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课一练 (1) 姓名
【赏读名家作品,思考《桂》给我们带来的与众不同的认识:】
桂 清 李渔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朗读并背诵,感悟莲的高洁品质】
爱莲说 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每课一练 (2) 姓名 1、给下列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曲高和寡 ( ) 和牌( ) 和诗 ( ) 和面 ( ) 和平( )
2、选择题 选择和“暮春”中的“暮”字意思解释相同的一项:( )
A 朝如青丝暮成雪 B 暮齿 C 暮鼓晨钟 D 日暮穷途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 ) 临水尤宜( )
春初发叶,旋开黄花。( ) 及春末 ( ) 4、★ 拓展选择题
请选择和“人咸爱之”中的“咸”意思解释不相同的一项:( )
A 四罪而咸服天下 B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 老少咸宜 D 迄(qi)始皇三载而咸
5、诗句题
(1) ,待到雪化时。 (2)岂不罹凝寒, 。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香远 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草长莺飞二月天, 。 (5)有心栽花花不发, 。 (6) ,夜静春山空。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桂)每遇微风,浓香扑鼻,人咸爱之。
(杨柳)春初发叶,旋开黄花。
每课一练 (3) 姓名 1、
划分朗读停顿
(1)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2) 春初发叶,旋开黄花。 (3) 唯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2、
选择题
(1) “岁寒三友”指的是( )
A 松、菊、梅 B 竹、兰、菊 C 松、竹、梅 D 菊、竹、梅
(2)读“道边李苦”,文中的两个“取之”的意思:( ) A 相同 B 不同 C 不知道
(3)《曹冲称象》中“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和《破瓮救友》中“众皆弃去” 中“去”的意思分别是:( )
A 都是离开的意思 B 去除,离开 C 都是去除的意思 D 离开,去除
(4) *拓展题 下面词语中的“了”字的意思能解释为“了解,明白”的是( )
A 不了了之 B 了无生机 C 了然于心 D 了无喜色
(5) *加星题 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闻讲《左氏春秋》,爱之”
相同的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C.至之市
3、
连线题 请将下列人物的名字和相关的典故用线连起来 曹冲 顾影自怜 诸葛恪 孙郎断梅 孙亮 智救库吏 周不疑 诸葛之驴 不疑十计 4、
填空题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梅树著花 ( )
(2)尝与诸小儿游 ( )( ) (3)取之,信然 ( )
B.一呆弟子思久之 D.钱帅登之
(4)手不释书( )
(5)刻其水痕说至( )
每课一练 (4) 姓名
一、自读《孔融让梨》,完成小练习。
融四岁,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注释: (1)辄 zhe: 总是。
(2) 法:道理,准则。
练习题: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诸兄( )
融辄引小者( )( ) 大人问其故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一下全文。
二、熟读并背诵下列诗词:
竹石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小松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每课一练 (5) 姓名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1) 狐假虎威( ) (2) 虎求百兽而食之 ( )( ) (3) 天帝使我长百兽 ( )( ) (4) 子以我为不信 ( ) (5)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 )( ) (6) 兽见之皆走( ) (7) 以为畏狐也( ) 2、 一字多义。根据语境不同解释下列“之”的意思。 虎求百兽而食之 ( )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 兽见之皆走 ( ) 3、 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 B、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 C、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 D、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 4、 写出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的寓意:
每课一练 (6) 姓名 对照白话小故事,读小古文《守株待兔》和《揠苗助长》,并完成小练习。
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 耒 (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3、
小练习: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宋人有耕者( ) 兔走触株( )
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因 释其耒而守株 ( )( ) 冀复得兔 ( ) 2、查词典,解释一下守株待兔的意思:
揠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 揠(yà)--拔。
3、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4、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5、槁(gǎo)--草木干枯。
小练习: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谓其人曰( ) 予助苗长矣( ) 其子趋而往视之 ( ) 2、查词典,解释一下揠苗助长的意思:
4、拓展题: 与“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中划线的之字用法相同的
是( ) 此题多解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A 其子趋而往视之 B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C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D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 (寡:少的意思)矣。
每课一练 (7) 姓名 一、 判断题
1、《狐假虎威》和《南辕北辙》都出自于《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 史学著作。 ( ) 2、狐假虎威中的“假”是“虚假”的意思。 ( ) 3、南辕北辙的近义词是背道而驰。 ( ) 4、拓展题 战国七雄分别是秦、楚、燕、赵、韩、魏、吴 ( )
二、 选择题
1、
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
A 虎求百兽而食之 (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要吃掉它们) B 子以我为不信 (你不信任我的话)
C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钱财虽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D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 (今天臣来的时候,在大路上看见一个人) 2、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和例句相同的是 ( ) 例: ……方北面持其驾
A 方始是学 B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C 今齐之地方千里 D 逢老媪方磨铁杵
三、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羊( )牢 ( )( )之鸟 画( )添( ) ( )( )三窟 守( )待( ) 鹬蚌( )( )
四、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方北面持其驾 ( ) .2、我欲之楚 ( ) .
