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定性效应:相对于不确定的结局来说,个人对于结果确定的结局会过度重视。
2. 反射效应:个人对待利得和损失的偏好刚好相反。面对损失时时风险偏好,面对利得时
是风险规避的。
3. 分离效应:个人会因为问题描述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解方式和不同的选择。这就是
所谓的框架依赖的现象。分离效应推翻了预期效用理论中效应仅与事件的最后状态(概率分布和时间结果)有关的结论。
前景理论的主要观点:人们更加看重财富的变化量而不是最终量;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时倾向冒险赌博,而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时倾向于接受确定性盈利;盈利带来的快乐与等量损失带来的痛苦不相等,后者大于前者。
Kahneman&Tversky 的Prospect Theory 将个人的选择和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并且利用两种函数来描述个人的选择行为:一种是价值函数,另一种是决策权重函数。其中价值函数取代了传统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则将预期效用函数的概率P转变成决策权重.
前景理论的应用及相关研究:机会成本,原赋效应,后悔厌恶,处置效应
1988,Shefrin &Thaler发现“心理账户”
2000,Shefrin &Statman,发展出了行为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该理论以心理账户为基础,包括单一心理账户(Single Mental Account,简称SMA)和多个心理账户(Multiple Mental Accounts,简称MMA).其中,SMA投资者关心投资组合中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所以他们会将投资组合整个放在一个心理账户中,相反,MMA中的投资者将投资者分为不同的账户,忽视各账户之间的相关系数。所以他们可能在某一个账户卖出证券的同时但在另一个账户中买进相同的证券。这就解释了Friedman-Savage(1948)提出的谜:为何人们在买保险的同时也会买彩票。 模型:
1994年,M.Levy.H.Levy和S.Solomon建立了一个股市的微观模型,研究股市中出现的周期性的股价涨跌波动现象以及市场中不同类型投资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用以刻画市场价格的动力学特征,简称LLS模型。
具有多种群LLS模型的现实特征:收益自相关:惯性和均值恢复;过度波动;大的交易量;交易量和绝对收益正相关
DSSW模型: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噪声交易的基本模型,简称DSSW模型,他们认为,当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时,不仅要面对基础性变动的风险,还要面对“噪声交易者”非理性预期变动的风险。该模型证明了 非理性交易者不仅能够在理性交易者的博弈中生存下来,而且,由于噪声交易者制造了更大的市场风险,他们还将有可能获得比理性投资者更高的风险溢价。
BSV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提出,他们假定投资者决策时存在两种偏差,其
一是代表性偏差,其二是保守性偏差。代表性偏差会造成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过度,保守性偏差会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不充分,导致反应不足。
DHS模型:Daniel.Hirshleifer和Suhramanyam(1998)提出,他们把投资者划分为有信息的投资者和无信息的投资者,而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度自信,二是自我归因偏差。投资者通常过高的估计了自身的预测能力,低估了自己的预测误差;过分相信私人信息,低估公开信息的价值。
HS模型:Hong 和Stein(1999)年提出。该模型假定市场由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组成:“信息挖掘者”和“惯性交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公开信息中的一个子集。信息挖掘者基于他们私自观测到的关于未来基本情况的信息来做出预测,他们的局限性是不能根据当前和过去价格的信息进行预测。惯性交易者正好相反,他们可以根据价格变化做出预测,但是他们的预测是过去价格的简单函数。HS模型将中期的反应不足和长期的价格反应过度统一起来,一次又称为统一理论模型。
BHS模型:Barberis Nicholas,Ming Huang,and Tano Santos(2001) 提出,该模型是基于均值市场的假设而建立。和前面的三个模型不同,BHS模型没有将有偏的预期引入到模型中,而是从资产定价的另一方面,即投资者的风险态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传统的基于消费的定价模型中,作者引入前景理论所揭示的“损失厌恶”现象和另一个关于偏好的“私房钱效应”,产生了一个随前期收益状况而变化的风险厌恶,价格升高后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降低,价格将被进一步推高。价格降低后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升高,价格将进一步打压。这个模型可以解释市场方面的三个偏差现象:过度波动现象,股权溢价之谜,收益可预测性。
泡沫模型:泡沫根植于股票市场的虚拟性和不完全性。在这种市场上,价格的高低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交易双方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而且这种预期具有“”“自我维持”或“自我实现”的特点。当股票价格越是上涨,越有更多地人相信股价会继续上涨,即使人们知道股价已背离其内在价值。在过高价位上一旦市价止升回跌,很快会出现下行的正反馈激荡,导致泡沫彻底破裂。现有泡沫模型大致分为理性泡沫模型和行为金融泡沫模型两大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