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YEJINJIAOYU 李晓丽 袁朝庆 张云峰 刘 燕 滕振超 (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摘要:课程设计是实现本科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程设计任务的下达时间、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师的指导方 法、总结报告的撰写和答辩考核工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实践。有效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关键词:课程设计:土木工程专业:改革与实践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土木类创新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项目编号:2009) 总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进一步 本达到了教学要求。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课程设计 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 的整体教学质量仍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 自主创新能力。学校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应当 课程设计学时的变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课程设计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 的教学学时严重地受到压缩。此外,所涉及的前序课 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整个教学过程中的 程,在课程体系、内容和学时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 实践性环节来实现的。对工科大学生来说,课程设计 化,致使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时间不够,内容浅显, 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 达不到教学要求。②选题陈旧,题目范围窄,选题单 梁。通过课程设计训练,能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主 一,学生对课题不感兴趣,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抄袭 要程序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情况严重,设计成果也近乎千篇一律,影响了学生课 力和创新开拓的精神。原来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已 程设计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③以往课程设计 经不大适合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在黑龙江省 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以及在教师指导下的学 重点教改项目的支持下,针对现行课程设计的不足, 生设计,结合实际工程的不多。有的教师在设计过程 我们对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旨在 中也安排到一些工地参观,但主要还是课堂设计,因 把强化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取得 而难免有“闭门造车”之弊病。④虽然学校制定了课 了良好的效果。 程设计工作检查制度,并制定了评分标准,但在执行 中不严格、不规范,从而影响了课程设计的质量。 一、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鉴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更新课程设计内容、改 进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尽管重视和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的管理和改革、 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重点是加强课程设计对学生 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的话题,但客观 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对新技术的使用、对设计 地分析,课程设计不仅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软 新思路的实施,为学生日后的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 肋”,也是教学改革中难以解决或改革难以见成效的 基础。 一个问题。目前,各高校对其教学环节都制定了相应 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了课程设计教学的顺利完成,基 二、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第56页 中国冶金教育针对以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现状,从课 程设计任务的下达时间、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师的指 一2010年第1期 题目应有变化,一个年级人数较多,若题目单 、缺少变化,很难达到预期的指导效果,所以应进 每个组的题目应不同,同一组的每个人的题 导方法、总结报告的撰写和答辩考核工作等方面着 行分组,手,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也应有变化。例如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 这条主线,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课程设 计,厂房共分为6组,每组、每个人跨度又不同,这在 计质量。 一定程度上使每组的学生之间既培养了相互合作的 (一)提前下达课程设计任务 团队精神,又锻炼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在理论课程教学开始时,我们就将课程设计任 3.课程设计的内容应有较大的自由度 务分配下去,有效地应对了课程学时的缩减。提前下 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应尽量让学生 达任务书,能使学生了解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需要掌 的聪明才智及想象力表现出来,不要扼杀了学生的 握的知识,让学生带着最关心的问题去学习课程,有 主观能动l生和创造精神。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不应 利于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理论课程教学结束时, 将课程设计的内容定得太具体,否则学生的课程设 给学生提出设计要求,以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查找 计会千篇一律,这样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例如在进 资料,并规定学生必须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和课程设 行现浇楼盖课程设计时,不要限定采用单向楼板或 计指导书。指导书中关于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总结 双向楼板,也不要楼盖面层的做法以及梁、板所 报告的要求、设计质量指标、成绩评定方法等均有明 采用混凝土等级和钢筋等级等,这些内容应由学生 确规定。对每个课题只给出要求和原理框图供参考, 自己来决定。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只向学生提供 其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 一些参考资料和有关规范就足够了。在课程设计过 (二)严格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工作 程中,教师应是配角,而学生应该是主角,这两者之 1.精心编制设计题目 间的关系不能颠倒。 