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年 月 日 星期 活 动 名 称 参 加 对 象 地 点 参 加 人 数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专项培训 主讲人 记录人 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包括:法律、行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省、市及主管部门下发的规定、要求、通知、公告等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法律保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和在刚期间要接受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急管理、事故案例等等内容。 员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武装头脑,使大家都能学习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既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同时也不损害国家和他人的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法制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不懂法、不知法使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的案例举不胜举,因不懂法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所以,在企业中举行法律知识培训,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是很有必要的。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参加活动的人员签到表 单位(部门) 姓名 职务 单位(部门) 姓名 职务 制表人: 审核: 时间: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年 月 日 星期 活 动 名 称 参 加 对 象 地 点 参 加 人 数 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 主讲人 记录人 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依法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如有关劳动过程中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社会保险待遇,员工福利,休息日,年休假,女工产假等内容。因此,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避免用人单位的任意行事。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使职工在劳动过程中有了共同的行为规范,对于职工的劳动有了统一的衡量标准,如工资与劳动报酬的确定,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保障措施,员工培训,劳动纪律,岗位职责、职工上岗标准,职工奖惩规定等,有利于避免对从业人员的不公平对待。 规章制度作为企业内部规范员工行为的一种准则,具有为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指引方向的作用。公司的从业人员通过学习公司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倒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公布后,员工就清楚地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怎样获得这些权利,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如何履行义务。比如规章制度中规定每年接受多少学时的再教育培训,接受培训的内容包括哪些,怎样去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以防止不懂的相关要求而违反劳动纪律。再如,规章制度中规定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教育员工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止出现不良行为。由此可见,优秀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的设置,可以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其工作积极性。 公司制定了《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企业人员的作业行为。从业人员要认真学习和宣贯公司的制度,如果有违章的话,同时也会根据公司的奖惩等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参加活动的人员签到表 单位(部门) 姓名 职务 单位(部门) 姓名 职务 制表人: 审核: 时间: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年 月 日 星期 活 动 名 称 参 加 对 象 地 点 参 加 人 数 公司的应急预案培训 主讲人 记录人 教育培训内容: 应急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 一、应急预案的定义: 应急预案又可以称为应急计划,是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针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开展控制与救援行动,尽量避免事件的发生或降低其造成的损害,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工作方案,主要解决“突发事件发生前做什么、事发时做什么、事发后做什么、以上工作谁来做”等四个问题,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操作指南。 二、应急预案的作用 1.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管理不在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通过培训和演练,可以使应急人员熟悉自己的任务,具备完成指定任务所需的相应能力,并检验预案和行动程序,评估应急人员的整体协调性。 2.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应急行动对时间要求十分敏感,不允许有任何拖延,应急预案预先明确了应急各方职责和响应程序,在应急资源等方面进行先期准备,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将到最低限度。 3.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应急预案,可以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故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事故类别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预案、进行专项应急预案准备和演习。 4.应急预案建立了与上级单位和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通过编制应急预案可以确保当发生超过本级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与有关应急机构的联系和协调。 5.应急预案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宣传、演练、教育和培训,有利于各方了解面临的重大事故及其相应的应急措施,有利于促进各方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按照2013年10月1日实施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进行编制,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特点,合理配置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救援的器材。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严格按照编制的导则进行,同时编制好应急预案后,要找相关的专业人士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之后报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同时将编制好的应急预案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让从业人员熟悉应急救援的程序和应急联系方式。 四、应急预案培训的要求 1.应急管理部令2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第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公司的应急预案应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六 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总之,新入职从业人员要经过应急救援的培训,参加公司组织的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处置方案。通过学习应急避险知识,能够使得在突发事件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社会带来影响,为了减少事故中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的进行现场事故处置,要相应公司的应急预案,同时现场人员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应急措施。救护应遵循先“救”后“送”的原则,即对伤病员先进行现场急救,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同时向医院呼救或直接送往医院。 2.企业应该根据本企业的管理机构、运行特点、周边环境等编制符合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企业组织展开的应急演练活动,从业人员应该积极参与配合,同时要认真学习,使得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将人员伤亡降低到最低,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能够在事故发生时有序的处理,提升自己的自救、互救和应急能力。 3.通过对应急预案的培训教育,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进行演练,分清自己在应急过程中的安全职责,避免不必要的混乱。
参加活动的人员签到表 单位(部门) 姓名 职务 单位(部门) 姓名 职务 制表人: 审核: 时间: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年 月 日 星期 活 动 名 称 参 加 对 象 地 点 参 加 人 数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责任制内容 主讲人 记录人 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责任制内容 根据安全法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要求,企业要开展安全化工作,公司申请标准化,需要全体员工参予,本次培训的内容: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标准化就是要求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公司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应急管理体系。健全隐患排除治理体系。使公司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使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状态。 1、公司要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包括死亡控制率、教育培训率、持证上岗率、隐患排查整改率等内容并且需要采取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来实现制定的指标。 同时在每年年初,公司要指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安全工作计划,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同时按照计划去实施。 2、公司重新调整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设置安全管理负责人,成立公司安全委员会,同时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每季度安全例会不少于一次,相关人员要准时参加,不得缺席。通过建立公司的管理机构和会议制度,公司要严格按照其进行管理,专职管理人员要明确其责任。 3、根据标准化的要求,公司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本责任书有效期为一年,各岗位均要签订,同时要按照责任书上的指标去实施,公司也要指定各岗位责任制,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奖惩制度,对于完成责任制的要给予奖励,对于失责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核心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的建立要以主要负责人为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指定,同时也明确党政同责。 4、关于法律制度和规程。公司要进行识别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法规进行合规性评价,同时将适用的法规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得从业人员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保护自己并约束自己。 公司将根据识别的法律法规去重新修订建立本公司的管理制度。结合标准化的细则要求,公司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重新修订。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参加活动的人员签到表 单位(部门) 姓名 职务 单位(部门) 姓名 职务 制表人: 审核: 时间: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年 月 日 星期 活 动 名 称 参 加 对 象 地 点 参 加 人 数 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 主讲人 记录人 教育培训内容: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 操作规程,是指为保证本部门或本岗位的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是相应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指导书。学习操作规程,根据作业知指导书的要求,有序的进行作业,更好的保护国家、企业、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操作规程包括岗位操作规程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 如:消火栓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步骤 1.1用手打开消防栓门上的启动按钮,打开消防栓箱门。 1.2从下佛栓箱内取出水带、水。 1.3检查水带及其接头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则严禁使用。 1.4向火场的方向展开铺设水带,避免扭折。 1.5将水带的另一端与水快速连接,即在连接时将连接扣准确插入滑槽,按照顺时针方向拧紧且牢固。 2使用方法 2.1将消火栓阀门打开,水对准火场根部进行喷水灭火。 2.2消火栓必须由具有资格的消防员操作使用,当发生火灾时,相关人员要第一时间通知保安和义务消防员。 2.3发生火灾时,要辨清火灾发生地点,选定距离火源最近的消火栓使用。 2.4若一人操作消火栓,必须左手握水头,右手拿水带,并将水顶在右腰部,将水头对准火源根部喷水。 2.5在火灾消灭后,先消除火灾报警,然后关阀门,从水带上取下水,将水带卷起,卷好的水带连同水一起置于消火栓箱内,最后关上水箱门。 2.6在使用消火栓前应事先检查事故地点是否断电,是否为可燃液体或者遇水燃烧的物质等,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施救。
参加活动的人员签到表 单位(部门) 姓名 职务 单位(部门) 姓名 职务 制表人: 审核: 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