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原因剖析与对策

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原因剖析与对策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2年第10期 (总第224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dlANG JIAOTONG KEd No.10,2012 (Sum No.224) 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原因剖析与对策 杨惠敏,邹磊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摘要:电动自行车给居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难题。通过对电动自行车管理问 题和引发原因进行剖析,得出电动自行车定性不准、管理滞后、道路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主要原因,应通过完善 电动自行车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引导和管理电动自行车,保障非机动车路权等措施使电动自行车发挥其应有 作用。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U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83(2012)10—0140—02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以其便捷、 由于宣传不到位,惩罚力度较轻,电动自行车的违章现象为 环保、经济等优势受到工薪阶层的喜欢。据资料显示,2011 机动车和自行车带来了安全隐患,使城市交通混乱。 年底,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继续保持在1.4亿辆以上的高 2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的原因剖析 位增长,电动车社会普及率10%以上,每百户拥有电动车数 2.1 电动自行车性价比优良,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量普及率达到76%,电动自行车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但与 城市交通中的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70%以上属于中低 此同时,电动自行车占用机动车道、超速行驶、驾驶人交通安 收入阶层,而电动自行车价格低廉,一般在1 000—3 000元 全意识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交通带来混乱,危害到 之间,价格只及摩托车的1/3至1/5,速度却接近摩托车。与 居民的出行安全。许多地区纷纷制定管理条例,对电动自行 自行车相比,它同样有轻便灵活的特点,且兼有摩托车强劲 车的出行加以限制,甚至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城市中行驶。本 的动力,速度是普通自行车的2~3倍,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时 文对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应对措施,对 更青睐于电动自行车。此外,电动自行车利用电能而不是以 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 汽油为燃料,在如今油价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电动自行车 意义。 行驶每Fan花费不到一分钱,后续费用投入较少也成了电动 l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 自行车的一大优势。在城市中,中短距离的出行占据着居民 1.1数量多,安全性差 出行的很大比例,与公共交通相比,电动自行车可以实现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行车越来越不满足 “点对点”的效果且停车方便。资料显示,在电动自行车的 居民的出行要求,且在公共交通不准时、油价节节攀升的环 出行目的中,上下班占到了七成,如表1所示。 境下,多数人改骑乘快捷灵活的电动白行车。我国目前有获 表1电动自行车出行目的表 得生产许可证的电动自行车企业近2 000家,产品系列林林 总总,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1.4亿辆的电动自行车增大 了城市交通工具的复杂性,管理难度极大。其次,为使其轻 便灵活,电动自行车的很多零部件还是按照自行车的标准生 产,如窄轮胎、线刹制动,作为一种两轮交通工具,其制动性 能和平衡性能差,且骑行人没有相关的身体安全保护设施, 因此在高速行驶时,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极易对骑行人 造成伤害。 1.2“轻摩化”严重 因此,在道路拥挤的上下班高峰期,电动自行车无疑满 1999年10月颁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足了上班族的交通需求。此外,对于物流业,电动自行车在 (GB17761—1999)规定:“电动自行车速度小于20 km/h,重 “最后一公里”的路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性价 量不大于40 kg”。为控制速度,电动自行车上应安装限速 比和可达性使得电动自行车成为我国大部分中低收人人群, 器。但这样的电动自行车并不能给骑行人带来相比于自行 城市工薪族、农村殷实家庭劳力、学校教师学生出行代步的 车的优越感,且配置高的自行车的速度就可达到20 km/h。 首选交通工具。 因此,为迎合消费者,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将速度提高至 2.2电动自行车定性不准,管理滞后 40 km/h ̄至更高,重量加大,有些厂商干脆取消了已经成为 自电动自行车出现以来,关于电动自行车属于机动车还 摆设的人力骑行功能,使电动自行车向摩托车发展。由于电 是非机动车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虽然《中华人民共 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一旦与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 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电动自行车归人非机动车,但前提 碰撞,冲击力较强,极易产生意外事故。 是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 km。现在道路上行驶 1.3交通违章现象突出 的电动自行车普遍速度在2O~30 km/h,按照1999年颁布实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第四项规定了电动 施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 自行车属非机动车,也就是说驾驶人员不须经过专门的培训 时速不大于20 km、整车重量不大于40 ,那么现在全国 考试就可上路,安全驾驶技能相对较差,再加上一些驾驶人 90%以上的电动自行车都严重违规超标。原有的法律法规 交通安全意识薄弱,违章现象时有发生。如超速行驶、占用 已经跟不上电动自行车产业飞速发展的步伐,使得管理滞 机动车道、闯信号灯、强行左拐弯、载人载物、逆向行驶等。 后。此外,电动自行车“机”、“非”界定的犹豫不决增加了交 收稿日期:2012—04—28 作者简介:杨惠敏(1991一),女,郑州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2009级本科生。 ・140・ 第10期 杨惠敏,邹磊: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原因剖析与对策 总第224期 通管理难度,不同的界定将造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不同, 直接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故认定或损害赔偿。如今,虽然 各地区纷纷出台了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条例,但由于执法力度 不够,管理不到位,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现状仍旧没有得到 改善。 2.3交通需求与路权分配之间的矛盾 电动自行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较少,停车方便,在中短 距离的出行中,比自行车更快速,比公交车更灵活,需求量 大。在我国大部分城市,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的比例占到了 居民出行的50%,而近七成的道路资源却被机动车占据着。 在机动车日益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为保证机动车道的通 畅,在道路改建时,往往通过压缩非机动车行驶空间来扩增 机动车道,大部分改造后的非机动车道≤2.5 m。此种与交 通需求量不符合的道路资源分配,严重侵犯了非机动车的路 权。