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anxiInstituteofEducation
Dec.2010Vol.26No.4
运用语用学原则分析文学作品的可行性研究
以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中的人物对话为例
林茵茵
(兰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101)
摘要:运用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礼貌原则以及面子理论,以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中的部分典型人物对话为例,可以剖析其中丰富的的会话含义,分析人物有意违背合作原则的原因,从而为读者展现人物性格。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分析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爱玛;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面子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98X(2010)04-0057-04
一、引言
对语篇的理解不仅需要对语言层次上,而且还需要对非语言层次上的把握。语言层面主要从语音、语义、结构和句法等角度出发;而非语言层面的理解,则要依赖一些语用原则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胡壮麟曾谈到,在建立语篇连贯过程中语用知识是必要的[1],他还在谈到语用学和文学的关系时指出:语用学是语言学用来研究分析文学语言特征的一个有力武器[2]。
为了理解语篇的全部意义,应该积累一些语用知识,知道如何通过一些语句的表面意思来领会其深层意思。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是用来研究语言是怎样被人们使用进行交际的。对语用学可以作多种不同的定义,但关键是要认识到语用学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研究,是一种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的部分意义研究。语用学的研究内容一般应包括这些方面:语境、指示词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和会话结构[3],而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则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借助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以及布朗(P.Brown)和莱文森(S.Levinson)的面子理论(facetheory),分析小说爱玛(Emma)中的人物对话,挖掘对话表层含义下的言外之意,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达到突出小说主题的目的。
二、语用学原则简述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是他在1967年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讲座中阐述的,后又在逻辑与会话[4]中详细作了阐述。格赖斯认为会话双方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流是因为都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使双方在会话中互相配合,以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这就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又包括四大准则,每个准则下面又包括一些次准则:1)数量准则:所说的话应包括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量准则:努力使你说的话是真实的;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相关准则: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避免罗嗦);井井有条。
格赖斯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发现每当违反一项准则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implicature)。会话含义是根据合作原则推断出来的,也即言外之意。同时他也注意到人们在实际会话中常常不遵守这些原则,有时故意违反某些原则,这就使得听话者要通过说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推测出话语的真正含义。
虽然格赖斯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含义,但他并没有指出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表达如此之多的话语间接含义。英国语言学家利奇[5]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以及布朗、莱文森的礼貌模式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人们在会话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的原因。正是出于礼貌,人们才会采取不同的语用策略以遵守或
收稿日期:2009-12-10;修回日期:2010-07-15
作者简介:林茵茵(1982-),女,山东威海人,兰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文学硕士。
57
