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坡、护脚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总则
1.1依据招、投标文件和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建合同(以下简称“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以及《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和其他有关工程技术规程、规范编制本细则。
1.2本细则适用干砌石工程、灌砌石工程、埋石砼、浆砌石工程、砼预制栅栏板安装工程。
二、开工条件控制
2.1 开工条件控制按下列程序进行:
(1)向施工单位进行监理工作交底。
(2)审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措施计划。
(3)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认可。
(4)组织设计交底。
(5)移交测量控制网点,审签施工单位施工控制网点施测成果。
(6)检查施工条件
1
(7)签发开工许可证
2.2 明确监理例行程序。下发监理作业表格;明确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监理签证的程序;明确监理部与施工单位之间函件、文件、报表等公文手续;明确工程例会召开的地点、时间、会议议程等。
2.3 督促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规定及工地现场实际提交工程施工措施计划、并应从施工设备、材料供应、施工方法、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施工进度等方面措施检查其是否满足施工合同工程的技术和进度要求。
施工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概况
(2) 施工准备工作
(3) 施工工艺方法
(4) 材料供应情况
(5) 组织管理体系与劳动力组织
(6) 施工进度计划
(7) 质量保证体系
2
(8) 安全生产措施
2.4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认可。施工单位供应建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共、质检负责人、专职质检员组成的工程质量管理组织和施工质量检测机构、配备质量检验和测量工程师,组成一支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建立满足工程质量检测的现场试验室或委托有相应资质、资格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完成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建立班组自检、专职质检员复检和质检负责人终检的“三检”制,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并报送监理检查认可。
2.5 组织设计交底。在工程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组织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使施工单位明确设计意图,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
2.6 移交测量控制网点,审签施工控制网点施测成果。在工程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向施工单位移交测量控制网点,督促施工单位布设施工控制网点和报送施测成果,并对其成果进行审查和校验。
2.7 原材料检验。工程开工前7d,施工单位应对拟采用的土工合成材料及其粘结剂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必要时应有监理人员参加),并向监理报送原材料进场报验单。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原材料出厂检验合格证、施工单位的抽检报告和检测单位的资质、资格,必要时还应进行监理抽样检测。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批准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8 签发开工许可证。上述施工单位报送的报审材料连同审签意见单一式四份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或总工签署并加盖公章后报送监理。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报审材料,并到现场核实实际情况,在3d内回复审签意见。审签意见包括“照此执行”、“按意见修改后执行”、“修改后重新报送”3种。除非审签意见为“修改后重新报送”,否则施工单位即可
3
向监理报送开工申请报告,监理将在收到开工申请24h内签发工程许可证。
2.9 如果施工单位未能按期向监理报送开工许可所必须的材料,由此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其他损失,均由施工单位承担合同责任。施工单位在期限内未收到监理的审签意见单或批复文件,可视为已报审阅同意。
三.施工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和合同技术规程规范按章作业,严格执行工序质量“三检”制,上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下一道工序严禁开工。监理工程师还应对作业工序进行巡视、跟踪、检查和记录,发现违反技术规程规范作业,可采取口头违规警告、书面违规警告直至指令返工、停工等方式予以制止。
3.1石渣垫层铺设
3.1.1 垫层基面验收:在垫层铺设前,坡面表层应基本平整,在基面未得到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之前,不得进行垫层施工。
3.1.2石渣垫层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应对砂石垫层检测,石渣的粒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层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3.1.3垫层铺设质量控制:
