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解析资本成本计算的误区

解析资本成本计算的误区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解析资本成本计算的误区葛杰资本成本是财务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贯穿整个财务管理教学的始终。从实际运用层面来看,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它既是企业筹资选择资金来源、确定筹资方式的重要依据,又是企业投资评价投资项目、决定投资取舍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投资者而言,资本成本既是企业投资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对投入企业的资本所要求的基本收益率,同时它又是投资实务中选择甲项目而放弃乙项目的机会

成本。

什么是资本成本?现阶段比较成熟的说法是,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用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因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如股票的股利,银行借款和债券的利息等,由于这部分费用在资金使用期内持续发生,一般认为这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筹资费用是指企业

!!!!!!!!!!!!!!!!!!!!!!!!!!!!!!!!!!!!!!!!!!!!!!!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努力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但是,也要充分估金融危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以便在未来形势变化时能做出及时调整。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向前发展阶段,金融市场发育不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缺乏,而这些产业投资回报率较高,借机我国4万亿资金拉动的作用,增加对基建类的投资,配合一定区域的不动产投资、政府债券投资、有限的金融债券投资与公司债券投资等,当然,一定的银行存款在目前及长期是必要的,以此来保证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另外,因为保险公司也是企业,在确保其资金运用安全的条件下,要以盈利为目标,从而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所以,在风险估计充分的前提下,仍可保留适当有限制的股票投资,从而保证投资资产的盈利性。

3.完善保险投资监管体系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成熟,公司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上市公司的融资普遍存在盲目性,动辄出现天量融资现象,而筹集到的资金最后去向如何,是否进行了适当投资,投资效益是否与预期一致,这些几乎无人问津。例如,2008年3月,中国平安在万千股民的争议中高票通过1200亿元的融资计划,但并未详细解释所筹资金的用途,仅凭大股东的意见就操纵了投票结果,虽然后来由于市场变化使该项融资没有进行,但说明投资资金取得容易。而2008年中国平安投资美国富通集团发生严重亏损,而中国平安仅仅只对富通股票计提227.90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大幅减少2008年净利润。投资失败没有任何监管惩罚措施,损失的只有投资人的利益,说明投资约束成本低。

在资金筹集容易,资金运用自由,投资收益没有严格限制,投资损失无人惩罚的前提下,投资项目的展开容易忽略投资风险的防范,特别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较之西方发

达国家来讲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对市场观察不足,容易被市场的虚假繁荣激发盲目乐观的心态,从而增大投资的风险。因此,中国的保险投资监管应该在前期加强投资项目的审核批准工作,以及中期的实时监控和后期完成情况的监控工作。特别是前期投资目标的制定、资金的投放等这些目标是否在后期完成,如果未完成,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惩罚。

4.防范特殊投资风险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富通集团股价大幅下滑,为此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政府于2008年9月29日宣布向富通投资112亿欧元(合163亿美元)分别收购其全资子公司部分股权,但荷兰政府和比利时政府后来采取了违法手段胁迫富通集团董事会同意分别向荷兰、比利时政府廉价全盘出售其盈利能力最佳的银行和保险子公司,占富通集团原有资产的95%左右,给富通只留下有限的国际保险业务、出售子公司所得现金和已成十足垃圾的美国次级债券。最后,比利时政府向富通股东分配转售富通比利时银行时又制订了严重歧视中国投资者的富通股东补偿计划,明确规定只补偿欧盟个人股东,不补偿机构股东和非欧盟股东,在此计划下,中国平安集团不能获得分文补偿。

就此次事件而言,中国平安遭受了极少见的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与自然灾害一样,可能无法预计,但能积极挽救,借助政府的力量,向有关国家开展外交交涉,维护本公司投资资产的合法权益,充分表明中国投资者应该得到与其他投资者相同的公平待遇。就所有的中国海外投资而言,为了海外资产的安全和未来海外投资的安全平稳发展,也应该联合起来,根据此次经验,配合政府完善相关投资保护协定和经济贸易合作协定。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64中国乡镇企业在筹措资金过程中为获取资金而支付的各项费用,如借款手续费和证券发行费等,它通常是在筹措资金过程中一次性发生,在计算资本成本时,一般作为筹资总额减项,一次性扣除。

