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各项经济活动中,属于企业狭义投资的是(购买国库券)
2、 按照金融工具的属性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基础性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o
3、 已知甲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5%,乙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2%,两个方案都存在投资风险,比较甲、乙两方案风险大 小应采用
的指标是(标准离差率 )。
4、 从第一期起,每期期末收款或付款的年金,称为(普通年金)
5、 某项永久性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10万元奖金。若年复利率为8%,该奖学金的本金应为(1250000 )元。 6、 某投资项目在建设期内投入全部原始投资,该项目的获利指数为1.25,则该项目的净现值率为(0.25 )o 7、 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全部为自有资金,且没有优先股存在,则企业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 )。 6、 在下列各项中,不能增加企业融资弹性的是(短期借款)。
7、 公司增发的普通股的市价为12元/股,筹资费用率为市价的6%,最近刚发放的股利为每股0.6元,已知该股票的资金成本率为11%,则 该股票的股利年增长率为(5.39% )o
8、 某企业在生产经营淡季资产为1000万,在生产经营旺季资产为1200万。企业的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可提供的资金为 900万
元。则该企业采取的是(激进型融资政策
)o
9、 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明确规定了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率等内容的是(信用条件
)。
10、 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适用的股利政策是(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7.理论上讲,资本成本最高的筹资方式是(发行普通股) 1.公司制企业的优势有(A.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C.易于筹资)
1、 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是指对企业一定期间的(A.盈利能力B.资产质量 C.债务风险
)等方面进行的定量对比分析和评判。
2、 下列各项中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有(A.产品销售数量D.产品单位价格 )。
3、 下列会使营业周期缩短的方式有(A.缩短存货周转期B.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o
D.经营增长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营租赁特点的是(A.租赁期较短C.出租人提供租赁资产的保养和维修等 服务)
4、 下列有关信用期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缩短信用期限可能增加当期现金流量B.延长信用期限会扩大销售D.延长信用期限将增 加应收
账款的机会成本)。
5、 下列哪种股利政策是基于股利相关论确立的?(B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 政策) 6、 下列关于资金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能够使企业预期价值最高的资本结构,不一定是预期每股利润最大的资金结构 C.按照修正的MM理论,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o
7、 某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为银行借款,按照项目投资假设和简化公式计算经营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 B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
C.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 )o
8、 下列符合股利分配代理理论的观点有(A.股利政策相当于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 D.企业在选择股利政 策时,
以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化为标准)。
9、 在事先确定企业资金规模的前提下,吸收一定比例的负债资金,可能产生的结果有(A.降低企业资金成本C.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10、 相较于普通股筹资,留存收益筹资区别于普通股筹资的特点有(A.资金成本较普通股低 B.保持普通股股东的控制权
)o
三、简答题和问答题
简述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内容和政策依据。
种类 内容 依 据 股 利 优点 缺点 适用范 围 低正常股 利加额外 公司事先设定 一个较低的经 (1)具有一 定的灵活 (1)股利派发仍然缺乏稳 公司高 速发展 股利政策 常性股利额,一 般情况下,公司 每期都按此金 额支付正常股 利,只有企业盈 利较多时,再根 据实际情况发 放额外股利。 相 关 论 性。 (2)正常股 利加额外股 利政策有助 于稳定股 价,增强投 资者信心。 定性; (2)如果公司较长时期一 直发放额外股利,股东就 会误认为这是“正常股 利”,一旦取消,容易给投 资者造成公司“财务状况” 逆转的负面印象,从而导 致股价下跌。 阶段 I、“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
答案:它来源于股市,要理解用脚投票一词得先明白什么是用手投票。在股份公司中,产权是明晰的,投资者以其投入资本的比重, 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享有所有者权益;以其股权比重,通过公司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参与公司的重要决策,其中包括选择经理层, 这就是所谓的“用手投票”。同时,投资者还拥有另一种选择权,即跑了,理都不理你的“用脚投票” ----------------- 卖掉其持有的公司股票。现在 通常用来比喻对某事的失望或抵触,从而选择离开或者放弃。 2、融资租赁以及优缺点:
答案:是租赁公司按照承租人的要求出资购买设备,在较长的合同期内提供承租人使用的信用业务。融资租赁是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 带有商品销售性质的借贷活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
