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习总结报告
姓 名 胡阳 学 校 学 号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个人实习总结
(包括实习内容、工作中的收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的办法等)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所在的学校—GQ学校。GQ学校由天主教耶稣会创办,位于大马尼拉地区仙范市,是一所当地著名的华校,教学设施齐全,教育理念较为先进。学校有两个校区,从幼儿园到高中近四千名学生,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华人血统,但因他们生于菲律宾、长于菲律宾,以菲语、英语为日常交际语言,所以中文水平不高。大多学生只会简单的中文问候语,听说读写各项能力都有待提高,我们志愿者老师都深感任务艰巨,教学工作未敢懈怠。另外,学校采用较为系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源。在工作的同时,我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方式,希望在国内的教学中,可以有所借鉴。在GQ学校任职一年,收获颇多。 由于菲律宾的特殊情况,我们学校的留任志愿者没有能够顺利到达,所以我们新派的志愿者老师与本校老师的工作压力都非常大,每个人教授四个班级,一直持续了两个阶段。加上又是刚走上教学岗位,不管是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学生管理方面,适应学校规章制度方面等,都需要慢慢适应和学习。所以前两个阶段我们几乎每天加班加点工作。但是也正是这样繁忙的工作让我很快学习到很多东西。 我教授七年级和九年级,各两个班。由于跨年级带班,所以备课上比较辛苦,要备两份。当时每天都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中度过。刚开始教学,感觉最大的挑战不是来源于教学,而是课堂管理。每个班都是三十五到四十个学生,全是男生,很调皮,有的很爱说话。作为新老师,作为刚毕业的我,似乎角色转变并不那么快,而且长期待在大学校园,自己熟悉的仍然就是大学生的心态,而不是十几岁中学生的心态。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跟他们相处。所以我花了不少时间去了解他们,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教学中多加以鼓励,并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交谈。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对抗情绪消失了不少,比较配合教学,中文课堂教学也就顺利很多。 在教学上,深深感觉本科所学内容,以及培训期间所学的东西是那么有用,所以在教授时没有太大的问题,上课很愉快,很有成就感。但是一开始也是有不少问题,比如无意识中媒介语英语过多使用,学生操练得不够,导入不够有吸引力等等。在学校主任和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慢慢克服改正这些不足。感觉四个阶段下来,我在慢慢进步着。现在已经基本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但是我觉得,可能其中有不好的模式结构,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多审视自己,多变化、尝试、创新,寻找最好的教学方法。 由于我们学校离雅典耀孔院不远,所以我们会经常参加一些孔院组织的活动。比如孔子学院志愿者项目十周年庆的系列活动,与菲华电视台合作的主题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立刻拥有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的使命感。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身着印有汉办标志的制服,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言行,亲切地与参加活动的民众交谈、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实在是不敢愧对我们志愿者“民间使者”的称呼。除此以外,在中秋、春节等主要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系列活动,比如话剧表演、唱中文歌比赛、知识竞赛等等,在休息时间,老师会和学生一起吃中国的传统食物。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需要奖励学生,我会把从中国带的一些小礼物作为奖品给他们,学生也挺开心的。 这十个月以来,我觉得自己主要的成绩就是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让我的学生们比较开心地度过了这一学年,在汉语水平上有了不少的进步,与学生们建立了比较深厚地感情。在教学中,我发现菲律宾华人孩子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普遍学习动机不够强烈,不少学生是因为汉语成绩会影响自己整个成绩才努力学习,而部分孩子则是因为家庭原因,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学中文。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如何提高他们对中国的认可,如何让他们对中国有正确的认识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很明显,像地点和时间状语后置,分句之间用“和”连接,介词短语后置等。这些是属于可以归类的问题,加以整理,对于以后的老师的教学应该是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的。 这十个月以来,我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在管理中学生上经验不足,不能让所有学生一节课下来都安安静静地听课,规规矩矩地回答问题。我深深感觉他们受到美国思维方式的影响之大,有好处也有不好的方面。好的一面在于学生思想活跃、胆大、敢于创新,个人意识和维权及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我们的课堂经常处于“热闹”的状态,极少有人在课堂上因为乏味而睡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老师的权威。在师生关系上,学生会有意识保护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尊严、身体不受伤害。不好的一面就在于学生不容易静下来,该仔细听讲的时候可能就错过了重要的内容。而在师生关系上,过于维护自身权利,与传统的“尊师重道”有所差异。 在对于新一届派往菲律宾志愿者项目上,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些对于菲律宾课堂特殊情况的介绍,特别是课堂管理方面,国内的学生不会存在太大的课堂管理问题,这可能成为很多志愿者,甚至公派老师都比较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是思维方式、学习风格和习惯的差异,一方面是语言的沟通不够畅通,很多时候我们用中文几句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到了这里跟学生却可能很难说清楚。 教学中不乏考试、批改试卷、录成绩等细致工作,也不乏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激烈讨论。总的来说,这十个多月收获颇多,我为自己能够有这样一份实习经历感到幸运,开心和骄傲。 签名: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