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故事课程案例分享

幼儿园故事课程案例分享

来源:尚车旅游网
幼儿园故事课程案例分享

幼儿园的故事课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课程。它可以帮助幼儿们在充满趣味性的故事中,认识到世界的多彩和复杂,增长他们的知识、促进他们的心智和语言发展、扩大他们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对美的欣赏力和情感体验力,以及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

以下是一个幼儿园故事课程的案例分享,旨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实践故事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1、故事课程的设计

(1)课程的目的和内容

故事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讲述各种形式的故事来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课程内容包括童话、寓言、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社会现实题材等。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们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故事主题和类型,进行不同形式的故事讲解、阅读和活动。

(2)课程的教学方法

故事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其中包括:

1)口头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意义和内涵;

2)书面阅读:教师通过阅读故事书籍,提供更加生动、真实的故事情境,提高幼儿的语言和阅读能力;

3)角色扮演:幼儿参与到故事中来,扮演角色进行演出,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4)手工制作:幼儿根据故事中形象或故事情景制作相关手工制品,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课程的教学策略

故事课程的教学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项目中部分教学策略如下:

1)烘托氛围:教师在讲故事前先营造一个愉悦、富有情感的氛围,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情感形象化: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逐步产生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象化情感效果,减少抽象概念的出现;

3)情境渗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布置环境等方式,把故事情节和形象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加强幼儿参与感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

2、故事课程的实践过程

(1)第一周:寓言故事

第一周的故事主题是寓言故事,如《乌鸦喝水》、《老鼠与青蛙》等。教师在讲解故事情节的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提出类比推广,让幼儿将故事的思想引申到生活中去。在课堂上,教师还组织幼儿进行电影播放和相关的手工活动,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2)第二周:传统童话

第二周的故事主题是童话故事,如《三只小猪》、《小红帽》等。教师在讲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展示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在课堂上,教师还组织幼儿进行朗读、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3)第三周:现代故事

第三周的故事主题是现代故事,如《小蘑菇的旅行》、《小石头的愿望》等。教师在讲解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导幼儿理解当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现象,并提出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课堂上,教师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创意写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3、故事课程的效果评估

故事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包括:

(1)语言能力:幼儿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是否正确,能否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的手工制作和创意写作是否创新和有思想;

(3)人文素养:幼儿是否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价值观,并能够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综合来看,幼儿园故事课程是一项很重要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全方位地成长和发展。教师在设计和实践故事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为幼儿提供一个富有情感、想象、创新和交流的

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还需要实施有效的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和提高故事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