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古诗 篇1 1.《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歌,遥听弦管暗看花。 5.《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6.《清明日》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7.《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8.《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9.《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唐明皇·李隆基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1 / 7
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 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着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 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 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 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10.《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唐·张说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 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 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 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11.《柳》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12.《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13.《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2 / 7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14.《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15.《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16.《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17.《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8.《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19.《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3 / 7
20.《清明》唐·杜甫
着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21.《阊门即事》唐·柳公权 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2.《风筝》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23.《使东川·清明日》唐·元稹 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24.《使东川·西县驿》唐·元稹 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还家。 25.《秋千》唐·韩偓
池塘夜歇清明雨,绕院无尘近花坞。 五丝绳系出墙迟,力尽才瞵见邻圃。 下来娇喘未能调,斜倚朱阑久无语。 无语兼动所思愁,转眼看天一长吐。 26.《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唐·杨巨源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 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
4 / 7
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 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 27.《梨花下赠刘师命》唐·韩愈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节的`古诗 篇2 1.《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2.《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土番)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这首五律有如广角镜头,摄下了清明春野的全景。书生们潇洒的游春,空中风筝争鸣,鸟雀啄食(土贲)间祭品。哀欢相映,这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不过,清明墓祭凄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乐游赏的风气也已形成。 唐诗人顾非熊的一首《长安清明言怀》诗道尽其间关系: 3.《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5 / 7
至唐代,寒食清明祭扫坟茔的习俗已经合二而一了。时值三春大好时光,清明墓祭这种户外活动业已具备冶游的条件。唐宋元明如此,清及晚近也不例外。晚近以来,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求神拜佛可视作迷信,作为者心里也免忐忑,祭扫先茔则不,行此举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许多理由,怎么做也都心安理得。于是,北方便荷担挑盒,南方便行船载酒,热热闹闹地上坟去。 4.《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6.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7.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8.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6 / 7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