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1期 2008年11月 中小学教学研究 Teaching Research for P 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课例与评析 提高课堂实效——从关注细节开始 《每人伸出一只手》教学案例及反思 陈小慧 ’(江山市解放路小学,浙江江山324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师对细节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学细节也开始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去认识。教 学细节是教学的闪光点,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是教学重难点的破解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起始点。因此音乐教师应关注细节,方 能更好地提高课堂实效。成就音乐教育的精彩。 关键词:音乐教学;课堂效果;细节 一、案例背景 2008年5月20日,江山市中小学音乐新课程背景 下新生代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中山小学如期举行。笔 者有幸以授课者的身份参加了这次活动,借班展示了 一节课。接到授课通知时,正是我们的四川同胞经历 5.12大地震后的那几天。我总觉得音乐老师也应该在 课堂上为受灾同胞做点什么。于是,一节特别设计的歌 曲教学《每人伸出一只手》“新鲜出炉”了。 《每人伸出一只手》选自人音版新教材第六册中主 题为“爱和平”的第八课。这首歌曲体现了世界各肤色 的人民团结友爱、和平共处。而在震后我们整个国家所 呈现的也正是“团结、爱心、震撼、感动、和平、坚强”等 关键词。同时,这场灾难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帮助 与捐助,这更加真切地向我们诠释了歌曲结束句“每人 伸出一只手,推着地球朝前走”的伟大力量。 二、案例描述 细节一:开始部分——在自然导入和专注欣赏中,引 导真情表达、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昨天晚上,陈老师看到一组图片,很有感 触,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生一起欣赏一段制作好的以“灾难——真情—— 信念”为主题的音画PPT) 师:看了这些图片。想说些什么吗? 生1:灾区的人民真可怜! 生2:灾难无情人有情。 生3:只要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就能帮助他们分担 许多痛苦。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从你们的表达中,让老师想到 了这样一首歌。(教师有感情地清唱歌曲《每人伸出一只 手》) 师:听了老师唱的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剖析及体会:课堂一开始,教师就关注了以下三个 细节:一是时事细节。在全国上下都在关注震灾的时 候,教师低调地以一组特别制作的Pier导人,形象地向 学生展现震后灾区人民的坚强、全国上下迅捷高效的 反应以及#t-国友人的关注与支持,激起学生心灵的震 撼。导入环节教师并没有费心地设计花哨的导语,一切 是那样的真切与自然;二是情感细节。从震后到上课 前,学生也或多或少地在关注着地震所带来的一切,他 们有着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而此时让他们尽情地表达 感想,既是给他们交流的空间,也能帮助他们初步定位 情绪情感,后面把握歌曲的风格和情感也就更容易,同 时又顺利地引出了课题;三是清唱细节。之后,我又设 计了教师清唱作为范唱,让学生初次感受歌曲,旨在通 过静心聆听教师真真切切、百分之百纯粹的真情表达, 对歌曲有初步的整体感知。又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的 范唱,无疑是用激情在瞬间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提 高教师的影响力和课堂效率,而教师范唱时的眼神和 表情,也在歌曲难点节奏和音准方面对学生做了提醒, 课堂效果比随便播放一下歌曲录音要好得多。 细节二:感受歌曲部分——在特别设计的拍手中形 象感受附点节奏和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 师:真的,爱,没有距离;爱,不分种族!来自全世界的小 朋友都愿意伸出他们的手,在座的我们还坐得住吗?来。伸 出小手,伴着歌声一起动起来。(第三次听歌曲,拍手为歌 曲伴奏,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和两个乐段的不同感受) 剖析及体会:《每人伸出一只手》这首歌曲,其实是 不容易唱准的。第一,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 时值,学生一般不容易掌握。第二,歌曲不像有些儿童 歌曲那样琅琅上日,尤其是音准不容易把握。如:第二 乐段两处“ 人伸出一只手”,节奏相同但音高不同。 对于这类歌曲,我认为一定要听得多,听得“透”。于是 我采用多种形式的听唱法,并且每一次听,都有不同的 目标或任务。而这个环节已经是学生第三次感受歌曲 了。在前两次对歌词的初步了解与记忆后,引导学生通 过边拍手为歌曲伴奏边听。其中,拍手的动作设计展现 了教师对细节的关注。首先是根据两个乐段不同的音 乐情绪而设计不同的节奏,第一乐段用“ 一l、×一 , 第二乐段用“X—l X 。学生能用不同的节奏拍 出两个乐段的不同感受。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乐段 中,教师用“ 一I、×一 设计了徒手画心形图案,把心 形的起点置于每个小乐句的强拍,也就是每两个小节 中第一小节的强拍上,无需音乐术语的加强,无需语言 的帮忙,形象、巧妙,且在全体学生的参与中轻而易举 地解决了附点节奏的难题。这一细节来自备课时教师 对教材的费心考究。 细节三:处理歌曲部分——在对歌词提出的疑问中 引导处理歌曲并激情演绎 师:我们的手真的能推着地球朝前走吗 生1:我觉得歌词里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每人伸出一 只手”,团结在一起,任何困难都打不垮我们。 生2:全世界小朋友的力量加起来是无穷的。 师:是啊,人多力量大,团结力量大,只要全世界团结 第11期 2008年11月 中小学教学研究 Teaching Research for Pnmary and Middle Schools 课例与评斩 起来。我们和平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唱一唱并处理结尾句中‘椎”、“球”、“朝前走”等重点词) 剖析及体会:歌曲学会唱了,怎样把歌曲唱得有感 染力?这一点,有了前面图片欣 ̄B,-I的铺垫,有了教师 范唱时的真情投入,有了学唱、演唱时教师的带动,歌 曲处理得还算顺利。