违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提出,弥补了合作原则的不足,丰富发展了会话含义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有以下方面:1)得体准则;2)宽宏准则;3)赞誉准则;4)谦虚准则;5)赞同准则;6)同情准则。礼貌原则的核心内容是要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在运用礼貌原则的过程中,应注意到语境是决定礼貌原则的一个重要变量,离开了语境,礼貌与否就无法判断,所以不能脱离语境去谈礼貌,语言形式不能孤立的决定言语行为是否礼貌,在一定语境下有礼貌的话,在另一语境下就可能显得不够礼貌,所以礼貌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1967年,美国社会学家艾文戈夫曼(ErvingGoffman)首先提出了面子的概念。他把面子界定为一个人在某一具体交际场合中,通过采取言语动作而为自己获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6]。1978年,英国剑桥大学布朗和莱文森在他们合著的礼貌语言使用的一些普遍特征[7]中沿用了美国学者戈夫曼的面子概念,提出了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theory)。他们指出,礼貌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维护他人和自己面子的手段,这也是他们礼貌原则的核心思想。他们将这种面子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面子,即希望受到称赞、恭维和接受,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另一种则是消极的面子,即不希望受到他人的摆布和侵犯,自己的行为不受他人的干涉和阻碍,有自己选择行为的自由。此外,布朗和莱文森认为许多交际行为都会对面子造成威胁,因此会产生面子威胁行为(FTA,即facethreateningacts),若采取礼貌手段便可减少面子受到的威胁程度。他们的面子理论与利奇的礼貌原则作为补充,有效地解释了人们为何违背合作原则以及如何领会会话含义。
三、小说爱玛中对话的语用分析
一般而言,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是加强故事人物情感交流,推动故事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人物对话的描写,作者才能建立起小说的骨架,使情结发展到高潮。从小说的对话中,通过语用学的分析,读者能更好的理解话语含意和人物各自的性格。话语一般是按照合作原则来展开的,但为了使故事情结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往往又违背合作原则来传达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这样可以使会话更加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因为小说人物的心理状态、感情态度、思想活动等往往体现在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之中,也是作家用来刻划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并可从中体现小说中人物的社会权势关系,更加有利于突出小说的主题。
爱玛[8]被公认为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最为成熟的小说,小说中对世态人情的描写颇有深度,以女主人公爱玛如何从一个自命不凡、喜爱一意孤行地为别人做媒的富家小姐,而逐渐步入道德完善和情感成熟的过程为主线,通过另外两位主人公奈特利先生与哈丽特小姐的角色塑造,以及爱玛与两量的对话,见证了爱玛心理的成熟过程。奈特利先生总是及时纠正爱玛所犯的错误,而与哈丽特小姐的对话更加能折射出爱玛真实的想法与逐渐领悟成长的过程。
下面从小说爱玛中选取部分典型的对话,运用会话含义、礼貌原则与面子理论,能够更好地分析人物性格。
Heisveryplain,undoubtedly-remarkablyplain:butthatisnothing,comparedwithhisentirewantofgentility.Ihadnorighttoexpectmuch,andIdidnotexpectmuch;ButIhadnoideathathecouldbesoveryclownish,sototallywithoutair.Ihadimaginedhim,Iconfess,adegreeortwonearergentility.
Tobesure,saidHarriet,inamortifiedvoice,heisnotsogenteelasrealgentlemen.
爱玛一向以为别人做媒为乐事,自从结交了哈丽特,便一心为她张罗。她很快相中牧师埃尔顿先生,认为他与哈丽特很般配,于是处处制造两人相处的机会。与此同时,青年农夫马丁钟情于哈丽特,但爱玛单方面认为马丁出身卑微,没有教养,缺乏绅士风度,却未考虑到哈丽特也并非出身名门,而实际上朴实谦逊又有头脑的马丁恰恰与哈丽特十分般配,两人相处也很融洽,相互之间也有爱慕之情。爱玛总在哈丽特面前尽量贬损马丁,而哈丽特又十分在意与爱玛之间的情意,碍于面子,只能违心地应和爱玛说马丁确实不够绅士,这显然是出于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因而违背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同时也保全了爱玛积极的面子,维持了两人的友谊。
正当爱玛撮合哈丽特与埃尔顿的计划进行的顺利之时,哈丽特收到了马丁先生的求婚信,不知该如何回复,于是与爱玛商量对策。
Harrietwassilent.Withalittlereserveofmanner,Emmacontinued:Youmeantoreturnafavourableanswer,Icollect.
No,Idonot;thatis,Idonotmean-WhatshallIdo?Whatwouldyouadvisemetodo?Pray,dearMissWoodhouse,tellmewhatIoughttodo?
爱玛看到哈丽特沉默、拿不定主意,便故意问道:这么说,你想给他个肯定的答复了?哈丽特怕爱玛看穿她的内心,马上给予了否定回答,继而从她断断续续的话语间我们又能很明显的察觉她犹豫不决的态度,其实内心深处她是爱着马丁的,但她性格最大的弱点是优柔寡断,做事缺乏判断力,过于依赖他人,这点可以从以上连续三个疑问句中看出来。因此在此段对话中哈丽特仍然是出于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因而违背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
Ishallnotgiveyouanyadvice,Harriet.Iwillhavenothingtodowithit.Thisisapointwhichyoumustsettlewithyourownfeelings.
58
.Ithoughtitmydutyasafriend,andolderthanyourself,tosaythusmuchtoyou.ButdonotimaginethatIwanttoinfluenceyou.