(1)垫层应按设计图示的厚度、范围要求铺设。垫层料铺设应平整、密实、厚度均匀。
4
(2)铺设大面积坡面的垫层时,应自下而上,并随砌石面的增高分段上升,分段进行检查签证。
3.1.4 质量检查:
(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工序质量进行“三检”,合格后填报工序质量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签证。检验内容包括:铺设垫层的位置、高程,铺设方法,铺设厚度(每20m2设一个测点)、施工中垫层保护情况等。垫层未经监理工程师的签证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在垫层铺设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巡回检查,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监理人员对垫层厚度应随时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向施工单位指出,并督促其处理。
3.4 干砌石护坡
3.4.1 基面验收。在干砌石砌筑前,上道工序垫层面应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否则,不得进行干砌石砌筑施工。
3.4.2 块石质量控制:
(1)块石料必须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没有裂缝且大致方向正的岩石,不允许使用薄片状石料。石料最小边尺寸应不小于20cm,单块重应不小于25kg。石料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等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要求的规定。用于砌体表面的石料必须有一个用作砌体表面的平整面,以保证砌体表面的平整。
(2)石料场选定后,施工单位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到料场进行考察。各选定料场的块石
5
均应进行进场前的材质检验,必要时,监理工程师应进行见证取样、见证送样或进行监理抽检。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块石料不得进场使用。
3.4.3 干砌石砌筑
(1)砌筑前,应在坡面上设置纵向和横向砌体坡面线,以保证砌体的厚度和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2)面石砌筑禁止使用小块石,不得有通缝、对缝、浮石、空洞。无缝宽在1.5cm以上、长度在50cm以上的连续缝。
(3)砌筑块石应经敲打修整使之与已砌块石面基本吻合后才能使用。块石砌体的缝口应挤靠紧密,上、下错缝,底部应垫稳填实,严禁架空。
(4)不得使用一边厚一边薄的石块边口很薄而未修整的石料。
(5)宜采用立砌法,不得叠砌合浮塞,石料最小边厚度不应小于20cm。
(6)砌体的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用核实的石块嵌实,不得随便倒入碎石或留着空洞不处理。
3.4.3 质量检查:
(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砌石工序质量进行“三检”,合格后填报工序质量检验合格证,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签证。检验内容包括:砌石面的缝宽、厚度、表面平整度,坡面的坡度、整体平顺度情况等。其中在每个砌石护坡单元工程中,砌石厚度和坡
6
面平整度质量检测的数量为:沿堤轴线方向每10~20m应不少于一个点次。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的砌石坡面不得进行计量支付。
(2)在砌石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巡回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质检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监理人员应对前款检验内容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施工单位指出,并督促其处理。
(3)现场监理工程师指示返工的部位拆除后,施工单位应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拆除范围复查。复查经签证后,才可重新砌筑。对于返工整改通知下达后,施工单位不认真执行的,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批准签发停工整改令。
3.3 砼栅栏板预制安装
3.3.1 砼栅栏板预制原材料、浇筑质量按《砼监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还应遵循以下规定:对预制块表面要求两次收浆;严格控制脱模时间,以防发生变形,损角等现象;应用油漆表明成型时间及班组号。砼试样每100m3取一组试件;每台班不少于一组试件,监理抽检组数按施工单位的10%控制。砼栅栏板预制块不得过早搬动。
3.3.2 砼栅栏板预制块安装
(1)基面验收。在砼栅栏板预制块安装前,上道工序应经过隐蔽验收签证。
(2)砼栅栏板预制块铺设。铺设前应在坡面上设置纵向、横向、斜向的砌体坡面控制线,确保铺设整齐、美观。
3.4浆砌石排水沟:
7
3.4.1原材料质量控制:
(1)块石料:必须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没有裂隙且大致方正的岩石。石料抗水性、抗压强度等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要求的规定。用于砌体表面的石料必须有一个用作砌体表面的平整面。
(2)水泥:所选定水泥品种及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水:必须满足《砼拌和物用水标准》的规定。
(4)砂:应符合水工砼用砂的规定。
3.4.2 砂浆质量控制:
砂浆质量控制应符合本细则之中砂浆的质量控制
3.4.3 浆砌石排水沟砌筑:
(1)在铺砂浆之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得有残留积水。砌体石块应将大面向下。砌体转角、交叉处,均应选用较大的平整毛石。
(4)所有的石块均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砂浆缝必须饱满、无缝隙,石缝间不得直接紧靠,不得先摆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灰缝厚度一般为20~35mm,较大的空隙应用碎石填塞,但不得在底座上或石块的下面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
