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执教郑振铎先生的《猫》说起

从执教郑振铎先生的《猫》说起

来源:尚车旅游网
从执教郑振铎先生的《猫》说起

字数:2438

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2013年3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郑振铎先生的《猫》(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选入教材已经好几年,但是因为编排在教科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每一次都是匆匆而过,没能真正地走进教材,走近那3只小猫。去年赶上“农村教师进名校”活动,作为市级骨干教师,我被选派展示一节观摩课。 ●备课伊始

6月初,还有一个月就要期末考试。可选择的课文只剩下第6单元,这一单元选编了5篇描写人类的伙伴——动物的文章,它们是郑振铎的散文《猫》、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诗人牛汉的代表作《华南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动物小品《马》和蒲松龄的神奇故事《狼》。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试图从动物的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思量再三,我决定讲授郑振铎先生的《猫》。作为描写动物的文章,这篇课文抒情议论性语句多,易于学生把握体会,对小猫的刻画细致入微,融入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是学生由学习写人像到写物的过渡。针对以上分析,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 情境导入。展示各种小猫的图片,顺势引入课文。 二、朗读课文,走进文本。解析三只小猫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品味情感。体会作者在3只小猫身上融入的情感,

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体会作者对人性的解析。 四、拓展延伸。你想对生活中的弱者说些什么? ●试讲之后

本以为这篇文章简单易懂,学生分析起来应该得心应手,可课堂的效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学生的分析生涩、粗糙,不能切近作者的情感,只是浮在课文表面,没能体会到作者对3只小猫的不同情感,甚至都没能抓住小猫的可爱之处,这是我始料不及的。痛定思痛,我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作为课堂的主导,我在干什么,我的指导体现在哪里?我只起了“领”的作用,却没有很好地“引”,我的课堂流程中没有关注学生的感受,也没有方法的指导,只有简单的问题,只重视了形式,却忽视了内容。教授描写动物的文章应该和写人的文章一样,抓住特征,体会情感,都应该分析具体的语句,不能脱离课本说文章,说体会。既然找到了问题,那就重新再来! ●重新备课

虽然这是一篇写动物的散文,学生没有赏析过,但是学生会赏析写人的文章,由人到物,都应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我敲定的教学重点是分析文中对小猫进行描写的语句,把握小猫的特点。由人及物,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在对小猫的描写中自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呢?我要求学生必须将分析落到具体的词句上,这样学生的分析就切近课本,有例可援了,我又设计了新的教学流程: 一、 字词检测。

二、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 2.小组朗读;3.个别朗读。 三、内容研讨延伸。 (一)明确写作对象; (二)课文内容我会说。

1.读_________,我看到了一只_________的猫。

文中有依据: (第_________页第_________段第_________行) 这里的_________值得品味,因为_________。

例如:读第一只猫,我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猫。

文中有依据:第203页第1段第4行,“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这里的“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值得品味。

这一处对猫的动作描写用朴素的语言呈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唤起我们的想象——小猫逗玩的情态栩栩如生,融入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 读(第 页第 段第 行) ,我看到了一个 的人。体味到作者的 之情。

例如:读第208页第31段,“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我看到了一个勇于认错的人,虽然小猫不能说话,不能为自己分辩,但是我却能反思自己,责备自己,体味到作者的愧疚自责之情。 (三)写作特点我总结。 (四)走进作品我想说。

那些小猫,那个我,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对于他们,你有什么想表达的?

(五)走出作品我会说。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再次授课

又一次的奔跑,必然引领新一轮的成长。再次上课,学生的分析细致而准确,对情感的把握深入而细腻,他们精妙的语言、充满自信的回答让我看到了课堂的改变,更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理念的改变。在这一次授课中,同行们首肯了课堂上我让学生的分析落在具体词句上这一方法,指出这种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理解,并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教知识更教了方法,让3只小猫活灵活现,如在眼前,随作者或喜或悲,感同身受。

授课结束了,我却开始了新的思考,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在教学这个不断更新的大道上一定要不断钻研,不断思考。有效备课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备课时多方面解析学情,多角度解读文本,以此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式等,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要求并能很好达成目标的教学环节,多为学生创造体验文本、理解文本、自我感悟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才是自然、生动、有效的。 ●课堂回放

师:百草园里的迅哥儿顽皮可爱,小学毕业时的英子成熟懂事,五岁时的方仲永天资过人,每个人的性格都是那样鲜明,郑振铎先生笔下

的猫会是什么样的呢?一起去聆听他家养猫的故事吧。上节课大家已经朗读了课文,还根据研学案进行了自主学习,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师: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什么? 生:猫。

师:课文中写了几只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