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地点 三年级年级组 参加人员 乐沈、培琴、成义、珍红 其芳、凤梅等 一、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导语统领本单元内容主题以及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亲和力。共有 4篇课文,其中25、26、27课为精读课文,28课为略读课文。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例如:25课《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26课《一面五星红旗》27课《卖木雕的少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闻报道,内容是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语文园地》中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五方面内容。其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和单元专题相联系的,因此,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作好交际准备;习作是自由作文;“我的发现”编排的是AABC式词语;日积月累包括“读读记记”“读读背背”;趣味语文是“说‘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文,练习复述课文大意,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4、体会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写一篇自由作文: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故事都可以。 6、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宽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与各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 7、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1
-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读课外书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3、体会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单元教学进度: 25课《太阳是大家的》 二课时 26课《一面五星红旗》 二课时 27课《卖木雕的少年》 一课时 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一课时 《语文园地七 》 四课时 《主题学习 》 一课时
2
-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时 间 主 备 人 参与教师 备课主题 高凤梅 地 点 科 目 中级教研组 语文 三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 第七单元 活动内容: 一、本单元教材: 25课《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26课《一面五星红旗》27课《卖木雕的少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闻报道,内容是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语文园地》中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五方面内容。其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和单元专题相联系的,因此,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作好交际准备;习作是自由作文;“我的发现”编排的是AABC式词语;日积月累包括“读读记记”“读读背背”;趣味语文是“说‘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文,练习复述课文大意,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4、体会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写一篇自由作文: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故事都可以。 6、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宽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与各国人民之3
-
间的深情厚意。 7、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读课外书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3、体会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而“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教育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本组教学的重点应落到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上。 2、四篇课文与语文园地的知识要互相渗透,在教学中要加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 3、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将本单元的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而要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