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言文二则
【课文简析】
《文言文二则》选编了关于车胤和李白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動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囊重夜读》讲的是晋朝人车胤学习的故事。大意是: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曾经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销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课题“囊萤夜读”与课文第二句“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互为解释;“恭勤不倦”是肃敬勤勉、不知疲倦的意思;“博学多通”是博学多识、通晓很多知识的意思;“以夜继日焉”就是“夜以继日”的意思,指日夜不停地读书,“焉”在词尾,是个语气助词。
《铁杵成针》是一则关于李白的传说。大意是: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这位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就回去勤奋学习,完成学业。“未成”是指没有学成,“弃去”是放弃、离开的意思。
本课有一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基本一致。比如,“倦”是“疲倦”的意思,“贫”是“贫穷”的意思,“弃”是“放弃”的意思,“感”是“感动”的意思。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提俱心理课文配有一幅“囊萤夜读”图。练囊悬挂,桌案上、地面上堆放很多竹简,一位贫穷的读书人坐在地面,双手推开竹简聚精会神地读书。插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车胤勤奋学习的品质。
【学情分析】
孩子们已经接触过文言文,本文浅显易懂。本课有一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
基本一致。比如,“倦”是“疲倦”的意思,“贫”是“贫穷”的意思,“弃”是“放弃”的意思,“感”是“感动”的意思。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提俱心理课文配有一幅“囊萤夜读”图。
【学习目标】
1. 认识“恭、勤”等4个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习难点:
1
2019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下册 仙岩中心小学 何丽琴备用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习准备】课件、预习单、导学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 萤”等7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课时重难点】
课时重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时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预设 板块一 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板书:囊萤夜读) 学生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文言文。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4.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板块二 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囊、萤、恭、勤、博、贫、焉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前鼻音“勤 贫 焉”,后鼻音“囊 萤 恭”。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囊 勤 焉”。 “囊”上中下结构,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2
批注 2019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下册 仙岩中心小学 何丽琴备用
插避让。 “勤”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部分,下面是两横一提。 “焉”上面是个“正”,下面的部分不是“与”。注意把字写得扁一些。 3.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划分节奏。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板块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 先来看一看词语的意思: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恭:肃敬的意思。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2.从以上词语的解释中,理解了词语,找出文中描写车胤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车胤什么品质? 预设:表示动作的词语是“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 预设:从“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中,我体会到车胤刻苦努力,没有条件努力创造条件的精神。 3.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学交流。 4.预设交流 (1)我读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告诉我们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板书: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2)我读懂了“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板书:囊萤夜读 夜以继日) 5.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1)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很好地解决困难。 (2)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3
2019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下册 仙岩中心小学 何丽琴备用
(3)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板块四 读写训练,朗读全文 1.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2.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囊萤夜读 夜以继日 【作业设计】 一、给下列生字补充读音。 ɡ ín y 恭 勤 焉 二、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例:胤恭勤不倦(疲倦)。 .1. 囊萤夜读( )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3.以夜继日焉( )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四、学习了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 卒”2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课时重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预设 4
批注 2019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下册 仙岩中心小学 何丽琴备用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了解了关于“热爱读书”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2.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李太白就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谪仙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成,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出示:(1)是谁把铁棒磨成针? (2)为什么把铁棒磨成针?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由读文,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平舌音“卒”,后鼻音“逢”。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逢 卒”。 “逢”半包围结构,先写辶上面的部分。:辶书写顺序:点 横折折撇 捺。 “卒”独体字结构,注意下面的横写得长一些,基本压在横中线上,竖压住竖中线。 2.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3.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 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可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4.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6.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5
2019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下册 仙岩中心小学 何丽琴备用
读熟为止。 板块三 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弃”是“放弃”的意思,“之”在文中指“老婆婆”;“还”是回去,到学校去的意思。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出示课文大意: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板书:李太白放弃学业 老婆婆铁杵成针) 板块四 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 (板书: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3.“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创出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 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6
2019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下册 仙岩中心小学 何丽琴备用
板块五 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李太白放弃学业 老婆婆铁杵成针 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作业设计】 一、给句子中红色字注音。 1.家贫()不常得油。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三、《铁杵成针》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