(5)砌缝应做到饱满,勾缝自然,无裂缝、脱皮现象,匀称美观,块石形态突出,表
8
面平整。
(6)砌体的结构尺寸、位置、外观和表面平整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7)砌体外露面应在砌筑后12h左右,安排专人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14d,并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
3.4.4 质量检查:
(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砌石工序质量进行“三检”,合格后填报工序质量检验合格证,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签证。检验内容包括:砌石的缝宽、高程、厚度、表面平整度,整体平顺度情况等。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的砌石坡面不得进行计量支付。
(2)在砌石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巡回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质检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监理人员应对前款检验内容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施工单位指出,并督促其处理。
(3)现场监理工程师指示返工的部位拆除后,施工单位应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拆除范围复查。复查经签证后,才可重新砌筑。对于返工整改通知下达后,施工单位不认真执行的,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请示项目法人批准签发停工整改令。
3.5 灌砌石工程
3.5.1灌砌石防护墙施工
1)灌砌石用块石应新鲜、坚硬、防护墙面石要求基本上有两个平整面,冲洗干净,保
9
持湿润。
2)先铺砼,后摆砌块石,再灌入砼振捣。要求分层灌砌,先砌面石,再砌腹石。砌筑面石工艺类似浆砌石,缝距一般4~5cm(一级配),8~10cm(二级配),腹石要求大面朝下,块石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缝隙,以利砼灌注及振捣。
3) 石与腹石的衔接,应布设丁石,避免面石与腹石间出现纵向通缝,上下层面石和腹石间应错缝砌筑,亦不能形成通缝。直立墙表面应平整顺直。
4)一般用面石当模板,面石间可用1:3水泥砂浆勾缝,待砂浆初凝后,灌入砼振捣密实,再砌筑上一层灌砌石。
5)灌砌石与老塘身砌石接触部位,原砌石面层应清除松动勾缝砂浆等废物垃圾并冲洗干净。当分层砌筑,层面间歇时间较长,应将面层松动砼清除并冲洗干净,先铺浆,后摆石,再砼灌缝并振实。
3.6 埋石砼施工
3.6.1块径不得大于浇筑砼最小尺寸的1/3。块石表面应清除干净,间距不小于10cm,离开模板距离应大于15cm,埋石率一般15~20%。
3.6.2块石应分层埋入,先铺一层砼,按放一层块石,再振捣至块石沉入砼中,不得小摆石,再灌砼。
3.6.3每层浇筑厚度一般为30~50左右,块石上下间不得叠置,应有10cm以上的间距。最终面层应有纯砼覆盖层。
10
3.6.4其他质量检查要求同灌砌石。
3.7 草皮:
3.7.1 基面验收。在植草皮前,上道工序设计位置、高程、端面尺寸应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不良基土应按设计要求改良,基面杂物、野草应清除并平整坡面。在基面未得到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之前,不得进行植草皮施工。
3.8.2 草籽或草皮质量检查:
(1)在播种植草前,施工单位应选择能适应工程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的草籽,并应对草籽进行现场发芽试验,以确定草籽的质量和核实的播种量。草籽现场发芽试验后,施工单位应将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的草籽不得用于施工。
(2)在植草皮前,施工单位应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无杂草、生长好的草源,待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认可后用于护坡施工。
3.8.3 植草方法:
(1)播种(或铺草皮)前,应先浇水浸地,保持土壤湿润,稍干后将表层耙平,再播种或铺草块。播草籽应覆盖3~5mm覆土,后轻压浇水。铺草块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密铺或间铺方式,草块厚度应均匀且不应小于3cm。密铺要注意相互衔接不留缝,间铺间隙应均匀,并填以种植土。
(2)播植后应及时喷水,水点应细密均匀,浸透土层8~10cm。除雨天外,应每天浇水,不得间断,直至成活为止。
11
3.8.4质量检查
(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铺筑工序质量进行“三检”,合格后填报工序质量检验合格证,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签证。检验内容包括:整坡基面高程、基土情况;草块(或草籽)的质量;植草程序、成活或发芽情况;植草后的浇水、保护情况。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的草皮护坡不得进行计量支付。
(2)在植草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巡回检查,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监理人员应对前款检验内容进行抽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向施工单位指出,并督促其处理。
3.9 施工进度。当施工进度拖延时,监理工程师应按合同文件规定,要求施工单位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采取赶工措施,增加设备、人员、材料等资源投入,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