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苏轼习题及答案【高一必修上册】
班级: 姓名:
一、文言知识积累: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假字,通“凭”,乘 .
②山川相缪:通假字,通“缭”,环绕 .
③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通假字,通“嘱”,劝人饮酒 ..
④杯盘狼籍:通假字,通“藉”,狼藉 .
⑤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今异义词,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
⑥白露横江:古今异义词,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
⑦凌万顷之茫然:古今异义词,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
⑧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今异义词,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的人 ..
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古今异义词,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义:儿子 .
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
⑪歌窈窕之章: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
⑫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
⑬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
⑭顺流而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
⑮侣鱼虾而友糜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
⑯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
⑰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
⑱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
⑲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
⑳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得像…… .
2、一词多义
①望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 .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远看 .
②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
如诉如泣:副词,像 .
③虚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
盈虚者如彼:指月缺 .
④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 .
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即天亮了 .
⑤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
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连词 .
⑥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
⑦然
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
3、判断文言句式
①何为其然也:疑问句,“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②而今安在哉:疑问句,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疑问句,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⑤ (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句,
⑥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句,
⑦ (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句,
⑧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倒装句,介宾结构后置
⑨凌万顷之茫然:倒装句,定语后置 ⑩渺渺兮予怀:倒装句,主语后置
⑪而今安在哉?/何为其然也:倒装句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翻译: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飞离尘世,变成了神仙,登上仙境。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翻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翻译: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翻译:(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9.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翻译:(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翻译: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11.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三、理解性默写:
1、本文中苏轼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像游人一样,放慢脚步,陶醉在良辰美景的语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5、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6、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7、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8、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現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
A.发言..
必自称曰儒 发言:发表意见。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
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
废:(被)罢免。 D.实宽良有治行..
治行:政绩。 【解析】A。发言:开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
不知 B.于其.外则不光//此其.
志不在小 C.卒于.睢阳//从径道亡,归璧于.
赵 B )
D.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 ..
【解析】B。A.结构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都是代词,他的;C.介词,在/价词,表方向,到;D.助词,所字结构,“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助词,表被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解析】C。 C.张冠李戴,“效法康、阮籍”的不是“颜太初”,而是“青州牧”、“四方士大夫”,原文为“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花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翻译:(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
(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翻译: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