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GuangdongEducationInstitute
2008年4月Apr.2008
试论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刘志纲
(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303)
摘要: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将仄声韵的平仄格式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略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仄声韵诗的平仄格式,有不少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一样,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的诗,也都有四种基本句式和四种基本格式,平仄变化的规律性也很强,与平声韵诗不同的只是出句末字不入韵的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仄声,且平仄格式更灵活多变。
关键词:仄声韵;格律诗;平仄格式;句式
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754(2008)02-0037-06
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王力《汉语诗律学》曾作过一些论述,但却未能细论其平仄的格式。对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的分析,也主要是对仄声韵诗五律的分析,五律以外的其它格律诗则很少分析。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韩成武《仄韵五律之[1]
声律和韵律研究》一文对仄韵五律的格式作了一二个字;而且凡是逢双的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入韵字),逢单的句子(除第一句外)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非入韵字)。由于有这许多限制,所以就只能产生四种格式。比如一首七绝,第一句诗用“平平仄仄平平仄”开头,第二句就必须用第二个字是仄声,最后一字是平声的句子才能和这一句组成一联。第三句属下一联的出句,它的第二个字必须和第二句的第二个字一样是仄声,同时最后一个字又必须是仄声(非入韵字)。第四句的第二个字又必须是平声(与第三句第二个字相对),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入韵字)。按这样的平仄要求将四句诗连接起来,就成了一首七绝: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②仄仄平平仄仄平③仄仄平平平仄仄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是平声韵七言绝句的一种格式,同时又是七言格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由这四种基本句式,又可演变出四种不同的七绝或七律格式。用上面的①②③④四个数字分别代表这四个基本句式,其演变出的七绝(前四句)或是七律(前四句+后四句)的四种基本格式如下:
第一种基本格式:①②③④+①②③④第二种基本格式:②④①②+③④①②第三种基本格式:③④①②+③④①②
番推断,但也未能论及五律以外的其它格律诗。文中对五律仄韵诗平仄的分析,与王力的分析基本一致,用王力的话说,就是“在五律仄韵诗里,各联出句
[2]81的末字须平仄相间。”笔者近些年来对全唐诗中
的所有仄声韵诗,包括在一首诗中平声韵仄声韵相间的,都作了分析,发现仄声韵诗的平仄格律,有不少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一样,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的诗,也都有四种基本句式和四种基本格式,平仄变化的规律性也很强。将仄声韵的平仄格律与平声韵的平仄格律略作比较,更能清楚地了解仄声韵诗的平仄格式。
一、平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我们知道,平声韵的格律诗有四种基本句式,每一句式都可以作为一首律诗或绝句的第一句,然后又可演变出四种不同的格式。为什么只能演变出四种格式?因为平声韵的格律诗要求一联诗中上下句逢双的字平仄要相对,尤其是第二个字;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逢双的字平仄要相粘,特别是第
收稿日期:2008-03-05
作者简介:刘志纲(1949-),男,江西南昌人,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硕士。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38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8卷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2期 刘志纲:试论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39©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0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8卷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2期 刘志纲:试论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41©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2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8卷
湖》就是这样。另外还有出句不入韵的末字全用仄
初唐时期,仄声韵诗的出句末字要求平仄相间,
但盛唐以后的诗人就有不能遵守这一规则的,也就是说,不入韵的出句末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仄声,如上面所举孟浩然的五律《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就可以看出,出句中只有一句末字仄声为不入韵的。刘商的七律《胡笳十八拍・第七拍》、韩偓的七律《意绪》除首句入韵的出句外,其它出句末字均用了平声。有的出句全用平声,如孟浩然《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疾风吹征帆,(平)倏尔向空没。△千里在俄顷,(平)三江坐超忽。△向来共欢娱,(平)日夕成楚越。△落羽更分飞,(平)谁能不惊骨。△绝句中出句末字平仄不相间的就更多了。如上所举顾况《忆旧游》、卢仝《白鹭鸶》、贾岛《送客游江
声的,如上所举曹邺《田家效陶》就是这样。
仄声韵诗失粘失对、三平尾三仄尾的情况也比平声韵的诗更多,平仄格式更灵活多变,且仄声韵部的字也比平声韵部的字多,按理仄声韵的诗不应该少于平声韵的诗,但唐诗中仄声韵的诗数量却远比平声韵诗要少,多数诗人没有写过仄声韵诗,个中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
[1]韩成武.仄韵五律之声律和韵律研究[J].安徽师
范学院学报,2005(4):34-37.
[2]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79.
(责任编辑 王玉燕)
ThePing2zeFormatinZeTonalRhymeMetricalVerse
LIUZhi2gang
(Dept.ofChinese,GuangdongEducationInstitute,Guangzhou,Guangdong,510303,P.R.China)Abstract:Intheacademiccommunity,littleworkhasbeendonetodiscussthePing2zeformatinZetonalrhymemetricalversespecially.BycomparingthePing2zeformatinZetonalrhymemetricalversewiththatinthePingtonalrhymemetricalverse,wefoundthat,whetherthepoemswithfivecharactersorsevencharactersperline,therearealwaysfourbasicsentencepatternsaswellasfourbasicformatsinZetonalrhymemetricalverse.Moreover,themutationbetweenPingandZetonalrhymealsofollowsaverystrongregularity.However,thelastwordineachlinethatisnotrestrictedbytonalrhymecanbeeitherPingorZeandthePing2ZeformatinZetonalrhymemetricalverseismoreflexible.
Keywords:Zetonalrhyme;metricalverses;Ping2zeformat;sentencepattern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