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下期 学术・理论 现代衾等 关于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张恬李晓蕾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33) 摘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知识空间的同时,也 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做 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 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互联网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了 全球最大的信息网络,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 限。它以传递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快捷,覆盖范围宽广的优势, 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 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 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乃至政治倾向。面对这样的 环境,如何发挥好网络优势,做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深刻变革。同样,网 络时代的到来,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个新的机 遇。 (一)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 了新的途经和手段 互联网的出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领域更加广泛,手 段更加多样化,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传统的“一人讲,众 人听”的单向式转变为双向互动交流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 体和客体互动,有利于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网络的超时空性和资源共享性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 转变 网络信息突破了时空和地域限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 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得到及时、直接而深入的推进,有利于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网上课堂、网上论坛、网络邮箱等新手段的 不断出现,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座谈交流、谈心等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得到了较大转变。 (三)网络的虚拟性和交互性促进大学生生活方式转变,增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网络世界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作为一 个虚拟的空间,身份的隐蔽性会使更多的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 接受知识和观念,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者来说,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 态,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思想政治教育 效果 网络在为人们提供各类信息、开阔眼界、丰富生活的同时,也 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网络垃圾,如各种各样的色情、暴力以及反 华、反社会主义的不良信息等。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成 型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使一些大学生变得消极、堕 落,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二)网络虚拟化的特征,容易引发大学生人格偏差和心理 疾病 网络改变了现实生活,但也使一部分大学生容易沉湎其中不 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加重了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 恋等充斥了大学生平静而纯洁的生活,据调查,“网络成瘾症”已 经成为学生漠视学业、逃课甚至被退学的重要原因。同时,长时 间上网使学生忽视了同师长、同学、朋友的交往,容易患上各种 心理疾病。 (三)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课堂教学、个别谈心、座谈交流 等形式,这种方式针对性强,反馈及时,效果较好。但在网络环 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少了对场地、时间、方式的控制, 不容易把握教育的效果。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 题,我们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新思路, 把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来 抓,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一)完善网络平台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必须在以往传统说教模式基础上,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 站,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 等,引导大学生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利用网上交流 方式,弘扬主旋律,组织大学生就热点问题进行专题交流、讨论, 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在网上现身说法,用他们的动人事迹感召大 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校园BBS站 的监管,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既要理直气壮地进行理想 信念教育,又要恰如其分地让受教育者心服口服,在这种和风细 雨式的教育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探索网上网下互动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 力和凝集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因势利导, 挖掘网络正面引导的教育和教化功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开 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网络征文、 软件编程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 参与。同时,还可建立虚拟的“网上社区”,在网上组织网友“虚 拟联欢会”,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 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网友联谊会”,以及各种 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 下联动的局面。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SE EDUCATlON 101 思想教胄 新时期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新探 家访谈话谈心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陈小明 (福建省南靖县供电有限公司 福建 漳州 262600) 把钥匙开一把锁”。家访谈话谈心制度是在本着理解、尊 重的基本上,登门造访对员工进行全面认识、分析、共勉,与员 工、员工亲属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企业与员工亲属达 成共识的纽带,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和责任。