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2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炫耀(xuán)称职(chènɡ)莽莽榛榛害人听闻 B.缥缈(piāo)闲游(xián)随声附和兴高采烈 C.女娲(wō)澄撤(chénɡ)精美绝仑神通广大 D.潺潺(chán)哞哞(mú)引人遐思浪浪跄跄 2.下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2分) A.他每天早起晚睡,是一个称职的老师。
B.单位的小李是个善于交往的人,不管是与领导还是同事的关系,他都能处理得很妥当。
C.狗的鼻子非常灵敏,可以分辨及其细微的气味。 D.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无论什么事,只要大伙赞成,他就随声附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家用净水器的迅速普及正说明了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 B.进行技术革新以后,这个厂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C.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然要受到大自
然的惩罚
4.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婉约,粗犷,细腻,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A.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若大江东去 B.如小桥流水似风拂杨柳若大江东去如旭日喷薄 C.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若大江东去 D.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5.假若你正忙于作业,一同学来问你题目,下列回答最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请你耐心地等我把作业完成了,再来教你。 B.对不起,我自己的事还没做完呢,你另请高手吧。 C.等我把这题做完了,再一起讨论好吧。 D.等我做完作业,你再来请教吧。
6.选出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得一道浪头。 C.春风送来了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 D.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7.这首诗里“远行人”指的是谁?诗的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
8.“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1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2,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6。
【注释】○1陇:田埂。○2已:停止,罢了。○3辄:就。○4挞:打。○5曷:为何。○6恬若不知:神情安恬,平静得好像不知道。
9、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A.执策映长明灯∕读之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D.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2分) ①窃入学舍()②已而复如初()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12、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悟?(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乡书何处达,。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夕阳西下,。 (4),思而不学则殆。
(5),。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7分) 马戏团
①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着我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终于在我们和售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有8个在12岁以下的小孩。他们穿着便宜的衣服,看来虽然没有什么钱,但全身干干净净的,举止很乖巧。排队时,他们两个两个成一排,手牵手跟在父母的身后。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看小丑、大象,今晚肯定是这些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刻了。
②他们的父亲神气地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这个母亲挽着父亲的手,看着她的丈夫,好像在说:“你真像个佩着光荣勋章的骑士。”而沐浴在骄傲中的他也微笑着,凝视着他的妻子,好像在回答:“没错,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样子。”
③卖票的女郎问这个父亲,他要多少张票?他神气地回答:“请给我8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我带全家看马戏。”
④售票员开出了价格。
⑤这人的妻子扭过头,把脸垂得低低的。这个父亲的嘴唇颤抖了,他倾身向前,问:“你刚刚说是多少钱?” ⑥售票员又报一次价格。 ⑦这人的钱显然不够。
⑧但他怎能转身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
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
⑨我的父亲目睹了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在地上(事实上,我们一点儿也不富有!),又蹲下来,捡起钞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你口袋里掉出来的!” ⑩这人当然知道原因。他并没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刻帮了忙。他看着我父亲的眼睛,用双手握住父亲的手,把那张20元的钞票紧紧压在中间,他的嘴唇发抖,泪水忽然滑落他的脸颊,答道:“谢谢,谢谢您,先生。这对我和我的家庭意义重大。”
○11父亲和我回头跳上我们的车回家,那晚我并没有进去看马戏,但我们也没有徒劳而返。
15.第⑩段“这人当然知道原因”中的“原因”是指什么?(2分)
16.第⑨段括号里补充说明的话的作用是什么?(2分) 17.第⑧段“但他怎能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中“兴致勃勃”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18.第⑩段“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候帮了忙。”说“这人”“绝望”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买票;说他“心碎”是因为什么?说他“困窘”是因为什么?(4分)
