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绪尔和皮尔斯符号学对比
作者:栗圆圆 赵佳琦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符号学是当今的两大符号学理论体系。两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索绪尔和皮尔斯对于符号学的定义以及对符号的理解,来了解这两大符号体系所探讨的内容和关注的重点;从索绪尔的二元论和皮尔斯的三元论来了解在指称过程中人这个变量的作用,从索绪尔和皮尔斯对符号意指过程的分析来了解符号是怎样解释世界的。我们要知道这两个理论系统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应该是互补的。 关键词:索绪尔;皮尔斯;符号学 一、索绪尔和皮尔斯对符号学的界定
索绪尔:索绪尔在《教程》中指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索绪尔,1980:37) 正是看到了语言的符号特征,索绪尔将语言研究纳入符号研究范围,并首次提出了符号学的概念。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学是符号学中一个最特殊、也是最核心的部分,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语言学。语言与符号的结合使索绪尔看到了语言研究的实质和语言的符号性、价值性、系统性和结构性方面的特征[1]。
索绪尔之所以提出建立符号学的思想,并用符号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其中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针对那些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分类命名集的错误看法,以及心理学家侧重个人脑海中的符号机制,而忽略符号的社会本质这一做法而言的[2]。索绪尔认为:“语言的问题主要是符号学的问题,我们的全部论证都从这一重要的事实获得意义。要发现语言的真正本质,首先必须知道它跟其他一切同类的符号系统有什么共同点。”(索绪尔,1980:39)可见,索绪尔是在符号中寻找语言的本质。
皮尔斯:皮尔斯的符号思想,从内容上看,可以简单地分成有关符号本身分阐述和符号分类两大部分,但是这两部分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符号是什么,皮尔斯说“我把符号定义为这样一个东西,它由另外一个东西所决定,这个东西被称作是符号的指代对象,同时这个符号对一个人确定地释放出一种效应,这个效应我把它叫做解释,这样的话,这种连带关系说明解释项也有对象所决定。”从这里可以看出,皮尔斯很鲜明地指出,一个符号里有三样东西:符号本身、符号的指代对象和符号的解释项[3]。
皮尔斯的符号理论中,“范畴”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范畴应建立在思维和判断的关系逻辑上。任何一个判断都涉及到对象、关系和性质这三者之间的结合,在语言中它表现为“主语—连词—表语”的形式。换言之,任何判断或命题的成分都应包括:(1)第一项(表语);(2)第二项(主语);(3)第三项(连词)。而且要想确定“第二项”(对象),就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须已经知道“第一项”(特性),并且通过“第三项”(连词)将特性与对象想联系。这样一来,皮尔斯为人们勾勒出了另一个范畴表,它的构成要素只有三个范畴,可以抽象地表述为“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三项分别以基本范畴的身份共同构筑起“普遍范畴”。 二、索绪尔和皮尔斯符号意指过程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的意指过程可以看做是索绪尔对言语活动的理解:在对话发出者的脑子里,被称为概念的意识事实是用跟表达它们的语言符号的表象或音响形象联结在一起的,即某一概念在脑子里引起一个相应的音响形象,这完全是一个心理现象;紧接着是脑子把音响形象有相互关系的冲动传递给发音器官这样一个生理过程,随后是声波传递给接受方的物理过程。显然,在言语活动过程中,索绪尔突出了语言符号的心理性特点,认为能指—听觉形象和所指—概念都是心理的[4]。或说索绪尔语言符号的意指过程是:从语言系统中选择适当的词(纵向选择关系),按线性原则(横向组合关系)组合成代码,也就是各层次的语言结构,以表达世界上的一切意义。
结语:
符号意指三角中的三个元素都具备成为符号的条件,而只有interpretant是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符号,而sound, image或content可能是符号也可能不是符号,只有在进入到符号意指过程才变成符号。皮尔斯和索绪尔的符号意指上的区别是索绪尔没有把人这个变量考虑进去,是二元静态的,皮尔斯是三元动态的,任何世界发生关系是通过符号,如果没有符号人是无法认识世界的,而符号就是通过符号的意指来使我们认识世界的。符号的运作模式应该是三个一组的,符号要通过一个心理符号即解释物才能发挥作用。强调在指称过程中人的重要性。意指过程是无限延续下去的,当符号不需要解释了就变成“习惯”,也就是说符号死亡了。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王志亮. 皮尔斯符号学与视觉艺术[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03:108-114.
[2]卢德平. 皮尔士符号学说再评价[J]. 北方论丛,2002,04:99-105. [3]丁尔苏. 论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03:10-14.
[4]郭鸿. 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兼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置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J]. 外语研究,2004,04:1-5+80. 作者简介:
栗圆圆,(1990-),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赵佳琦,(1992-),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