, 全部归功于王老师的‘伶牙俐齿'。 ” 可知学生的成绩很好,选项C错误。
18.范文:
童话故事
壮壮是一头生活在贫穷山村里的小毛驴。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村里人拉磨。 虽然, 壮壮 很辛苦,可是每当大家夸他能干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小毛驴。
有一天, 老村长交给壮壮一个艰巨的任务, 他去城里送面粉。进了城里的壮壮, 就像刘 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东张西望,眼睛都不够用了。 他看见了高高耸立的大厦,看见了平坦宽 阔的马路,还看见了能指挥交通的红绿灯, 这一切是多么的新鲜、神奇。正当壮壮欣赏着从 来没见过的风景时,忽然,一辆装满了面粉的大卡车,从他身边飞驰而过。壮壮心想:村里 每年举
办运动会, 我都能拿到赛跑的冠军, 我一定能比这个“大怪物”跑得快! 壮壮飞快地 追了上去,可是没跑多久,就败下阵来, 累得直喘粗气。没想到自己这个赛跑冠军会输得这 么惨, 望着“大怪物”绝尘远去的身影, 壮壮陷入了深思 ——就在壮壮垂头丧气的时候, 他 忽然想起来, 老村长交给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呢! 壮壮拔腿就往面粉厂跑去, 厂长热情地接 待了他,还带着他参观了制作面粉的车间。
在回家的路上, 壮壮心想: 我一定要把今天看到的一切都告诉老村长, 我们也要向城里 人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村里人也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了。 【解析】 【详解】
注意审题,是让我们写童话类的文章, 第一步要选择好动物, 要选比较熟悉的动物进行描写, 这样才能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第二步要构思故事情节, 大胆想象,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①几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②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以及当时的环境如何?③在故事 的发展过程中, 小动物们会想什么?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④故事的结果是这样的?想 要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道理?第三步要对所写内容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语句不通或者错别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