优点:筹资速度快、限制条件少、设备淘汰风险小、财务风险小、税收负担轻等。 缺点:资金成本较高、企业财务困难时固定租金负担重等。 4、普通股每股收益可按下式计算:
解释:普通股每股收益可按下式计算:(净收益一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之所以扣除优先股股利, 是因为它从税后利润中支付;“流通在外”的含义是:要扣除库藏股。 5、 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 (完全稀释后的)每股收益。应该排除一次性项目的影响。通常用于衡量公司未来的获利前景一该指标值高, 一般意味着公司发展前景较好;反之,则反是。(这不一定十分可靠)。当公司的资产利润率奇低时,或者公司发生亏损时,该比率将失 去意义。 6、 固定资产的折旧: 折旧的方法:
• 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应计折旧总额平均地分摊到使用的年限内的各个会计期限的一种折旧方法. • 工作量法
• 双倍余额递减法 • 年数总和法
7、 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投资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净现值法、盈利能力指数法、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决策指标的比较 净现值指标是反映项目投资获利能力的指标。 决策标准
净现值NO方案可行;
净现值<0方案不可行;净现值均>0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优点
1、 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能直接反应投资的净收益额,便于与预定投资作比较,决定取舍。 2、 考虑了风险以及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因折现率由企业自行根据上述因素决定) 缺点 1、 在实际生活中,投资折现率难以很准确指定。
2、 未能揭示投资报酬率,使决策容易忽视那些投资收益小但报酬较高的项目。
8、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9、简述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原因。 答:(1)货币时间价值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
现有的社会 资源构成现存社会财富,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创造出来的将来物质和文化产品构成了将来的社会 财富,由于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又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产品,所以现在物品的效用要高于 未来物品的效用。在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商品的价值体现,现在的货币用于支配现在的商 品,将来的货币用于支配将来的商品,所以现在货币的价值自然高于未来货币的价值。市场利 息率是对平均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源稀缺性的反映,也是衡量货币时间价值的标准。
(2)
货币时间价值是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货币的固有特征。在目前的信用货币制度 下,流通中的货币是由中
央银行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体系派生存款共同构成,由于信用货币 有增加的趋势,所以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现有货币也总是在价值上高于 未来货币。市场利息率是可贷资金状况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反映,反映了货币价值随时间的推 移而不断降低的程度。
(3)
货币时间价值是人们认知心理的反映。由于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人们总是对现存 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而
对未来事物的认识较模糊,结果人们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比较 重视现在而忽视未来,现在的货币能够支配现在商品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而将来货币只能支 配将来商品满足人们将来不确定需要,所以现在单位货币价值要高于未来单位货币的价值, 为使人们放弃现在货币及其价值,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利息率便是这一代价。
2、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又译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不仅规定了公司 的各个参与者,例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而且明确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 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同时又保证经理层能以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在西方国家较有影响的凯伯里(Cadbury)委员会主席凯伯里爵士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指导和控制公司的制度或过程。“公司治理结 构包括董事和董事会的思维方式、理论和做法。它涉及的是董事会和股东、高层管理部门、决策者与审计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 关系。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对现代公司行使权力的过程。股东、高层管理部门、决策者与审计员,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都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影响通常称为但并不必然称为董事会的那种治理机构。”