很多道路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没有分隔栏杆, 只有道路标线。当非机动车道上拥挤,而机动车道空闲时, 电动自行车骑行人极易行驶在机动车道上,进而妨碍机动车 的通行。这种现象在混合交通中尤为突出。此外,本来就不 要地位,完善非机动车交通体系的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 规,不得通过挤压非机动车道来增加机动车道的宽度,严惩 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停车,尽快加强非机动车交通出行系 统的总体规划,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提供安全通畅的道路 空间,并通过完整的非机动车道骑行路网、合理的交通设施 布局、平整的路面、清晰的交通标识等交通管理措施,保持非 机动车交通的安全性、连贯性、舒适性,保障非机动车的路 权。同时,在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管理的基础上,规范电动自 行车的行驶路线,让电动自行车“有路可走”,减少因其“无 路可走”而与机动车争道导致的交通秩序混乱和交通事故 隐患。 3.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宽敞的非机动车道还要用来让公交车靠站,让小汽车临时停 车。在商业繁华区,大批人流也将涌入非机动车道,有些道 路甚至没有非机动车道,使电动自行车无路可走,这也在客 观上造成了电动白行车的违章。 3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电动自行车管理力度 4结语 法律法规的滞后,监管工作的缺失直接导致了电动白行 电动自行车的便捷、环保、经济、可达性好等不可替代的 车技术超标,管理困难,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日益突 优势满足广大居民的出行需求,让电动自行车迅速发展成为 出。应尽快修改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必然。电动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中的一部分,解决其交通管 中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条款,制定出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 理问题要从城市交通整体规划着手,对注重对电动自行车合 管理的法律条例,使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管理和使用有 理引导和管理,可使电动自行车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交通 法可依。尽快推出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 事业的健康发展。 修订,对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整车质量、脚蹬骑行功能等重  点指标进行科学规范,从源头上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管 参考文献:011年电动车产业运行报告[R/OL].1雌,://zt. 理。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对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的销售 [1]全球电动车网.2qqdd ̄.com/html/directSeed/dirc47751.htm1.2012—02—16. 部门严厉处罚。交管部门严格执法,对电动自行车的载人载 __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交通状况, 保证道路的通畅性,因此在管理电动自行车的同时,还应该 加大对公共交通事业的投入。全面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增加 公交线路、班次,延长公交营运时问,扩大公交覆盖面,做到 方便、快捷、准时、通达,吸引电动白行车骑行者乘坐公共交 通工具出行。从长远眼光来看,未来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将 由快速轨道公共交通、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三个层次复合 构成,快速轨道公共交通和电动自行车交通是城市交通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应均衡发展,相辅相成。此外,注重公共 交通附属设施建设,在公共交通站点适当修建非机动车停车 场,为换乘提供方便。 物、乱穿乱闯、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予以查处打击,取缔各类 严重危及交通安全、造成交通事故隐患的违法行为,迫使电动 自行车驾驶者对交通法规、安全意识加强认识,规范交通参与 者的交通行为,遏制电动白行车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的势头。 3.2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保障非机动车路权 政府部门应重新认识非机动车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重 (上接第139页) [2]唐洪.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湖北 警官学院学报,201O,(3). [3] 王曼丽.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安全特性分析[D].西 南交通大学,2010. [4]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范电动白行车生产销售[EB/OL].attr・:// NeWS. ̄nhua08.corn/a/20120312/919434.shtm1.2012一∞一12. 5结束语 检”制度来执行相关的机械设备检查工作,也就是工作前、 工作中以及工作后的检查。工作前的检查主要是为了预防 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工作中的检查主要是为了发现故障。 工作后的检查主要是为了及时处理故障。其次,要确保机械 的各个部位安全运转,不可使用那些缺少安全装置又或者是 安全装置早已经失效的机械设备,要禁止拆除机械设施上的 自动控制机构,例如紧急停机的开关以及力矩限制器等此类 的安全装置。还要严禁拆除仪表、警示、指示以及监测、报警 等装置。在机械周围应该设立相关的安全标志,以提醒相关 人员注意安全。此外,要以设备技术的实际状况为根据制定 设备的报废计划,以适时停止使用报废设备,禁止使用已报 废的机械设备。 4.4加强机械设备使用环境的管理 综上所述,现阶段,做好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要使公路工程的各项施工工作有效进 行,做好各类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前提条件。人为因 素、机械设备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是目前影响公路工程机械设 备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三大因素,所以,必须在建立健全完 善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机械 设备维护意识及安全使用意识、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以及 加强机械设备使用环境的管理等方面来展开机械设备的安 管工作,这样才可以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减少及 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敖建东.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J].科技创新导 报,2011,(27). [2] 徐鹏.对搞好石油化工建设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几点认 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O). [3] 赵树侠,胡杰,王艳.试述在工程监理中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 的监理[J].科技资讯,2011,(29). [4]胡雅灵.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管理[J].中国新技 术新产品,2010,(9). [5] 安景华.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经济化管理与使用[J].黑龙江交 通科技,2010,(5). ・加强机械设备使用环境的管理,如机械设备的停放场地 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停放的位置应合理,这样才可适应 机械的运转空间。停放场地要坚实和平坦,确保机械设备能 进能出,这样才利于在紧急情况下疏散机械设备。此外,夜 间照明要充足,要合理布置消防器材,而且要在机械设备经 常出入处设置警示标志。 1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