3、将奚为北面 ( ) .4、御者善 ( ) .
5、离楚愈远耳( )( ) ..
每课一练 (8) 姓名 一、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 2、 3、
极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五处) 以至昼夜寝食,惟读书是务。
……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二、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家贫物资 ( ) .2、教以书字 ( ) .
3、岛初赴/举/京师 ( )( )( ) ......4、始欲着“推”字 ( ) .
5、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 )( ) ..6、岛俱对所得诗句云云 ( )( ) ...7、韩立马良久 ( )( ) ...
三、拓展填空题(四年级以上必做)
1、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
童试、 、 、殿试几个等级,其中殿试的前三甲(名)被称为 、 、 。 四, 拓展选择题(四年级以上必做)
下列选项中有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 ) A 韩愈 苏轼 曾巩 B 韩愈 柳宗元 苏辙 C 王安石 欧阳修 曾巩 D 韩愈 刘禹锡 欧阳修
四,连线题
1、
将下列故事和有关人物用线连起来 悬梁刺股 匡衡
囊萤映雪 孔丘 牛角挂书 李密 手不释卷 孙敬、苏秦 韦编三绝 车胤 凿壁偷光 吕蒙
2、
将左右两列相对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知音之交 比喻坚定不移的友情 泛泛之交 比喻亲密的友情
总角之交 因志趣相投而不论年龄长幼的友情 忘年之交 比喻相知相惜的友情 金石之交 普通的交情 竹林之交 形容青梅竹马的友情
2017年秋季小古文复习试题 姓名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85分)
一、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6分)
1、 2、 3、
春初发叶,旋开黄花。……蕊落,有絮绽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如列锦铺秀。揽胜者咸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二、 选择题:(20分)
1、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
A 虎求百兽而食之 (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要吃掉它们) B 子以我为不信 (你不信任我的话)
C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钱财虽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D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 (今天臣来的时候,在大路上看见一个人) 2、《曹冲称象》中“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和《破瓮救友》中“众皆弃去”
中“去”的意思分别是:( )
A 都是离开的意思 B 去除,离开 C 都是去除的意思 D 离开,去除
3、选择和“暮春”中的“暮”字意思解释相同的一项:( ) A 朝如青丝暮成雪 B 暮齿 C 暮鼓晨钟 D 日暮穷途
4、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第二个“于”字意思一样的是 ( ) A 随风飞舞散于各处 B莲,种于暮春,开于盛夏
C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 (岛)于驴上得句 5 明清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是指哪三元:( )
A 秀才、贡士、进士 B 解元、会元、状元 C 状元、榜眼、探花 D 贡士、会元、状元
6、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和例句相同的是 ( ) 例: ……方北面持其驾
A 方始是学 B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C 今齐之地方千里 D 逢老媪方磨铁杵
7、下列句子或词语中的“旋”字能解释为“接着、不久”的是 :( ) A 香气环旋,入于亭中。 B 凯旋而归
C 早晨浓阴大雾,旋即开晴。 D 水深而旋
8、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 《卜算子 咏梅》是毛泽东的名作,赞美了在严寒的环境中梅花凌霜而开的高尚品格。 B 古人有折松赠别的习俗,是因为松树代表了思念之情。 C 贾岛和孟郊并称为“郊寒岛瘦”,是因为他们俩都长得很瘦。 D 柳宗元是北宋古文运动推行者之一。
9、 下列名著中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 ( )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战国策》 D 《左氏春秋》 10、*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
A 左右欲刃相如 (杀) B 名其庵曰“绿天”(命名) ..