但最终教师特别针对结束句提问 “我们的手真能推得动地球朝前走吗?”,这一问 再一次 激起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使团结、和平的主题得到升 华,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教育,学生的歌声也就随之有 了更多的真情流露,展开了更加准确的风格、情感把握 的激情演绎,让处理歌曲更加水到渠成。引用一位同行 在课后对笔者的评价:“如同这个问题的提出,那一次 次铺垫,一个个环节,一处处细节,看似那么随意,却折 射出你对教材的深刻领悟、对学生的充分调动和对课 堂的驾驭自如。” 三、反思与感悟 1.课前关注选材细节 以前,笔者总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设计教学。实 施新课改以来,全新的理念壮大了我的胆子,促使我在 每个学期开学前的备课中,学会统筹安排,有时甚至根 据实际需要,临时将教学内容做调整。这些“统筹安排” 和“临时调整”都是在关注“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这一细节,这一次也不例外。正因为学生是鲜活的生命, 所以,当国家发生这么大灾难的时候,他们一定有所了 解、有所触动,也一定有想表达的东西。因此,就在地震 发生的第三天,我就为我所教的两个年级临时设计了音 乐课。在选材时,我不顾歌曲难度大.容易上“砸”的可 能,毅然选择了它,就是想借助音乐的学科特点,让学生 表达和收获“除了音乐以外的其他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 要的东西”。难怪,课后就有好几个听课老师在与我交流 时表示,这一课选在这个时候上,真恰当1 2.课中把握教学细节 本文“案例描述”中的三个片段仅仅是课堂细节的 一部分,其实,课堂中还有许多细节的体现。如,在每位 学生每次课堂表达之后,教师都及时做出恰当的语言、 表情、动作等同应,或肯定,或表扬,或惊叹,或鼓励;又 如,在第一乐段分角色演唱歌曲时授课教师、听课教师 的加入,在互动细节中达到了妙不可言的效果;再如,在 第一乐段掌握的情况下,大胆地放手尝试轮唱…… 都说我们的课堂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来实现培 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的。正是教师预先打造了教 学设计中文本潜在的细节、文本对话的细节等,同时现 场捕捉了教学过程中课堂情境的细节、教学互动的细 节、课堂行为的细节等,并将它们巧妙融合、有机结合, 课堂上才能于细微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 解,体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充分重视,体现出对教育 教学基本规律的遵从,体现出教学技巧、教学艺术和教 师素质,体现出先进教育理念下教师的人文关怀。『l三如 一位专家所说:“教学细节看似随意,而随意中饱含着 爱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体现着思想;看似细微,而细 微中表现出艺术;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藏着智慧。”一 句话,教学细节与教学理念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 依存关系。只有教师善于捕捉和把握每一个细节,不管 是来自对文本的费心考究,对学生的用心倾听,对目标 的慧心把握,还是对课堂的精心设计,都能在育人的道 路上发出如钻石般耀眼夺同的光辉。 3.课后重视研讨绌节 让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收获经验,收获智慧,收获 激隋,收获成长,应该是教研活动的价值追求。因此,教 研总少不了评课和交流。笔者认为,既然是研究,授课 教师此时最需要的是每个听课教师的直言,往往真理 足在大家的辩论中产生的。共识是在讨论中产生的。不 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理解,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同 一节课说些不同看法,做出各种各样的评述,决不是否 定授课教师的劳动,恰恰相反,教师在台上讲课足在 “炼”,课下大家给评课足在“锤”,一个教师成长的过程 要经过千锤百烁,干锤百炼方能出真才实学。倘若在评 课中一味地“好,好,好”,或是相互重复发言内容,流于 形式,那是一种时『自J上的浪费,不负责任的表现,还会造 成教研的低效甚至无效。而这一次,正是那么多同行、前 辈、专家的直言,让我受益匪浅。 四、部分听课教师点评 1.优点 、 教师教学风格成熟,课堂表现投入,有激情,有感 染力;选材能联系时事,导人自然;第一乐段分角色演 唱并且授课老师、听课老师也加入互动,好;轮唱很成 功,将知识技能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妙;评价学生及 时、丰富、恰当,师生关系和游融合…… 2.建议 语言的组织上再童趣一点;学生声音美感稍欠,演 唱技巧的指导欠缺;PPT课什中伊拉克战争、印度海啸 的相关图片町以省去,直接以四JIl地震引入;第二乐段 音准问题解决得不彻底,可运用图形谱辅助:歌曲定调 太高,指挥收拍动作有误…… 这些来自一线教师:忙为中肯的指导性意见对于我 来说,它的真实、新鲜与优质,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有效 资源。在大家的研讨和交流中,我记录下了全部意见及 建议,并把它们分为“我认为有价值的”“我不赞同的” “有待咀嚼的”三类,活动结束后抽时间再细细品味、慢 慢消化。其中,他们说的优点有许多是我平时并没有意 识到的,被他们点出后,我才知道啜来许多新理念已经 被融人了平时的教学实践;而不足之处,有的是我以前 就欠缺甚至忽视了的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有的是我有所 发现、有所意识但现场处理得不够到位,需要再通过不 断实践去提升、去丰厚的;也有我不赞同的,如音准问题 是因为歌曲定调太高等。当然,听课教师这些细节的抛 出,将鞭策着我更加努力去学习、总结、积累,大胆地借 鉴、实践、反思,还将鞭策蓿我通过加强与他们的不断交 流、探讨而迅速提高,成长,成熟。 参考文献: 【1】姚江萍.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 社.2005. [2]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匕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O04. [3】[日】佐藤学,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 .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