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掺和(chān) 御聘(pìn) 莽莽榛榛(zhēn) ...B.陛下(bì) 滑稽(jī) 骇人听闻(hé) ....C.赏赐(chì) 庇护(pì) 随声附和(hè) ...D.缥缈(piāo) 女娲(wā) 杞人忧天(qí) ...
2.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忙碌 荒凉 眉开眼笑 B.呈报 篷勃 不可救药 C.愚蠢 气慨 神通广大 D.综迹 雕像 爱慕虚容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日夜兼程的奔忙让人容易疲惫,于是许多人亦步亦趋________于时尚潮流,在仓促陌生的变化中________,迷失怅惋。也许,我们很难________生活脉搏跳动的节拍,但不禁要问:如果随意丢弃内心中不变的宁静,无视脑海里长青的信仰,我们还能否在________中行稳致远呢?
A.专注 人云亦云 左右 风起云涌 B.沉醉 随波逐流 左右 惊涛骇浪 C.专注 随波逐流 撼动 风起云涌 D.沉醉 人云亦云 撼动 惊涛骇浪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童话大王”郑渊洁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特别重要,阅读是非常能够留住孩子想象力的。
B.近日,全球首部童话主题超维度戏剧《彼得潘的冒险岛》在北京举行媒体专场演出,由此拉开该剧全国公演的序幕。
C.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一个人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 5.仿写句子。(2分)
什么是美?不同的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沉稳的静景是凝固的美,欢快的动景是流动的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雅的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6.按要求填空。[10分。(1)-(4)题每空1分,(5)题每空2分]
(1)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谭嗣同的《潼关》中表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面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①《蚊子和狮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杞人忧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3分)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简述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8.学校将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相关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题目。(7分)
材料一:《经典咏流传》是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的中国大型文化节目,该节目响应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产生新的先锋文化,开创文化节目2.0时代。
材料二:教了60多年数学的潘老师,心中有一个火热的诗歌梦,他会引用曼妙的诗词歌赋来解释抽象的数学原理,比如拿李煜的名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来解释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他以一辈子的教学生涯,探索了一个真谛:“数学与诗是双胞胎,一个是表达客观世界的规律,一个是表达内心世界的感受。”
材料三:《经典咏流传》播出后,其中的不少歌像《苔》《墨梅》等,已经成了一些人手机里的单曲循环。《经典咏流传》的音乐总监刘卓打趣说,几天听下来,保证大家歌会唱了,整首古诗词也能背了,“这不正是推广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吗?”
(1)阅读材料一、二,将下列对联补充完整。(2分) 以歌咏经典传经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诗词文学是语文课上才需要学习的,在生活中根本就用不到,你认同这种观点吗?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说“这不正是推广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吗”,对于推广传统文化,你还有哪些好点子呢?试着举出两条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皇帝的新装(节选)
第二天早上,大典就要举行了。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A】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大典!”典礼官说。 【B】“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C】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D】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9.节选部分故事情节分明,请在下面括号里各补写两个字,概括后面的情节。(2分) 赶织新衣→更换新衣→( )新衣→( )新衣
10.文中ABCD四句是直接写皇帝的,你能各用一个成语或短语来概括皇帝当时的心理状态吗?(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小孩子和百姓揭露事情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最后一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6分)
一条逃生的鱼 嵇绍波
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吞吐着火舌吻舔着整个大地。非洲的原始森林迎来了这个夏天的干旱季节。
已经几个月不下雨了。森林里许多低洼的地方已经干涸,一些来不及逃生的鱼已经死去,腐臭的气息在空气中散播着一种恐慌。
有一个洼地里还有一些水,不过要不了几天,水同样会被蒸发干净。鱼们惊慌地四处游窜着,已经感觉到了死神正离它们越来越近。忽然,鱼们听到一首动听的乐曲淙淙响起,鱼们想起了在洼地的前方有一条常流不断的溪流,潺潺流水正有节奏地拍击溪岸。鱼们欢呼雀跃起来——“我们终于有救了!”
“可是怎样才能到达溪流呢?”不知是谁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洼地和溪流之间横亘着一道浅滩,有好几丈远。”一条上了年纪的鱼说。 “我们根本游不过去。”又一条老鱼开口道。
“浅滩上有许多可怕的虫子、残暴的走兽,天上还有凶猛的飞禽。”一条漂亮的长尾鱼说道。
“即使我们能游过去,不等游到那儿就会成为别人果腹的晚餐。”最早开口的鱼补充了一句。跃跃欲试的鱼们沉默了,只听见溪水快活地唱着歌儿。可是鱼们听起来,更像是僧人们诵念给逝者超度。谁也不愿意涉险亲身去试一下,只是默默地祈祷着,等待雨云覆过天空,暴雨将洼地重新变成泽国。
太阳的热度一天天地增强,洼地的水一日日地减少。鱼们艰难地辗转着身子,喘息着。 一条小鱼终于耐不住了,鱼们都劝说它不要冲动,不要去送死。但义无反顾的小鱼终于挣脱了劝阻,一跃蹿上了水面,跳上了浅滩。小鱼奋力地扭动着身体,一点一点地向前挣扎着,将鱼们的叫喊声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浅滩上的温度太高了,热浪一波一波地卷过。小鱼心里有些后悔,不该离开洼地。它渐渐地感到体力不支,终于虚脱昏死过去。要不了多久,小鱼就会被烈日晒成鱼干。这时,一群觅食的蚂蚁嗅到了小鱼在浅滩上挣扎时留下的腥味,循着气味很快地找到了小鱼。蚂蚁们一哄而上,咬的咬,啃的啃。这突如其来的钻心疼痛迅速传遍了全身,小鱼醒了。小鱼拼命地蹦跳着,翻滚着,幸好离溪流不远,小鱼一个跟头钻进了溪流。
小鱼获救了!