这一制度是当前 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最具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以南靖县供电 有限公司为例,对该公司企业家访谈话谈心制度的实践进行全面 分析,并就该制度如何进步一完善,使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 更大作用提出对策建议。 一“工作指标员工常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劳逸得不要结合,员工 一、南靖县供电有限公司家访谈话谈心制度的产生及应用 (一)家访谈话谈心制度的产生 南靖县供电有限公司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注重以 人为本、和谐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了职工压力,寻求解压法宝, 为职工创造来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分析,发现当前供电企业员 工面临的匪力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安全生产压力。电力 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因此供电企业是一个高度重视安全的企 常感压力大精神紧张。五是工作缺乏必要的沟通。面对与日俱增 的工作压力,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对员工鼓励的少批评的 多,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必要的沟通引导与协调。这包括领导与中 层的沟通,部门领导与员工的沟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等, 导致工作起来流程不顺畅,使员工无所适从产生很大的压力,又 找不到倾诉的渠道,部分员工产生思想波动带着情绪甚至怨气上 班,出现推诿、扯皮甚至较真现象,工作形不成合力。 如何把对员工的严格要求和企业对员工的关心、爱护结合起 来,化解已表露或潜在的矛盾,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 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南靖供电公司党政领导齐心协力,共同探索 和寻找杠杆的支点。经过充分论证,一项新的制度随之出台—— 《南靖县供电有限公司家访谈话谈心制度>。这是该公司着力探索 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尝试,既增加员工与员工、企业与员工亲 属之间的相互沟通,又增强企业凝聚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家访谈话谈心制度的应用及成效 1、家访谈话谈心制度暖人心 业。生产一线的员工所从事的电力建设、线路巡视、设备维护和 电力操作等工作,存在危险点较多。遇到冰灾、雪灾、台风等自 然灾害供电企业作为一个关乎民生的中央企业,理所当然要承担 起社会责任,在工作条件恶劣下抢修存在的安全风险也较大。管 理者对安全的如坐针毡和员工对安全的如履薄冰,使员工的精神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二是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压力。在 企业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后,企业的运作实行流程化 家访谈话谈心制度分家访、谈话谈心两大内容。家访制度即 由该公司派出的各级管理人员定期、不定期走进员工的家庭,与 管理,特别是办公实现自动化,一些年纪较大的员工一时适应不 了岗位的需求从而产生压力。三是社会和客户对供电企业的要求 越来越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能质量、供电服务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有时因为电力建设停电却遭到投诉或为改善 电能质量进行线路改造却遭遇不解和阻挠,增强员工心理压力。 四是工作负荷不合理。许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推进工作各 单位和上级部门也加大了业务考试和检查及考核力度。为了完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 员工的亲属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向他们通报企业基本情况,通报 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学习表现、优点和不足。并了解员工亲属对 企业的意见、建议和存在的困难等问题,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 任。谈话谈心制度即由该公司党政领导采取约谈、访谈和召开恳 谈会等形式找员工谈心,并做到“五个及时访谈”:即在员工取 得重大成绩或较高荣誉时及时谈,给予肯定和鼓励,勉励其再接 再厉,再创佳绩;对表现较差、完不成工作任务或思想认识上出 现偏差的及时谈,帮助其正视问题、纠正偏差,必要时指定先进 员工对其进行挂钩帮扶,促其转变进步;在员工工作遭受挫折或 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谈,帮助员工放下包袱、树立信心轻装上 阵;在员工思想波动较大、受到严重批评、人际关系紧张、工作 辅导,让大学生们及时了解“网络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做到 者的素质水平,网络文化的挑战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 求。他们不但要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思想教育和 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解决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所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因此,必须对思想工作者进行培训,建设一 支适应网络发展、精通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即对 网络要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又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网 络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不断开辟、利用、净 化和占领网络阵地,借助网络优势,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充满生机和活力。 防范于未然,对已出现“网络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做好咨询、 调适和治疗工作,帮助学生走出虚幻的网络世界,形成积极健康 向上的网络观,让网络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好帮手,不断激发 大学生的上进心、创造性,走上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 参考文献: 【1】焦文铭.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色U】.广西高教研 究8oo2,(1). 【2】陆玲.网络社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U】.江西社会科学,2002, (10 l (四)注重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生活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好的第二课堂,它们对大 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要通过网络知识讲 座、竞赛及技能考核以及普遍开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开展 多层次的网络培训,提高网络使用能力,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 “校园网络”文化生活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要重视开展心理 【3】姚刚,持忠.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吉林 人民出版社.2004. 【4】张军辉,张新明.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 策U】.当代教育论坛,2005,(11).口 102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lSE EDUCAT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