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蔊菜的种植方法[发明专利]

蔊菜的种植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尚车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51450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2.16

(21)申请号 201510596251.5(22)申请日 2015.09.18

(71)申请人浙江超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江街道

江滨西路289号(72)发明人王欣 金文政

(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3234

代理人李大刚(51)Int.Cl.

A01G 1/00(2006.01)A01C 2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54)发明名称

蔊菜的种植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蔊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一块土地A,先施用复合肥,再播种;(2)选择另一块土地B,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作为基肥,然后对土地深翻整平,设置沟畦,种苗移栽;(3)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进行田间管理;(4)待蔊菜长成后收割。本发明具有规范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收获的蔊菜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满足现代企业需求的特点。

C N 1 0 5 1 4 5 0 9 0 A CN 10514509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蔊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一块土地A,先施用复合肥,再播种;(2)选择另一块土地B,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作为基肥,然后对土地深翻整平,设置沟畦,种苗移栽;

(3)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进行田间管理;(4)待蔊菜长成后收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蔊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蔊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施用复合肥的用量为16~20千克/亩;步骤(2)中施用的有机肥或农家肥的用量为3000~4000千克/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蔊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中旬至10月初,种子用量为300~400克/亩,播种方式为撒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蔊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沟畦的畦宽为1.2米,畦间沟宽为25~30厘米,沟深为2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蔊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苗移栽为,将蔊菜种苗移栽到沟畦的畦上;移栽后植株间距为20厘米、行距为30厘米,或是植株密度为8500~9500株/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蔊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栽的时间为待种苗长到5~8厘米时进行移栽;移栽后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中耕除草1~2次;所述土地B为中性或弱酸性肥沃疏松土壤。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蔊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追肥,为当种苗移栽后的苗高为9~11厘米时追施复合肥一次,复合肥用量为16~20千克/亩,同时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追施尿素8~10千克/亩;并且在追肥后浇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蔊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蔊菜种植过程中会出现的病虫害为菌核病和蚜虫;病虫害防治中针对菌核病用恶霉灵或异菌脲治疗,针对蚜虫用吡虫啉杀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蔊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蔊菜收获时间为当花开2/3时开始收割。

2

CN 105145090 A

说 明 书蔊菜的种植方法

1/4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蔊菜的种植方法,属于蔬菜或中草药的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蔊菜属于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野油菜、碎米菜、辣米莱。一、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植株较粗壮,叶形多变化,通常大头羽状分裂,边缘具不整齐牙齿,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小且多,具细花梗;黄色花瓣匙形,长角果线状圆柱形,短而粗,成熟时果瓣隆起;种子每室2行,卵圆形而扁,表面褐色,具细网纹。[0003] 蔊菜营养丰富,不仅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有机酸、有机糖类、胡萝卜素、细纤维,以及钾、钙、镁、铁、锌、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蔊菜素、蔊菜酰胺、黄酮化合物和生物碱等药用成分。中医认为:蔊菜味辛、温,性凉、微苦、无毒。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止咳化痰、活血通络等功效,药用可治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咳嗽,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疖肿、黄疸肝炎等。

[0004] 蔊菜主要分布于我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四川等地。生于路旁、田边、园圃、河边、屋边墙脚及山坡路旁等较潮湿处,主要为野生生长。蔊菜喜温暖潮湿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在无霜期内都能生长,但冬天生长缓慢。其生长不择土壤,只要能满足水分的要求,各类土壤几乎都能适应,但以中性和弱酸性肥沃疏松壤土更好。要求水分充足和小气候潮湿,干旱的山坡地上生长受限制。对光照要求不严,光照充足生长更佳,但也有较显著的耐阴生能力。野生生长的蔊菜由于种植散乱,无田间管理,收获的蔊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现代制药工业的需求。农户零散种植的蔊菜,由商户进行收购,有多少收多少,数量上不能保证;由于种植地域及气候的不同,所以收购的蔊菜质量也参差不齐,使得蔊菜的质量不稳定。因此,目前的蔊菜种植存在种植散乱,无规范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收获的蔊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现代企业需求的问题。

[00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蔊菜的种植方法,它具有规范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收获的蔊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能够满足现代企业需求的特点。[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蔊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一块土地A,先施用复合肥,再播种;(2)选择另一块土地B,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作为基肥,然后对土地深翻整平,设置沟畦,种苗移栽;