天空中仍然没有一丝云彩,没有一点下雨的迹象。小鱼在溪流里自在地游弋着。许多日子过去了,身上被蚂蚁咬过的地方还是很痛,但是小鱼心里一点也不恨蚂蚁,想想洼地里的鱼们,小鱼对蚂蚁反而心存深深的感激。
(选自《格言书屋》)
13.阻止其他鱼从洼地逃生到溪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题是《一条逃生的鱼》,但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写其他的鱼,有何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鱼为什么对啃咬自己的蚂蚁不仅不恨反而心存感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假若留在洼地的鱼们在奄奄一息时得知了小鱼逃生成功的消息,它们心里会产生哪些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哪些战胜困难的好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
歧①路亡羊
杨子②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③,又请杨子之竖④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⑤,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歧:岔路,小道。②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③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④竖:童仆。⑤反:通“返”,返回。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杨子之邻人亡羊____________ .
(2)既率其党____________ .
19.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展示(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主人从集市上买来一模一样的两把铁锨。一把铁锨天天伴着主人出工,经过泥土和石块的碰撞和磨炼,锃光瓦亮,都能照出人影;另一把铁锨,认为那样太苦太累,就躲在院子里,和烧火的柴草混在一起,风吹雨蚀,让它铁锈斑斑。
“你一身铁锈,该到泥土里锻炼了。”天天出工的铁锨劝说不愿出工的铁锨。
“我才不去呢。”不愿出工的铁锨不高兴地说。
时间一天天过去,主人再次发现不愿出工的铁锨时,它的铁锈病已到了严重时期,主人愤愤地说:“不中用的东西,要你有啥用。”一把抓起这把铁锨,隔着院墙就扔到了垃圾堆上。
请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作文,可以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之后的想法,也可以将这则故事扩写成记叙文,还可以根据你看了故事后的感受写一件生活中发生的事。不少于500字。
参与点拨
1.A(B.hé—hài;C.chì—cì,pì—bì;D.qí—qǐ) 2.A(B.篷—蓬;C.慨—概;D.综—踪,容—荣) 3.B
4.C(将“赞誉”改为“反响”或将“引起”改为“赢得”) 5.示例:整齐的直线是刚毅的美 宁静的乡村是朴实的美 6.(1)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2)君问归期未有期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5)①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②不要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7.示例:简述故事: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唐僧、悟空和沙僧都不为财货、女色所动,只有八戒愿意入赘,最终受到惩罚。 性格特点:取经意志不坚定,贪图女色和富贵。
8.(1)示例:以诗谈数学释数学 (2)示例:不认同。诗词文学不独属于语文课,生活中处处有诗词,处处有诗意。如教了60多年数学的潘老师用诗词来阐述数学原理,使抽象的原理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诗词文学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能让我们的心灵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有一处诗意的栖居。(如有不同意见,言之成理亦可) (3)示例:举办传统文化趣味知识竞赛、举办诗词诵读比赛。
9.炫耀 揭露
10.A.装腔作势 B.故弄玄虚 C.心虚胆寒 D.自欺欺人
11.小孩还没有被世俗污染,百姓与世无争,只有他们才能道出;而大臣们虚伪和谄媚,是不会戳穿的。
12.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荒唐、愚昧无知、自欺欺人。
13.洼地和溪流之间有一道好几丈宽的浅滩,浅滩上有许多可怕的虫子、残暴的走兽,天上还有凶猛的飞禽。
14.对比,用其他鱼的怯懦来烘托这条小鱼的勇敢,让读者有更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15.正是蚂蚁的啃咬让虚脱昏死过去的小鱼醒来后拼命蹦跳、翻滚,它才能钻进溪流,成功地逃生,所以它对蚂蚁心存感激。
16.羡慕逃生的小鱼;悔恨自己的胆小等均可。 17.有自信,勇敢,敢于尝试等。 18.(1)丢失 (2)率领,带领
19.(1)杨朱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 (2)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不知道它到底从哪条路上跑了,所以就返回了。
20.示例: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至于误入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译文】杨朱的邻居丢失了羊,已经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了杨朱的童仆一起追赶。杨朱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杨朱问:“怎么会弄丢呢?”邻居说:“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不知道它到底从哪条路上跑了,所以就返回了。”
21.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