19.第○11段“那晚我并没有进去看马戏”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看成马戏,却又说:“没有徒劳而返”,他们得到的是什么?(4分)
20.文中的哪个人让你感触最深?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3分)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 汪曾祺
吴宓(雨僧)先生相貌奇古。头顶微尖,面色苍黑,满脸刮得铁青的胡子,有学生形容他的胡子之盛,说是他两边脸上的胡子永远不能一样:刚刮了左边,等刮右边的时候,左边又长出来了。他走路很快,总是提着一根很粗的黄藤手杖。这根手杖不是为了助行,而是为了矫正学生的步态。有的学生走路忽东忽西,挡在吴先生的前面,吴先生就用手杖把他拨正。吴先生走路是笔直的,总是匆匆忙忙的。他似乎没有逍遥闲步的时候。
吴先生是西语系的教授。他在西语系开了什么课我不知道。他开的两门课是外系学生都可以选读或自由旁听的,一门是“中西诗之比较”,一门是“红楼梦”。 “中西诗之比较”第一课我去旁听了,不料他讲的第一首诗却是: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吴先生认为这种数字的排列是西洋诗所没有的。我大失所望了,认为这讲得未免太浅了,以后就没有再去听,其实讲诗正应该这样:由浅入深。数字人诗,确也算得是中国诗的一个特点。骆宾王被人称为“算博士”。杜甫也常以数字为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吴先生讲课这样的“卑之勿甚高论”,说明他治学的朴实。 “红楼梦”是很“叫座”的,听课的学生很多,女生尤其多。我没有去听过,但知道一件事。他一进教室,看到有些女生站着,就马上出门,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联大教室的椅子是不固定的,可以搬来搬去。吴先生以身作则,听课的男士也急忙蜂拥出门去搬椅子。到所有女生都已坐下,吴先生才开讲。吴先生讲课内容如何,不得而知。但是他的行动,很能体现“贾宝玉精神”。 文林街和府甬道拐角处新开了一家饭馆,是几个湖南学生集资开的,取名“潇湘馆”,挂了一个招牌。吴先生见了很生气,上门向开馆子的同学抗议:林妹妹的香闺怎么可以作为一个饭馆的名字呢!开饭馆的同学尊重吴先生的感情,也很知道他的执拗的脾气,就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加一个字,叫做“潇湘饭馆”。吴先生勉强同
意了。
听说陈寅恪先生曾说吴先生是《红楼梦》里的妙玉,吴先生以为知己。这个传说未必可靠,也许是哪位同学编出来的。但编造得颇为合理,这样的编造安在陈先生和吴先生的头上,都很合适。
吴先生长期过着独身生活,吃饭是“打游击”。他经常到文林街一家小饭馆去吃牛肉面。这家饭馆只有一间门脸,卖的也只是牛肉面。小饭馆的老板很尊重吴先生。抗战期间,物价飞涨,小饭馆随时要调整价目。每次涨价,都要征得吴先生同意。吴先生听了老板说明涨价的理由,把老的价目表撤下,在一张红纸上用毛笔正楷写一张新的价目表贴在墙上:炖牛肉多少钱一碗,牛肉面多少钱一碗,净面多少钱一碗。
抗战胜利,三校(西南联大是清华、北大、南开联合起来的)复原,不知道为什么吴先生没有回清华(他是老清华了),后来就没有再见到吴先生。有一阵谣传他在四川出了家,大概是因为他字“雨僧”而附会出来的。后来打听到他辗转在武汉大学、香港大学教书,最后落到北碚师范学院。文化大革命中挨斗得很厉害。罪名之一,是他曾是“学衡派”,被鲁迅骂过。这是一篇老账了,不知道造反派怎么翻了出来。他在挨斗中跌断了腿。他不能再教书,一个月只能领50元生活费。他花37块钱雇了
一个保姆,只剩下13块钱,实在是难以度日,后来他回到陕西,死在老家。吴先生可以说是穷困而死。一个老教授,落得如此下场,哀哉!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写的有关吴宓先生的几件事,至少概括三件。(3分)
22.吴宓先生治学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2分)
23.“一个老教授,落得如此下场,哀哉!”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2分)
25.读完全文,请你说说吴宓先生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6.综合性学习。(6分)
人类对未知的世界永远充满好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从未终止。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粒子,从远古的洪荒时代,到无穷无尽的未来。人类骑上勇气的马匹,携带者好奇心的行李,一路前行,永不停息。
(1)在古今中外的众多神话人物中,你喜欢哪个神话人物?为什么?(2分)
(2)把以下词语穿插进去,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一段话。词语顺序不限。(2分)
人类登月嫦娥奔月梦想飞天
(3)如果班上要开展“我所知道的外星人”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作为策划者的你,打算设置哪些展示方式?至少写出两种展示方式。(2分) 27.写作。(50分)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给人以褒奖,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请以“掌声”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字迹美观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2013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1、B2、D3、B4、D5、C6、B 7、是指自己,想得、还应
8、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9、A
10、①窃入学舍(偷偷地)②已而复如初(又) 11、夜晚出来坐在佛像膝盖上,拿着书借着长明灯的光读书,书声琅琅直到天亮。(写到大概意思即可)
12、热爱读书,刻苦好学。符合文意即可。 13、言之有理即可。 14、略
15、对方知道自己钱不够买票,而有意地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帮助自己。
16、在自己不富有的情况下帮助他人,更能体现他崇高的乐于助人的精神,衬托出助人者的爱心。
17、第一段,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看小丑、大象,今晚肯定是这些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刻了。 18、心碎是带家人看戏的梦想破灭,困窘是遇到突发情况,进退两难,买票,钱不够,不买,又会让小孩伤心。 19、原因是把自己买票看戏的钱都给了别人,得到的是助人的快乐。 20、言之有理即可。
21、吴宓先生走路匆忙笔直,吴宓讲中西诗对比,吴宓帮女学生搬椅子,吴宓改饭馆名字,面馆提价征求吴宓意见。
22、由浅入深,朴实严谨,讲中西诗对比由简单的讲起,不允许饭店用“林妹妹的香闺”作店名。 23、为他坎坷的命运抱打不平,感到心痛惋惜。
24、特点是语言朴实,句式参差,幽默生动,回味无穷。 25、外貌,性格,命运,言之有理即可。
26、(1)略(2)略(3)略 27、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