(3)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进行田间管理;(4)待蔊菜长成后收割。

[0005] [0007]

上述蔊菜的种植方法中,步骤(3)中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前述蔊菜的种植方法中,步骤(1)中施用复合肥的用量为16~20千克/亩;步骤

3

治。

[0008]

CN 105145090 A

说 明 书

2/4页

(2)中施用的有机肥或农家肥的用量为3000~4000千克/亩。[0009] 前述蔊菜的种植方法中,步骤(1)中的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中旬至10月初,种子用量为300~400克/亩,播种方式为撒播。[0010] 前述蔊菜的种植方法中,步骤(2)中沟畦的畦宽为1.2米,畦间沟宽为25~30厘米,沟深为20厘米,深翻的深度为30厘米以上。[0011] 前述蔊菜的种植方法中,所述种苗移栽为,将蔊菜种苗移栽到沟畦的畦上;移栽后植株间距为20厘米、行距为30厘米,或是植株密度为8500~9500株/亩;优选植株密度为8900株/亩。

[0012] 前述蔊菜的种植方法中,移栽的时间为待种苗长到5~8厘米时进行带土或不带土移栽;移栽后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中耕除草1~2次;所述土地B为中性或弱酸性肥沃疏松土壤。

[0013] 前述蔊菜的种植方法中,蔊菜幼苗的移栽在次年1月下旬前完成。[0014] 前述蔊菜的种植方法中,所述追肥,为当种苗移栽后的苗高为9~11厘米(优选为10厘米)时追施复合肥一次,复合肥用量为16~20千克/亩,同时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追施尿素8~10千克/亩;并且在追肥后浇水,浇水量以浇透为准。[0015] 前述蔊菜的种植方法中,所述蔊菜种植过程中会出现的病虫害为菌核病和蚜虫;病虫害防治中针对菌核病用恶霉灵或异菌脲治疗,针对蚜虫用吡虫啉杀灭。[0016] 前述蔊菜的种植方法中,步骤(4)中的蔊菜收获时间一般为次年3~4月,当花开2/3时开始收割。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规范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收获的蔊菜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满足现代企业需求的特点。本发明通过播种、整地、种苗移栽、中耕除草、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和收割等工序对蔊菜进行规范化、规模化的人工种植和管理,采用人工栽培蔊菜的方法,使得蔊菜的质量稳定可靠,而且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收获的蔊菜数量足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以前蔊菜只是靠农户零散的种植,再由商户进行收购,有多少收多少,数量上不能保证,现在通过规模化的人工种植和管理,使得蔊菜的数量更加稳定可靠;以前由于种植地域及气候的不同,所以收购的蔊菜质量参差不齐,现在采用统一的、规范化的人工种植和管理,使得蔊菜的质量也更加稳定可靠。本发明将野生的和农户的蔊菜,通过现代农业种植管理方法,实现蔊菜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并为企业对蔊菜的需求提供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的实施例1:蔊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一块土地A,先施用复合肥,再播种;施用复合肥的用量为16~20千克/亩;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中旬至10月初,种子用量为300~400克/亩,播种方式为撒播;播种时根据情况(当阳光太强烈时)加盖遮阴网。[0019] (2)选择另一块土地B,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作为基肥,然后对土地深翻整平,设置沟畦,种苗移栽,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设置排水沟。施用的有机肥或农家肥的用量为3000~4000千克/亩,沟畦的畦宽为1.2米,畦间沟宽为25~30厘米,沟深为20厘米;深翻的深度在30厘米以上。所述种苗移栽为,将蔊菜种苗移栽到沟畦的畦上;移栽后植株间

