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哨之旅
6月10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 7 点半,大家起床吃了早餐,买了干粮。带上实习所需工具:枝剪,号牌,采集袋,标本纸(吸水草纸)、标本夹,绳子,采集记录本,笔,铲子,雨具等物品。8 点半准时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双哨,9点半到达了目的地,老师给我们讲了植物标本的几种采集方法:(1)木本植物的采集——木本植物一般是指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植物而言,采集时要 选择生长正常无病无害的植株为采集对象,并在这植株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小枝作为标本。所才标本一般要带有叶、花或果实。采集时用枝剪不能用手折,采标本大小要适中。(2)草本植物的采集——高大的草本植物的采集方法一般与木本植物相同, 但较小的植株除了采集它的叶、花、果各部分之外,必要时采集它的地下部分,如根茎、匍匐茎和根系 等,尽量挖取,因为有时候地下部分是我们辨别分类的重要依据。我们就开始行动了,要走的山路真的很长,我们边登山边采标本,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采集是我们植物实习的一个很重要内容, 既考我们的专业知识, 又考我们的动手能力,更考我们的观察能力。踏着脚下的泥土,我们走上了一条“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路……中午我们都饿了就聚在一起吃午饭,实习真的很艰苦,但有了同学老师在身边,难吃的干粮也在大家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噎了下去,吃了饭,休息了一会,我们下山了,12点开始了压标本,让我们在疲劳之中又找到了快乐。我们相互交流着所见到的植物,有说有笑的采着标本乘车回来到学校。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 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 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 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 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的探索学习方法。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 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 我们在实习过程 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我们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学会了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初步掌握了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的机会。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 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学会了观察、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了鉴定植物的方法。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使我们受到从事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 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