爱玛不愿过早显露自己的心迹,因此总是以局外人自居,摆出一副不愿对他人选择发表意见的姿态,而事实上心里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哈丽特尽快放弃马丁,进而依照她的意愿选择埃尔顿先生。以上的话根本不是爱玛心中真实的想法,有悖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同时,爱玛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十分隐晦,容易产生歧义,因而爱玛的话又违背了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使哈丽特误认为爱玛真的是让她自己做出选择。但与此同时,她这样说符合礼貌原则的面子原则,即维护了哈丽特的消极的面子,使其行为表面上不受干涉和阻碍,貌似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MissWoodhouse,asyouwillnotgivemeyouropinion,ImustdoaswellasIcanbymyself;andIhavenowquitedetermined,andreallyalmostmadeupmymind-torefuseMr.Martin.DoyouthinkIamright?
Perfectly,perfectlyright,mydearestHarriet;youaredoingjustwhatyouought.WhileyouwereatallinsuspenseIkeptmyfeelingstomyself,butnowthatyouaresocompletelydecidedIhavenohesitationinapproving.DearHarriet,Igivemyselfjoyofthis.
当哈丽特在爱玛的诱导下最终就要做出拒绝马丁求婚的决定时,爱玛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认为哈丽特做出了明智的决定,这和她之前的态度,即不干预哈丽特的决定完全背道而驰,行为明显地前后矛盾,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即避免歧义,体现了礼貌原则的赞誉准则,即称赞哈丽特拒绝马丁求婚的决定是英明的,又符合赞同准则,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使两人的意见取得了一致。同时爱玛的一席话又维护了哈丽特积极的面子,即希望受到称赞、恭维和接受。
IshallneverbeinvitedtoAbbey-Millagain,wassaidinratherasorrowfultone.
Norifyouwere,couldIeverbeartopartwithyou,myHarriet.YouareagreatdealtoonecessaryatHartfield,tobesparedtoAbbey-Mill.
AndIamsureIshouldneverwanttogothere;forIamneverhappybutatHartfield.
哈丽特在爱玛百般的诱导下决心拒绝马丁的求婚,她写的拒绝信也句句是在爱玛的指导下完成的。虽说表面上哈丽特拒绝马丁求婚的态度很坚定,但是内心里却还是有些许不舍与惋惜,因此当信真的寄出去了,她便坐立不安,满脑子都在想马丁收到信后的反应,想到自己以后不能再去他们家的农场时,内心更加悲伤。爱玛为了让她尽快忘掉马丁,好顺利实行自己为她安排的计划,安抚地对哈丽特说要是真嫁到了马丁家她该会多么的舍不得,并强调了哈丽特对她的重要性。哈丽特看到爱玛这么在乎她,一下子又心软下来,再一次表达了自己不愿与马丁家来往的决心,也充分反映了她没有主见的性格。事实上读者轻而易举就能看出哈丽特还是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在此她为了维护爱玛积极的面子,出于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而违背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
...andasafriendIshalljusthinttoyouthatifEltonistheman,Ithinkitwillbealllaborinvain.
Iamverymuchobligedtoyou,saidEmma,laughingagain,IfIhadsetmyheartonMr.EltonsmarryingHarriet,itwouldhavebeenverykindtoopenmyeyes;butatpresentIonlywanttokeepHarriettomyself.Ihavedonewithmatch-makingindeed.IcouldneverhopetoequalmyowndoingsatRandalls.IshallleaveoffwhileIamwell.
Goodmorningtoyou,-saidhe,risingandwalkingoffabruptly.