4

CN 105145090 A

说 明 书

3/4页

距为20厘米、行距为30厘米,或是植株密度为8500~9500株/亩,优选植株密度为8900株/亩。移栽的时间为待种苗长到5~8厘米时进行带土或不带土移栽;所述土地B为中性或弱酸性肥沃疏松土壤,土地A也为中性或弱酸性肥沃疏松土壤。[0020] (3)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进行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中耕除草1~2次;所述追肥,为当种苗移栽后的苗高为9~11厘米(优选为10厘米)时追施复合肥一次,复合肥用量为16~20千克/亩,同时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追施尿素8~10千克/亩;当蔊菜生长到中后期,对肥力不足的地块再追施一次尿素8~10千克/亩;并且在每次追肥后浇水,浇水量以浇透为准。所述蔊菜种植过程中会出现的病虫害为菌核病和蚜虫;病虫害防治中针对菌核病用恶霉灵或异菌脲治疗,针对蚜虫用吡虫啉杀灭。[0021] (4)待蔊菜长成后收割。

[0022] 蔊菜收获时间一般为次年3~4月,当花开2/3时开始收割;收割完蔊菜后再对蔊菜进行清洗、晾干和入库。[0023] 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的蔊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一块土地A,先施用复合肥,再播种;施用复合肥的用量为18千克/亩;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下旬,种子用量为350克/亩,播种方式为撒播;播种时根据情况(当阳光太强烈时)加盖遮阴网。[0024] (2)选择另一块土地B,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作为基肥,然后对土地深翻整平,设置沟畦,种苗移栽,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设置排水沟。施用的有机肥或农家肥的用量为3500千克/亩,沟畦的畦宽为1.2米,畦间沟宽为30厘米,沟深为20厘米;深翻的深度为35厘米。所述种苗移栽为,将蔊菜种苗移栽到沟畦的畦上;移栽后植株间距为20厘米、行距为30厘米,或是植株密度为8900株/亩。移栽的时间为待种苗长到7厘米时进行带土移栽;所述土地B为中性或弱酸性肥沃疏松土壤,土地A也为中性或弱酸性肥沃疏松土壤。[0025] (3)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进行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中耕除草2次。所述追肥,为当种苗移栽后的苗高为9~11厘米(优选为10厘米)时追施复合肥一次,复合肥用量为20千克/亩,同时根据蔊菜的生长情况追施尿素9千克/亩;当蔊菜生长到中后期,对肥力不足的地块再追施一次尿素8千克/亩,并且在每次追肥后浇水,浇水量以浇透为准;追肥可以使蔊菜尽量长高覆盖地面,可以阻碍杂草生长。所述蔊菜种植过程中会出现的病虫害为菌核病和蚜虫;病虫害防治中针对菌核病用恶霉灵或异菌脲治疗,针对蚜虫用吡虫啉杀灭。[0026] 对病虫害的具体防止办法为:

菌核病:植株感染该病后,茎基部出现白色斑点,皮层腐烂,病部发生白色绢丝状菌丝时,即表明蔊菜得了菌核病;种苗感染此病,便从患部开始腐烂直至死亡,该病在大棚种植区比较严重。防治方法:得过菌核病的土地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后再种植蔊菜,以水旱轮作最佳;发病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土,撒生石灰粉消毒;苗期用99%的恶霉灵可溶性粉剂按说明兑水喷施,恶霉灵用量为15克/亩;或在中后期用500克/升的异菌脲悬浮液45~60毫升/亩兑水喷施。

蚜虫:蚜虫在冬季干燥时最易发生,蔊菜植株受害后逐渐萎缩以致死亡。防治方

法:用70%的吡虫啉水分散剂(或20%的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加氟氯氢菊酯水乳剂按说明兑

[0027]

5

CN 105145090 A

说 明 书

4/4页

水喷雾灭杀。[0028] (4)待蔊菜长成后收割;蔊菜收获时间一般为次年3~4月,当花开2/3时开始收割;收割完蔊菜后再对蔊菜进行清洗、晾干和入库。待花开2/3时即可开始收割,否则容易造成菜籽落地无序生长,影响后期种植计划,蔊菜采取的是全草收割,收割后的蔊菜清洗,晾干,入库。

[0029] 蔊菜幼苗的移栽一般在次年1月下旬(农历开春)前完成。[0030] 本发明通过播种、整地、种苗移栽、中耕除草、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和收割等工序对蔊菜进行规范化、规模化的人工种植和管理,采用人工栽培蔊菜的方法,使得蔊菜的质量稳定可靠,而且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收获的蔊菜数量足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本发明将野生的和农户的蔊菜,通过现代农业种植管理方法,实现蔊菜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并为企业对蔊菜的需求提供保障。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