创新实用型课程设计要从以专业为本转向以学 (三)an强对学生创新实用能力的培养 生为本,着重考虑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 进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教师无 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创新课程设计 疑是关键,这一点在课程设计工作中又显得更为突 题目的设置方面,要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在内容和 出。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形式等方面精心设计。题目的选择要丰富多彩,具有 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课程设计工作,在选题、实验、 创新性,在继承传统、把握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以 研究论证、论文撰写、答辩等方面对学生有着较强的 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运用能力为目标,既要 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讲,指导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巩固提高课程理论知识内容,又要结合当前的实际 直接关系到学生课程设计的质量。 情况,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的差异、就业分 课程设计的改革,对专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术 配去向的不同,采用分组多题设计、规定题目与自选 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庆石油学 题目相结合,题目大小、难易程度因人而异。 院土木工程专业针对目前师资队伍和学生的现状, 课题应符合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土 在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方面实施了一些有力的措施 木工程专业基本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本专业的全 和方法。 面综合训练,并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任务或社会热 指导教师的工作应当是引导学生上岗,而不是 点问题,真题真做。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要合适,在 扶着学生走路,那种一切大包大揽、保姆式的指导方 教师指导下,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法是不可取的。指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 土木系教师深入到设计院广泛收集工程设计资料, 设计阶段及不同的问题对学生采取启发式、讨论式 结合实际的民用建筑工程和单层工业厂房,编制课 的方法,而且仅仅是原则性的指导。要充分调动学生 程设计题目,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2.分组要细 工作能力。 、 第57页 ZHONGGUOY ̄INJIAOYU (四)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和组织好答辩 成任务。该方面的考核方式应采用学生答辩的方式 考核工作 进行,这样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晴况给出准确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是学生对整个设计的综合和 的考核成绩,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完成课程设 提高过程。课题的设计要求、设计方案确定、各部分 计的积极性,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二是图纸质量, 内容的说明、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解决办 主要看图纸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绘图是否符合 法、对课题的进一步设想及收获体会等,都可以从报 制图标准,布图是否合理等。教师根据图纸质量给出 告中体现出来,是反映学生整体水平的重要部分,是 该部分的考核成绩。 对学生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检查,也是成绩评定的重 通过课程设计改革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对 要依据。通过撰写总结报告,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撰写 科学论文能力的锻炼,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1.编写设计说明书 在编写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规范设计说明书编写格式;设计过程中选用的各类 公式、参数均需详细分析,注明出处;配合草图绘制, 说明结构设计方案;配发统一封面,装订成册。 2.答辩 在课程设计的最后一天,由所有的指导教师组 成答辩小组,对竞争优秀和濒于不及格的学生进行 公开答辩,最后根据答辩情况给出答辩学生的最终 成绩———优秀或良好、及格或不及格。答辩环节给 学生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成绩优秀的学生给其他 学生树立了典范,他们之间也得到了互相学习,对毕 业设计差的学生也进行了又一次鞭策。 我们将一个班分成两个小组进行答辩,首先由 学生简述课题的设计思想、方案选择及组装调试中 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等,然后教师和本组同学提 问,由主讲者解答,不能回答的问题由教师给予启发 或由别的同学补充回答,个别难度较大的问题可由 教师讲述。答辩过程既是对学生的一次考核,也可以 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进一步扩大学生的 知识面,还可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临场应变的能 力。教师提问时要因人而宜,有针对性,这要求教师 在辅导过程中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平时分析解 决问题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 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 学生的工作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方案的新颖性与独特性,以及是否能按时完 第58页 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他们的毕业设计奠定 了基础。我们按照改革方案完成了一轮课程设计的 训练,课程设计完成质量与往届相比有一定的提高。 学生反映本次设计的收获很大,既加深了对基础课 程知识的理解,也使前序相关课程的学习得到了巩 固、提高和拓展。同时学生也感到,课程设计的成绩 评定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 能力的培养,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土木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我们 将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革,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土 木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茵,龙春光,华熳煜.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探索 [J].理工高教研究。2006,(2):98—99. [2]刘晓燕,刘立君,宫克勤.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8):94-95. [3]肖琦,贾玉琢,刘洋等.土木工程专业“一实两创”人才培 养模式的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3,(5):69—71. [4]周新刚.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尝试[J].西南 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l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