西方学者希克(Sfeikh)等人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借以委托董事,使之具有指导公司业务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制度,是以责任为 基础的。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应提供能够规制董事义务的机制,以防止董事滥用手中的这些权力,从而确保他们为广义上的公司 的最佳利益而行动。他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应看成是公司与公司的组成人员之间的一种“社会合约”,从道义上使公司及其董事有义 务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1985年英国《公司法》把公司治理制度描述为由董事、股东和审计员三方构成的制度。董事是管理 部门的领导者,指导公司实行利润最大化;股东的作用则是确保董事这样做;公司审计员则用来确保公司不会有财务违规现象,确保 董事能提供一个“真实而公平”的公司财务绩效状况。而在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包含范围更大,包括公司中其他利益相关者,绝大多数 美国公司都把“公司的社会责任”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核心特征。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内容和政策依据 种类 内容 依据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定稳指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 增定在某一特定水平或是在此基 股础上维持某一固定比率逐年稳 股利相 政定增长。只有在确信公司未来的 关论 盈利增长不会发生逆转时,才会 固宣布实施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 或利政策。 定长利3、未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其他流动性指标有哪些? (1) 该政策下的股利分配只 (1)利于公司在资本 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 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 的信心,有利于稳定公 司股票价格,(2)有 利于吸引那些打算做 长期投资的股东。 升不降,股利支付与公司盈利 相脱离; 经营比较稳 定或正处于 成长期的企 业,且很难 被长期采 用。 (2)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难 免会出现经营状况不好或短 暂的困难时期,该政策的实施 可能会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 务压力,甚至可能侵蚀公司留 存收益和公司资本。 (1) 存在下列几种情况之一时,企业实际的流动性要比报表所显示的更好:
第一,未动用的银行信贷额度; 第二,一些长期资产可以迅速变现;
第三,企业长期债务状况良好,有能力发行债券或股票筹集长期资金。
(2) 存在下列几种情况之一时,企业实际的流动性要比报表所显示的更差:
第一,附注中揭示了己贴现但另一方有追索权的票据; 第二,大额或有负债,如未决税款争议、未决诉讼等; 第三,企业为别的企业的银行借款提供了担保。
计算题
2、前景公司2002年A产品销售收入为1260万元,变动成本率60%,固定成本250万元。
2003年公司有两种信用政策供选择:甲信用条件为(2/10, 1/30, N/90),预计销售收入2000 万元,将有50%货款于第10天收到,10%货款于第30天收到,其余40%货款于第90天收到。 估计只有最后一批货款有坏账风险,坏账损失率5%,收账费用20万元。乙信用条件为N/45, 预计销售为1800万元,货款于第45天收到,信用成本为50万元。前景公司资金成本率10%- 要求:
(1 )计算甲的下列指标: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占用资 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采用甲的信用成本。 (2) (3)
计算下列指标:甲乙的现金折扣、甲乙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甲乙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前景公司应如何决策?为什么?
答案:(1)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10x50% + 30xl0% + 90x40%=4 4天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000x44/360=244.44
应收账款平均占用资金=244.44x60%= 146.67万元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146.67xl0% = 14.67万元 坏账成本=2000x40%x5%=40万元
采用甲的信用成本= 14.67+40+20=74.67万元 (2)
甲的现金折扣=2000x5%x2%+2000xl0%xl%=22 万元 乙的现金折扣=0
甲乙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2000x(1 - 60%)- 22]- 1800(1 - 60%)=58万元 甲乙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58-(74.67- 50) = 33.33万元 (3)
甲信用成本后收益大于乙,应采用甲.
1、某企业拥有资金500万元,其中,银行借款200万元,普通股300万元。该公司计划筹集新的资金,并维持目前的资金结构不变。 随筹资
额增加,各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变化如下:
筹资方式 银行借款 新筹资额 资金成本 30万元以下 30〜80万元 80万元以上 60万元以下 60万元以上 8% 9% 10% 14% 16% 普通股 要求:
(1) 计算各筹资总额的分界点。
(2) 计算各筹资总额范围内的边际资金成本。
(3) 如果预计明年筹资总额是90万元,确定其边际资金成本。 答案:(1)资金结构为:
借款资金结构=200/500=40%
普通股资金结构=300/500=60% 筹资总额的分界点:
借款筹资总额的分界点(1) =30/40%=75 (万元) 借款筹资总额的分界点(2) =80/40%=200 (万元) 普通股筹资总额的分界点=60/60%=100 (万元)
(2) 筹资总额的 范围 借款资金 成本 普通股资金 成本 边际资金成本 0〜75 75 〜100 100〜200 8% 9% 9% 14% 14% 16% 8%x40%+14%x60%=l 1.6% 9%x40%+14%x60%=12% 9%x40%+16%x60%=13.2% 200以上 108% 16% 10%x40%+16%x60%= 13.6% (3) 由于90属于75〜100范围之内,所以,其边际资金成本为12% 2.某公司的权益账户如下普通股(每股面值5元)400000资本溢价300000保留盈余1800000权益合计2500000该公司股票的现行 市价50元。
计算:
(1) (2)
发放10%的股票股利后,该公司的权益账户有什么变化? 在2: 1股票分割后,该公司的权益账户如何?