C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穿着/戴着) D 一狼洞其中 (山洞) ...
三、 判断题 (5分)
1、汉字七形按发展顺序分别是: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草书。 ( ) 2、南辕北辙的近义词是背道而驰。 ( ) 3、战国七雄分别是秦、楚、燕、赵、韩、魏、齐。 ( ) 4、“道边李苦”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事不能抱着侥幸心理。( ) 5、*“岛初赴举京师”中的“京师”指的是洛阳。 ( )
四、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5分)
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 ) ..尝与诸小儿游 ( )( ) ..取之,信然 ( ) ..
融辄引小者( )( ) ..天帝使我长百兽 ( )( ) ..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 )( ) ...因 释其耒而守株 ( )( ) ..其子趋而往视之 ( ) .方北面持其驾 ( ) .我欲之楚 ( ) .将奚为北面 ( ) .御者善 ( ) .家贫物资 ( ) .
岛俱对所得诗句云云 ( )( ) ...夜潜出,坐佛膝上( ) .琅琅达旦 ( ) .
无以致书以观,没假借于藏书之家 ( ) .
五、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六、 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 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 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 一字多义。根据语境不同解释下列“之”的意思。(4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 ( )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 兽见之皆走 ( )
2、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 B、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 C、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
D、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
3、写出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的寓意:(3分)
(二) 鹬①蚌相争
蚌方出曝②,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③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④,渔者得而并禽⑤之。
① 鹬(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褐色,常在水边捕食小鱼、昆虫或河蚌等。
② 曝(pù):晒。
③ 箝(qián):通“钳”,把东西夹住。 ④ 禽:通“擒”。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2分)
(1) 蚌方出曝 ( ) .(2) 蚌亦谓鹬曰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2) 渔者得而并禽之。
3、“渔者得而并禽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来回答)(3分)
4 这则故事后来演化成一个八字成语,就是 , 。(3分)
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 (15分)
一、选择题 (10分)
1、 下面典故和人物不匹配的是:( )
A 苏秦 锥刺股 B 匡衡 凿壁偷光 C 曹冲 顾影自怜 D 王戎 囊萤映雪
2、*“四书五经”是我国的儒家经典著作,下面几部著作中不属于“四书”的是:( ) A 《大学》 B 《中庸》 C 《诗经》 D 《孟子》 3、下面古代人物的友情中属于“忘年之交”的是:( )
A 李白 孟浩然 B 伯牙 钟子期 C 刘备 关羽 D 韩愈 贾岛
4、*下列诗人和称号匹配正确的是:( )
A 杜甫—诗仙 B 王昌龄—七绝圣手 C 王维—诗圣 D 李贺—诗佛 5、下面哪个故事教导人们行动和目标要一致:( ) A 掩耳盗铃 B自相矛盾 C 南辕北辙 D 亡羊补牢
二 连线题:(5分)
1、时人不识凌云木 犹有花枝俏 岂不罹凝寒 直待凌云始道高 有心栽花花不开 小人之交甘若醴 已是悬崖百丈冰 松柏有本性 君子之交淡如水 无心插柳柳成荫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竹
柳 莲 梅花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