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一正弦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该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B.该交流电的电流有效值为22A C.该交流电的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i=2sin(50πt)(A) D.若该交流电流通过R=10Ω的电阻,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20W
2. 如图,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相对电梯静止不动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 N,g取10 m/s,以下说法正
2
确的是
A.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2 m/s2 C.此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 D.此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对电梯的压力 3. 一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电流
A.周期为0.125s B.电压的有效值为102V C.电压的最大值为202V
D.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102sin8t(V) 4.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m的两地开
始相向行驶,他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所示。由图可知该交变
第 1 页,共 8 页
A. 在第1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s末,甲乙两车相距10m
C. 在前4s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s末,甲乙两车相遇
5. 一交流电压为u=1002sin100πt V,由此表达式可知( ) A.用电压表测该电压其示数为100 V B.该交流电压的周期为0.02 s
C.将该电压加在100 Ω的电阻两端,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00 W D.t=1/400 s时,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100 V
6. (2016河南名校质检)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 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则( )
A.物体的质量m=1.0 kg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 C.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0 J D.前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P=1.5 W
7. 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它上升到15m高处时,一重物由气球里掉落,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 )
第 2 页,共 8 页
A. 重物要经过3s才能落到地面 B. 重物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5m C. 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20m/s D. 2s末重物再次回到原抛出点
8. 某物体从O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OA、AB、BC过程经历的时间和发生的位移分别对应如图,经过A、B、C三点时速度分别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t1:t2:t31:2:3,则vA:vB:vc1:3:6 B. 若t1:t2:t31:2:3,则s1:s2:s31:8:27 C. 若s1:s2:s31:2:3,则vA:vB:vc1:3:6 D. 若s1:s2:s31:2:3,则t1:t2:t31:3:6 9.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出发,下图是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 )
A. 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B. 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 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D. 0~t1时刻,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10.远距离输电中,发电厂输送的电功率相同,如果分别采用输电电压为输电。则两种情况中,输电线上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等于( ) A.1∶1 B.3∶1 C.1∶3 D.9∶1
11.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0.5 s,然后沿杆下滑,3.5 s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 –t图象和传感器显示
2
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1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和输电电压为
第 3 页,共 8 页
A.演员的体重为800 N
B.演员在最后2 s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600 N D.滑杆长4.5 m
12.在阳台上,将一个小球以v=15m/s初速度竖直上抛,则小球到达距抛出点h=10m的位置所经历的时间为(g=10m/s2) A. 1s B. 2s C.
317s D. (2+6)s 213.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从t=0时刻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斜虚线为t=4 s时对应图象中的点的切线,交时间轴于t=2 s处,由此可知该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
2A. 2m/s B.
132m/s2 C. m/s2 . D. m/s2 22314.(2016·河北沧州高三月考)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力F和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向上运动,物体动能随位移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已知0~h1段F不为零,h1~h2段F=0,则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h2段,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B.0~h1段, F的功率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第 4 页,共 8 页
C.0~h2段,合力的功率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D.h1~h2段,合力的功率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15.如图4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当原线圈两端接U1=220V的正弦式交变电压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55V.对于该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4:1 B.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1:4 C.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2:1 D.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1:2
二、填空题
16.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小,这一现象表明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___________(填“向下”或“向上”),乘客一定处在________(填“失重”或“超重”)状态,人对电梯的压力比自身重力_______(填“大”或“小”)。
三、解答题
17.已知副线圈有 400匝,把原线圈接到 220 V的线路中,测得副线圈的电压是55 V,求原线圈的匝数.
第 5 页,共 8 页
灵丘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物理(参)
一、选择题
1. 【答案】CD
【解析】由图得周期为0.04s,频率为25Hz,A错误;最大值2A,则有效值为2A,B错误;由图象知,C选项中表达式正确;电阻消耗的功率PI2R20W,D正确。 2. 【答案】A
【解析】AB、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 N,知重物的重力等于10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 N时,对重物有:mg−F=ma,解得a=2 m/s2,方向竖直向下,则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可能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故A正确,B错误;C、由于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的重力大小,C错误;D、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错误。故选A。 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知,周期为0.250s,故A不对;电压的最大值为20V,故电压的有效值为20V=102V ,B是正确的;C是不对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中,最大值是102V是不对的,应该是220V,故D也不正确。
考点:交流电的电压与时间的关系。 4. 【答案】BC 5. 【答案】ABD 【解析】
UM220.02s,故B,故A正确;100,周期T1002U210021s时,代入表达式u1002sin100(100W,故C错误;把ttV)100V,正确;由P400R100试题分析:电压表显示的是有效值,U故D正确;
考点: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6. 【答案】CD
【
解析】
第 6 页,共 8 页
7. 【答案】B 8. 【答案】D 9. 【答案】B 10.【答案】B 【解析】由公式
n1U1I2可知B对; n2U2I111.【答案】BD
【解析】A.由两图结合可知,静止时,传感器示数为800 N,除去杆的重力200 N,演员的重力就是600 N,故A错误;B.由图可知最后2 s内演员向下减速,故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C.在演员加速下滑阶段,处于失重状态,杆受到的拉力最小,此阶段的加速度为:a13m/s23.0m/s2,由牛
1.50.5mg−F1=ma,F1=420 N,D.v−t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加上杆的重力200 N,可知杆受的拉力为620 N,故C错误;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总长度x=12.【答案】ABC 13.【答案】B 14.【答案】BC
【解析】【参】BC
1×3×3 m =4.5 m;故D正确;故选BD。 2
15.【答案】A
U1n1Un2,A对
【解析】2二、填空题
第 7 页,共 8 页
16.【答案】向下 失重 小(每空2分)
【解析】弹簧伸长量减小,说明弹力减小,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向下,故小铁球的加速度向下,故乘客一定处于失重状态,根据N=mg–ma可知人对电梯的压力比自身重力小。
三、解答题
17.【答案】n1 =1600
U1n1220n1【解析】U2
n2,500 n1 =1600 第 8 页,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