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下语文测试卷

七年级下语文测试卷

来源:尚车旅游网
命题人:何楚埙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7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基础知识(28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 ,一览众山小。(2分)

(2)落红不是无情物, 。(2分) (3) ,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 (4)默写王安石《登飞来峰》(4分)

, 。 , 。

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4分)

(1)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huò bú dān háng ( )。

(2)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rěn jùn bú jìn ( )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3)那里装的是什么xiān lù qióng jiāng (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4)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两尺来高,样子也极wěi suǒ ( )。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创业者只有自觉地锤炼技艺,精益求精,才能不断刷新事业的高度。

B.国家大力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不拘一格,柔性汇聚全球人才资源。 C.当倪萍站在《朗读者》的舞台上讲述姥姥的故事时,观众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来。 D.六件国宝在巴黎集中拍卖,全球买家慷慨解囊,这算得上是文物界的重大新闻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逐步增大。(修改:把“逐步”改为“逐渐”) B. 学习成绩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修改:在“提高”前加“能否”) C. 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修改:删去“不”) D. 一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修改:把“改正”与“认识”调换位置)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 》,作者是 , 伟大的民

主诗人、小说家,史称“ ”。他被认为是 的创建者和 的奠基人。著名诗作有 《 》、《 》、《 》 等。 6、仿写题(4分)

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

, ; , ; 二、文学类作品阅读:

(一)人生三病 张培锋

①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②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 ”“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

1

命题人:何楚埙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

③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

④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 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⑤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

⑥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 的进步,人们更应该 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 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

B.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

C.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①②段引出论题,③④⑤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

8、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和“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某人在吃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菱角,他得意地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

B.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为官处事常怀敬畏之心,待人接物周全得体,深得时人敬佩。

C.秦始皇在位期间,派人遍访名山大川,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传说他曾派徐福等人到海上求仙,以期长生不老。

D.《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夜宿观音院,金池长老炫耀其袈裟,悟空拿出唐僧的袈裟一比高下,结果引来一场灾祸。

9、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4分)

2

命题人:何楚埙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二)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林清玄)(12分)

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

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

10.选文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 、爱花、 的

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3分) 11.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3分)

赏析: 12.简要分析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13.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深刻含义。(3分) 答: 3

命题人:何楚埙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三、名著阅读(16分)

这个场面不过是几秒钟的事。鲨鱼回来,翻转脊背,就要把印度人切成两半 了,这时候,我觉得蹲在我近边的尼摩船长突然站起来。然后,他手拿短刀,直向鲨鱼冲去,准备跟鲨鱼肉搏。

鲨鱼正要咬这个不幸的采珠人的时候,看见了它的新来敌人,它立即又翻过 肚腹,很快地向腊长冲来。

我现在还看见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他弯下身子,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等 待那巨大的鲨鱼,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船长非常矫捷地跳在一边,躲开冲击,同时拿短刀刺人鱼腹中。不过,事情并没有完,结果尚未分晓。怕人的战斗开始 进行了。

鲨鱼这时可以说是吼起来了。鲜血像水流一般的从它的伤口喷出。海染红了, 在这浑浊的水中,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一直到水中露出明亮的地方的时候,我才看见勇敢大胆的船长,抓住鲨鱼的一只鳍,跟这个怪物肉搏,短刀乱刺鲨鱼的肚腹,但没有能刺到致命的地方,就是说,没有能刺中鱼的心脏。鲨鱼死命挣扎,疯狂地搅动海水,搅起的漩涡都要把我打翻了。

我很想跑去接应船长。但被恐怖慑住,不能挪动。

我两眼发直地注视着。我看见战斗的形势改变了。船长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体所翻倒,摔在水底地下。一会儿,只见鲨鱼的牙齿大得伯人,像工厂中的大钳一般,尼摩船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忽然,尼德兰手拿鱼叉,转念之 间,迅速向鲨鱼冲去,他投出可怕的利叉,打中了鲨鱼。 ……

我们三人跟他上来。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采珠人的小艇上。

尼摩船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很运气,由于康塞尔和船 长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不幸的人渐渐恢复了知觉。他睁开眼睛,看见四个大脑袋弯身向着他,他应该怎么惊奇,甚至于应该怎么骇怕呢!

特别是,当尼摩船长从衣服口袋中取出一个珍珠囊,放在他手中时,他心中会怎样想呢。这位水中人给锡兰岛的穷苦印度人的贵重施舍物,由一只发抖的手接过去了。在他惊奇的眼睛里表示出了救他的性命和给他财产的,一定是不可思议的超人的神灵。

14、选段中表现出尼摩船长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

15、“我很想跑去接应船长。但被恐怖慑住,不能挪动。”在选段中有什么作用?(4分)

16、写出小说与尼魔船长有关的二个情节。(4分)

17、分析选段的艺术特色。(4分)

18、完成下面的综合性学习题目: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4分) ①山清水秀—( ) ②粗茶淡饭—(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