答案:(1)增加股数=400000^5xl0%=8000 股
减少保留盈余=8000x50=400000元 面值增加=8000x5=40000元 或 400000xl0%=40000 元
资本溢价增加=400000-40000=360000元 所以权益账户:
普通股(每股面值5元)440000 资本溢价660000 保留盈余1400000 权益合计2500000 (2)股票分割后权益
普通股(每股面值2.5元)400000 资本溢价300000 保留盈余1800000 权益合计2500000
3、某企业计划进行某项投资活动,该投资活动需要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该项目建 设期2年,经营期5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无形资产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投产第一年预计流动资产需用额60万元, 流动负债可用额40万元;投产第二年预计流动资产需用额90万元,流动负债可用额30万元。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210 万元,每年预计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50万元,工资福利费20万元,其他费用10万元。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城建 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率3%。该企业不交纳营业税和消费税。
该企业按直线法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所得税税率33%。 要求:
(1) 计算该项目计算期、流动资金投资总额和原始投资额。 (2) 计算投产后各年的经营成本
(3) 投产后各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
(4) 投产后各年应交增值税和各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5)投产后各年的息税前利润 (6)投产后各年的调整所得税
答案:(1)目计算期=5+2=7 (年);
固定资产原值=200万元;
投产第一年流动资金投资额=60-40=20 (万元); 投产第二年流动资金需用额=90-30=60 (万元); 投产第二年流动资金投资额=60-20=40 (万元); 流动资金投资总额=40+20=60 (万元) 原始投资额=200+25+60=285 (万元) (2) 年的经营成本=50+20+10=80 (万元)
(3) 固定资产年折旧=(200-8) /5=38.4 (万元);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25/5=5 (万元);
投产后各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80+38.4+5=123.4 (万元) (4) 投产后各年应交增值税
=(每年营业收入-每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x增值税率
=(210-50) xl7%=27.2 (万元)
投产后各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27.2x (7%+3%) =2.72 (万元) (5) 投产后各年的息税前利润=210-123.4-2.72=83.88 (万元) (6) 投产后各年的调整所得税=83.88x33%=27.68 (万元) 五、论述题: 六、案例分析
1、 什么是利润操纵?
答案:会计界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利润操纵等同于西方会计文献中的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即公司管理层为实现自 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等目的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第二种观点将公司管理层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规 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甚至违法违规等各种手段对企业财务利润或获利能力进行操纵的行为称为利润操纵。
无论第一种观点所称的盈余管理还是第二种观点所称的利润操纵都给证券市场带来许多非理性因素,为其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利润操纵的动因主要是企业通过利润操纵最终实现自身利益(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的最大化。利润操纵的手段很多,如从会计确认基 础的主观性来看,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基础,该理论虽然较好地解决了收入确认与费用的确认问题,但在确认过程中加入了主 观的方法,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及递延资产价值的确认和摊销等加入了主观因素。采用稳健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反映带有不 确定因素的经济业务时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其中夹杂较大成分的主观判断。这种主观性确认可以被企业利用进行利润操纵。从会计 计量理论来看,目前的计量理论客观上造成财务成果的扭曲,主观上又常被利用利润操纵。首先是计量单位问题,会计的四大假设 之一就是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本身就具有局限性。
一是这一假设是以币值稳定为基本前提,而一旦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会计所描述的财务成果就会受到扭曲,导致会计信息失 真。 二是当前有不少尚难用货币计量但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如人力资源、商誉等无形资产。其 次是计量属性问题,目前最基本和常用的是历史成本法,而历史成本由于通货膨胀或物价下跌、技术进步等原因造成重置价值与历 史成本差异很大,以此为基础计算的损益难以提供可靠的信息。一些企业正是利用计量理论的这些问题,在对资产进行评估时故意 背离重置价,大幅度增加或减少资产重估价值,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2、 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的估值模型有哪些?
答案:就估值模型而言,不同的行业属性、成长性、财务特性决定了上市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模型。目前较为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为 两大类:收益折现法与类比法。所谓收益折现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估计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与贴现模 型,计算出上市公司价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现模型(DDM)、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等。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 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正是体现承销商的专业价值所在。所谓类比法,就是通过选择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 (P / E即股价/每股收益)、市净率(P / B即股价/每股净资产),再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来确定上市公司 价值,一般都釆用预测的指标。市盈率法的适用具有许多局限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要稳定,不能出现亏损等,而市净率法则 没有这些问题,但同样也有缺陷,主要是过分依赖公司账面价值而不是最新的市场价值。因此对于那些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如银行、 保险公司比较适用此方法。除上述指标,还可以通过市值/销售收入(P/S)、市值/现金流(P/C)等指标来进行估值。
通过估值模型,可以合理地估计公司的理论价值,但是要最终确定发行价格,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发行方式,以充分发现市场需 求。目前常用的发行方式包括:累计投标方式、固定价格方式、竞价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