在财务管理中,资本成本通常用相对数表示,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资本成本=

每年的用资费用

×100%

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会计此,笔者认为,筹资费用也应该和用资费用一起放在分子上,不能在分母上直接抵扣。其三,在资本成本计算公式表述中,分子上“每年的用资标注也不太明晰,或者说不太准确,这样很容易给初学费用”者产生歧义,是“每年税前用资费用”,还是“每年税后用资费用”这一点不太清楚。我们认为,这一点最好标注为“每年的税后用资费用”,这样更加准确,初学者在运用该计算公式来具体确定某一种筹资方式的个别资本成本时,很容易得到一种直观的提示。通过负债的方式筹集的资金所发生的利息支出,由于政策上允许可以在税前扣除,享受一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实际负担的用资费用减轻,实际负担的用资费用应该是(年利息-年利息×所得税税率),整理得: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即“每年的税后用资费用”;这一结论对于权益筹资同样适用。权益筹资企业发生的用资费用直接表现为股利,股利是企业利润分配的结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是对净利润进行的分配,净利润本身就是扣除所得税之后的结果,即税后利润,因此在计算普通股筹资成本时,对于“股利”无需在进行调整,因为它本身就表示“每年的税后用资费用”。企业利用权益筹资发生的股利为税后利润,不享受税收优惠,这也是权益筹资成本要高于负债筹资成本的原因所在。事实上,这一知识点,在个别资本成本确定中也得到很好地体现。例如:

长期借款筹资成本=

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

×100%

借款总额-筹资费用

以上是大多数财务管理教科书(包括财政部组织的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财务管理辅导教材)关于资本成本的概念具体表述,基本计算公式的设计。

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筹资环境的日趋复杂,从企业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看,这里面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

其一,并不能因为筹资费用是在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一次性发生,在计算资本成本时就一定要在筹资总额中将其一次性扣除,简单地得出所谓的筹资净额。

理由是,这样做,一般认为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与用资费用相比,筹资费用数额相对较少,一次性扣除,计算起来相对简单,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人为的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必须的资金所花费的筹资费用不见得就是一笔小数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企业的筹资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的筹资费用也水涨船高,企业想“借壳上市”、“借船出海”也就不足一些上市公司,特别是一些在境外上市的公为怪了。有时,

司,为了能够及时取得上市融资资格,在上市融资过程中所印刷费、公证费、律师费、担保费、发生的诸如资产评估费、

广告费、发行手续费、公关费等等,相当可观,各项费用之和,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这样一笔规模的支出,如果一次性从企业的筹资总额中扣除,得到的所谓的筹资净额,不尽合理。

有例为证,假如企业的筹资总额是5000万元,发生的筹资我们只能说,企业发生的500万元的筹资代价费用是500万元,

是为了筹集5000万元的资本金发生的,而不是为筹集4500万元的资本金发生的,资金的配比关系非常明显。正确的做法应该参照用资费用,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预先估计一个企业的寿命周期(也可以由民间的行业协会来测定),按预估的寿命周期按直线法算出年筹资费用,按照年筹资费用,结合年用资费用来具体测算相应的资本成本。

其二,在资本成本计算公式中,筹资费用最终表现为筹资总额的扣减项放在分母上,本人认为这方面也不尽合理。

理由是,既然都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都是作为一种专项费用流出企业,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区别,因

其中分子上“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即为长期借款筹资方“每年的税后用资费用”。式企业也该负担的

股利固定增长普通股筹资成本=×100%+股利固定增长率

分子上“第一年预期股利”即为普通股筹资方式下的企业“每年的税后用资费用”。应该负担的

基于以上在资本成本计算方面存在的三个方面的误区,我们认为,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应该分两种情况来表达:

第一种情况,企业筹资费用相对较少,在筹资总额中一次性抵扣对筹资总额影响不大,则:

资本成本=

每年的税后用资费用

×100%

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第一年预期股利

普通股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第二种情况,企业筹资费用规模较大,在筹资总额中一次性抵扣对筹资总额影响较大,则:资本成本=

每年的税后用资费用+每年的筹资费用

×100%

筹资总额

筹资费用总额企业的寿命周期

每年的筹资费用=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