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制作方法及专利技术

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制作方法及专利技术

来源:尚车旅游网
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 背景技术:

雨水、污水排放管道普遍为重力式排放管道,排放管道的末端标高较低。当下游水位升高超过上游管顶标高时,容易造成下游水倒灌,例如雨季湖泊水面升高时会造成湖水向湖泊沿岸的雨污排放管道内倒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下游水位升高超过上游管顶标高时,容易造成下游水倒灌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包括:

竖向向下开设于地面且底面低于雨污排口的截流井,所述截流井的一侧壁和所述雨污排口相连通,且所述截流井的另一侧壁和下游水口相连通;

立设于所述截流井底面且包围所述雨污排口的围挡井,所述围挡井的顶面高于所述下游水口的顶面以实现防倒灌;以及

连通于所述围挡井的导管,所述导管穿设出所述截流井且连通于市政管道。 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雨污排口处设连通的截流井,截流井和下游水口连通。在截流井内设包围雨污排口的围挡井,晴天时通过雨污排口汇聚到围挡井内的污水可通过导管排出。围挡井的顶面高于下游水口的顶面,从而防止雨季下游水倒灌,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下游水位升高超过上游管顶标高时,容易造成下游水倒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围挡井包括:

立设于所述截流井底面且设于所述雨污排口相对两侧的一对隔墙,所述隔墙的顶面高于所述下游水口的顶面;

立设于所述截流井底面且连接一对所述隔墙的挡墙,所述挡墙的顶面低于所述下游水口的顶面;以及

立设于所述挡墙上的叠梁闸,所述叠梁闸的两端和一对所述隔墙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且所述叠梁闸的顶面高于所述下游水口的顶面以实现防倒灌。

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墙的面向所述挡墙的一侧形成有卡槽,所述叠梁闸的两端和一对所述隔墙通过对应的卡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截流井的顶部开设有对应于所述叠梁闸的井口,所述井口盖设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截流井的侧壁设有爬梯。 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导管和所述围挡井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防水组件; 所述导管和所述截流井的穿设处设有第二防水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底部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顶部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底部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包括: 竖向向下开设于地面且底面100低于雨污排口的截流井10,截流井10的一侧壁和雨污排口1相连通,且截流井10的另一侧壁和下游水口2相连通;

立设于截流井10底面100且包围雨污排口1的围挡井20,围挡井20的顶面高于下游水口2的顶面以实现防倒灌;以及

连通于围挡井20的导管30,导管30穿设出截流井10且连通于市政管道。

具体地,截流井10的一侧连通雨污排口1的管道,相对的另一侧连通下游水口2的管道,即雨污排口1的管道和下游水口2的管道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上游和下游。

晴天时雨污水通过雨污排口1的管道流向截流井10,截流井10的底面较低,汇聚到截流井10的围挡井20内的污水通过导管30输送排放到市政管道。

雨季时当下游水面升高,通过围挡井20阻挡灌入截流井10内的水,防止下游水倒灌到雨污排口1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围挡井20包括:

立设于截流井10底面100且设于雨污排口1相对两侧的一对隔墙21,隔墙21的顶面高于下游水口2的顶面;

立设于截流井10底面且连接一对隔墙21的挡墙22,挡墙22的顶面低于下游水口2的顶面;以及

立设于挡墙22上的叠梁闸23,叠梁闸23的两端和一对隔墙21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且叠梁闸23的顶面高于下游水口2的顶面以实现防倒灌。

具体地,截流井10底面100比雨污排口1低50cm左右,并且围挡井20将雨污排口1完全包围,从而通过雨污排口1的水直接排入围挡井20内,进而通过围挡井20连通的导管30排放到市政管道。

叠梁闸又名叠梁闸门,叠梁阀,叠梁门是使用多块单独的闸板,逐块横向放入门槽内叠全成一个平面挡水结构。结构简单,自重轻、起吊力小,方便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地,挡墙22的顶面小于其两侧的隔墙21的顶面。

当在挡墙22上方立设叠梁闸23后其顶面和隔墙21的顶面对应适配。通过叠梁闸23阻挡倒灌的水流。

当城市内涝时,将下游位置的叠梁闸取走,雨污水可快速通过下游水口2排放进入湖泊,防止内涝。

作为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隔墙21的面向挡墙22的一侧形成有卡槽210,叠梁闸23的两端和一对隔墙21通过对应的卡槽210连接。 通过将叠梁闸23的两端和一对隔墙21通过对应的卡槽210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叠梁闸23,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对应的使用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顶部平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方向的剖视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截流井10的顶部开设有对应于叠梁闸23的井口11,井口11盖设有盖板40。盖板40可开合。

井口11正对于叠梁闸23,从而可方便观测叠梁闸23的状态。方便拆除或安装叠梁闸23。 作为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截流井10的侧壁设有爬梯50。通过爬梯50方便施工人员上下截流井10。

作为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导管30和围挡井20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防水组件60;导管30和截流井10的穿设处设有第二防水组件61。防止连通位置,穿设位置处发生渗漏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截流井10和围挡井20均为长方体结构。截流井10和围挡井20的形状不限,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雨污排口的防倒灌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雨污排口处设连通的截流井,截流井和下游水口连通。在截流井内设包围雨污排口的围挡井,晴天时通过雨污排口汇聚到围挡井内的污水可通过导管排出。围挡井的顶面高于下游水口的顶面,从而防止雨季下游水倒灌,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下游水位升高超过上游管顶标高时,容易造成下游水倒灌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