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菊花二首 (范成大 ) 阅读答案附赏析
重阳后菊二首 范成大 其一
孤独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子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其二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说明】
⑴这两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年)作者致仕家居石湖(今属江苏)时。宋朝流行在重阳赏菊之事。
⑵金靥:字面意思是指金色的笑容,实质上是的化用,实意是形容菊花,这一用法宋朝尤其常有。
⑶退士:退休之。垂车:犹 悬车 ,以悬挂车子表示不再当官上朝。
1. 第一首是如何写菊花的?( 5 分)
2. 这两首诗借菊讽世, 分别表达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请联合诗句。(6 分)
1
1 / 3
重阳后菊花二首(范成大)阅读答案附赏析
参照答案
1.(1)拟人手法。 孤独 金靥 将菊花人品化,一写神情一写外
貌,写出了节后的菊花虽依旧娇艳娇美却备受冷淡的境遇。
( 2)用典。 东篱 写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的典故,表示节后的菊
花依旧文雅脱俗。
( 3)对照。 孤独 写节后的菊花无人来赏; 湿露华 言菊花带着
湿露,犹鲜嫩可爱,后三字与前二字比较,以见无人赏识的惋惜。 依前 ,写菊花之美不异重阳以前,但此时只独 照泥沙 ,又组成进一
步对照,饱含哀叹之意。 (此点答虚实联合亦可)
(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2.(1 )第一首诗借看菊花嘲讽世人俗气。 (1 分)起句先写重阳
后的菊花无人赏析,有伤叹之意;第三四句 世情子女 指世俗之人,说他们没有超脱的情味,即 无高韵 ,因此只好应着节日故事, 看重阳一日 之 化 ,实质上意在求福求寿,不解赏花。 (2 分)
( 2)第二首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势利。(1 分)起句写过了重阳 登高节 以后,菊花尚新,但 酒徒 与所谓的 诗客 都没有了声气,不
再来赏菊花。第三四句说菊花在节日时与节后受人们不一样对待, 恰巧像当官的人辞官以后,亲交故旧都不再到门探望同样。 (2 分)
赏析
《重阳后菊花二首》 是宋朝诗人范成大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借重阳节后的菊花抒写感觉, 第一首诗借看菊事刺世人俗气, 第二首诗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势利。两首诗感从事生,不是凭空而来,感情抒发
2
2 / 3
重阳后菊花二首(范成大)阅读答案附赏析
得自然理解,有其独到之处;然好作谈论,求明畅,不尚委婉,显出宋诗的特色。
第一首,起句先写重阳后的菊花无人赏析。
孤独 ,无人到来; 东篱 ,特指菊花种植之地; 湿露华 ,菊花带着湿露,犹鲜嫩可爱。 后三字与前二字比较,以见无人见赏的惋惜,七字之中,自为对比,
词意充分。第二句又申诉菊花之美, 与重阳前比较,进一步对比。 依
前 ,不异重阳以前; 金靥 ,形容金黄色的菊蕊; 照泥沙 ,光彩
照地,然只独照泥沙,有伤叹之意。第三四句 世情子女 指世俗之人;
说他们没有超脱的情味,即
无高韵 ,因此只好应着节日故事, 看
重阳一日 之 花 ,实质上意在求福求寿,不解赏花。此诗借看菊事 刺世人俗气。
第二首,起句写过了重阳 登高节 后,菊花尚新,也即第一首前二句的意思。第二句写 酒徒 与所谓的 诗客 ,都没有声气了,不再来赏菊花了。第三四句说菊花在节日与节后受人们的不一样对待, 恰巧像当官的人辞官以后, 亲交 都不再 到门 探望同样。范成大做过大官,这时 致仕 家居,大体也尝过世人这类冷漠的况味,故见重阳后
的菊花有感而一发之。这首诗借看菊事刺世人的
势利 。
3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