这段对话发生在爱玛与奈特利先生之间。奈特利先生是爱玛姐夫的哥哥,与爱玛家来往密切,是爱玛的精神导师,奈特利先生本人也一直爱慕着爱玛,但他看不惯爱玛的一些自以为是的行为,总是当面指出爱玛的不当之处。当奈特利先生得知爱玛替哈丽特回信拒绝了马丁的求婚,又策划为其另谋高就时,猜测爱玛物色的对象八成是埃尔顿先生。爱玛见奈特利一眼就看穿她的心思,识破她的计划,碍于面子不愿承认,还说自己只是想把哈丽特留在身边,不愿再为别人做媒。爱玛此时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明明言不由衷,却碍于情面出于礼貌原则的赞同准则敷衍着奈特利先生,暂时维护了奈特利先生积极的面子。而奈特利先生看到爱玛还是顽固不化,更甚的是还不承认把自己意愿强加于哈丽特身上的事实,忍无可忍,起身告辞,本想愤慨地讽刺爱玛几句,但出于无奈与关爱,说了句告辞的话,表面上似乎与主题无关,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数量准则和关联准则,实则出于礼貌原则的同情准则,维护了爱玛积极的面子。
Uponmyword,Emma,tohearyouabusingthereasonyouhave,isalmostenoughtomakemethinksotoo.Betterbewithoutsense,thanmisapplyitasyoudo.
Tobesure!criedsheplayfully.Iknowthatisthefeelingofyouall.IknowthatsuchagirlasHarrietisexactlywhateverymandelightsin-whatatoncebewitcheshissensesandsatisfieshisjudgement.Oh!Harrietmaypickandchoose.Wereyou,yourself,evertomarry,sheistheverywomanforyou.Andisshe,atseventeen,justenteringintolife,justbeginningtobeknown,tobewonderedatbecauseshedoesnotacceptthefirstoffershereceives?No-prayletherhavetimetolookabouther.
当奈特利先生一再表示反对爱玛干预哈丽特的婚事,并列举了种种合理的反对理由,爱玛仍旧想当然的认为哈丽特受大
59
部分男人的青睐,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对象。最后还表明自己并未干涉哈丽特择偶,还表示要让她自己去考虑这个问题。她的自负再一次出于礼貌原则的赞誉准则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夸大了哈丽特的实际条件,同时也维护了自己消极的面子。
从以上对话的语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爱玛是一位自负、喜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身上的姑娘,哈丽特软弱顺从,缺乏主见,做事优柔寡断,而奈特利先生思路清晰、做事明智,一直充当着爱玛的精神向导。以上对话只是整个小说的一个情节,但是通过对话语的语用分析,主要人物的个性却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四、结语
本文是语用学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尝试,以合作原则中的会话含义、礼貌原则以及面子理论为理论基础,小说爱玛作为文本分析材料,并以主人公爱玛为女友哈丽特做媒为背景,通过爱玛与哈丽特及奈特利先生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分析了以上原则的运用是如何体现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为读者理解小说中的冲突、主题以及人物性格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对话也是我们分析欣赏小说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话的语用分析,使人物鲜明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4.
[2]胡壮麟.语用学[G].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GRICEHP.LogicandConversation[G].InP.Cole&J.L.Morgan,SyntaxandSemanticsvolume3:SpeechActs.
NewYork:AcademicPress,1975.
[5]LEECHG.PrinciplesofPragmatics[M].NewYork:LongmanGroupLimited,1983.[6]何兆熊.语用学文献选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BROWNP,LEVINSONS.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78.
[8]AUSTENJ.Emma[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ResearchPress.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
1994.
[责任编辑朱毅然]
FeasibilityStudyonPragmaticPrinciplesApplicationintheAnalysisofLiteraryWorks
ACaseStudyoftheDialoguesinJaneAustinsNovelEmma
LINYinyin
(EnglishDepartment,Lanzhou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Lanzhou730101,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sizesthedialoguesofthenovelEmmabyBritishwriterJaneAustenthroughtheapplicationoftheimplicatureofcooperativeprinciple,politenessprincipleandfacetheory.Furthermore,therichimplicaturetheyreflectandthereasonwhythefiguresinthenovelintentionallyviolatethecooperativeprincipleareexplored,therebypresentsthecharactersofthefiguresforreadersandexpoundsthefeasibilityofanalysingliteraryworksonthebasisofpragmatictheories.
Keywords:Emma;cooperativeprinciple;implicature;politenessprinciple;facetheory
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