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作文素材200
篇一:
屈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明于治国的道理,又擅长外交辞令。楚怀王在位时,他担任过左徒的官职,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深得楚怀王的信任。但是,他后来屡次遭到小人的诬陷、迫害,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浪迹于沅、湘一带,辗转多年。
小人中伤、君主不察,志洁行廉的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旷世的孤独和忧伤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屈原热爱祖国,眷恋黎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命途多舛的困境中,他关注的自始至终都是国计民生;屈原坚持真理,百折不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群丑乱舞的世道里,即使孤军奋战,他也决不妥协。
篇二: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他熟谙兵法,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韩信起初只是一介平民,淮阴有个屠户侮辱韩信,说: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他还当众侮辱韩信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韩信注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秦末,项梁起兵反秦,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被留在军营,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都不予采纳。后来,韩信离开楚军,投奔刘邦,仍然不被重用,后在萧何的举荐下,终于拜为大将,立下赫赫战功。
韩信做了大将军后,还去看过曾经羞辱他的屠夫,韩信不但没有报复他,还让他做了手下的中尉。对于胯下之辱,韩信后来说:我当时并不是怕他,而是没有理由杀他,如果杀了他,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了。
篇三:
曹操的领导才能卓越,行事果断。初入仕途时,他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享乐习气,一心想着革除弊政,厉行法治。他在任洛阳北部尉时,负责洛阳北部的治安,面对天子脚下难惹的权贵,他一到任,就造五色大棒,每扇大门旁边各挂十来根,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叔仗势无视禁令,公然违禁夜行,曹操立刻将其用五色棒打死,杀一做百。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曹操因此名震朝野。当时宦官弄权,朝政混乱,而他能不畏权贵,表现出了大政治家的气度。
曹操豁达自信。张绣降后,居功忘我的曹操被突然反叛的张绣打得一败涂地。面对惨败,他没有诿过于人,更没有追究主张受降的人,而是主动承担了责任,并表示决不再犯同样的错。他还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以张绣之深仇大恨
一听来归,便握手言欢,封官晋爵;以许攸之贪婪狂妄,一听来奔,便喜不自禁,赤脚迎之;以陈琳之恶毒攻击,只因爱其才而毫不计较;甚至对背叛他的魏种也能不计前嫌,任命其为河内太守。
篇四:
西楚霸王项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战场上,项羽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他骁勇善战,豪气盖世,叱咤风云。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楚汉战争中,项羽破田荣、救彭城、救荥阳、夺成皋,一生大战数十次,多获胜利。所以,古人称他有百战百胜之才。
项羽缺乏远见,自恃功高,并以此威慑诸侯,导致他缺少同盟。同时,他又嫉贤妒能,不能用人,以致众叛亲离,军心涣散。军事上,他缺少战略家的眼光,刚愎自用,不纳良言,以致屡失战机,没有巩固的后方基地,没有充足的粮饷和兵源,虽然屡战屡胜,反而由盛而衰。
所以,虽然项羽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最终也难以避免兵败垓下的下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