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学科研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医学科研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来源:尚车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l8 Guangxi Medical Journal,Jun.2008,I1oZ.30,No.6 于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低灌流而引起的分水岭区域 脑组织缺血;(2)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继发血栓形成, 在高速血流冲击下致使较大的血栓脱落,引起颈内动脉颅内 段或大脑中动脉等较大动脉主干的栓塞,从而导致恶性脑梗 死;(3)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溃形成溃疡,在颈动脉 高速血流冲击下,溃疡底部粥样硬化斑块的碎片随血流流向 远端血管,导致供血区域远端小血管的栓塞病变。本组结果 关报告一致。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多发生在脑梗死病灶同 度狭窄,血流动力有改变,说明颈动脉狭窄不是脑梗死的主要 原因。 IMT增厚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但IMT增厚度目前尚 未有统一标准。晏沐阳等 报告,IMT>3.0 rain或4.0 mill 时,存在偏心性斑块。白志勇等 报告,IMT增厚<1.0 mm为 正常,1.0—1.3 mm为增厚,>1.3 mm视为粥样硬化斑块。杨 华 报告,将IMT>I1.5 mm视为斑块形成的标准。本组结果 层回声消失,考虑斑块存在。目前,采用超声技术可以观察动 显示: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90%,与国内有 显示。IMT达到1.5 rain时,内膜成孤立性病灶,管壁典型的三 侧,占90%,少数发生在对侧,占13.95%,证明与梗死部位存 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临床用药观察疗效提供 在同侧相关性,进一步阐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 一种简便、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直接关系。脑梗死组9o例均经CT检查证实脑梗死的部位与 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相一致,表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 参考文献 化斑块发生在病变侧,且以斑块居多,而重度狭窄发生率较 Naghavi M,Libby P,Falk E,et a1.From vulnerable plaque to vulner- 低,占3.33%,说明不是脑梗死致病的主要因素。 able patient:a call for new defini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strategies: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变主要累及大、 Part l[J].Circulation,2003,108(14):1 664—1 672. 中动脉内膜、颈动脉以分叉部居多,占52.22%。采用超声技 韩敏,莫颖敏,陈彦红,等.缺血性脑血管病调脂治疗的颈动脉 ] ] ] ] ] 术能够直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高。本结果表明,¨ 脑 超声变化[J].广西医学,2005,27(10):1 522—1 524. 梗死组及TIA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Henneriei MG.The unstable plaque[J].Cerebrovasc Dis,2004,17 (P<0.05),且患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个数与对照组比较 (supp 13):17—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IMT增厚和斑块形成与缺 Formato M,Farina M,Spiirto R,et a1.Evidence for a pminflammatory nad proteolytic environment in plaques from endarterectomy segments 血性脑血管病有关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 of human carotid arteri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c Biol,2004,24 (1):129—135. 起始段,这可能与血流的切应力有关。由于分叉处血流速度 卢德宏.积极开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研究[J].中国脑 快,血管搏动指数高,在高剪切力的作用下,内膜易于受损、血 血管病杂志,2007。4(3):97—98. 小板聚集、脂质沉积、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逐渐形成斑块。目 晏沐阳,曹铁生,段云友,等.中年男性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颈动脉 前认为,TIA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关系,而且TIA是 管壁内一中膜厚度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9,1(】): 脑梗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如果未予适当治疗,约有1/3的 27—28. rrIA患者发生脑梗死。 白志勇,李敏府,杨玉杰,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仅造成管腔狭窄,同时也引起血 作患者脑梗死发病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3): 流动力学的改变,本组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出现血 226—228. 流搏出指数、阻力增高(P<0.O1),且易导致颈动脉的层流消 杨华.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 失,血流紊乱,这种异常血流可以经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 版社,2002:167. 析。另外本组发现在90例脑梗死患者中仅存在3例颈动脉重 (收稿日期:2008—03—12修回日期:2008—04—17) ●医学科研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我们在审稿工作中,常发现有的作者在撰写论文的讨论部分时,只将前文的资料简单罗列,甚至文不对题,妄加评论或下结 论。现将论文中需要讨论的内容及写作上的注意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讨论的内容:(1)针对研究目的,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说明和解释,重点说明该项研究的创造性、先进性及其在实践中的意 义;(2)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及可能的原因,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结果和结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3)对本研究的缺陷及局限性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分析和解释,说明相互矛盾的结果和结论,如有意外 发现,也请予说明;(4)通过评价、分析和解释,揭示本研究的所有结论;(5)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写作上要注意:(1)讨论必须详尽确切,有据有证;(2)以结果为依据,与前人的结果和论点作比较,对结果作合理的解释和 恰当的评价,必须具有说服力,论证要符合逻辑;(3)详略得当,突出新发现、新发明,阐述自己的见解;(4)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5)避免面面俱到,罗列文献;(6)切忌报喜不报忧;(7)层次要清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