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做!” 直在病中,他被送往东北,秘密 来到大连,住进苏联红军高级干 部疗养的别墅里。在这里,医生 确诊他的大部分肺叶早巳丧失功 能。人们无法想象这位党军 队的指挥员是靠着什么精神多年 在十位开国大将中,徐海东 是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位。他9次 负伤,全身有l7个窟窿,8次穿 膛而过。这位被称为“对 中国有大功的人”,人生后 面的30年时光,不得不在病床上 度过 刘少奇曾经给他当“秘书” 1 938年,徐海东率部打击 日军对晋东南发起的“九路围 攻”,取得多次胜利。他亲临指 挥町店战斗,消灭日寇正规军干 余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从山 西打到河北,驰聘数千里,由于 过度劳累,徐海东怖病复发,大 口吐血病倒。同年8月,徐海东 奉命回延安养病,参加了党的六 届六中全会。他在学院学习结业 后,去找,要求“到前方 去打仗”。说: “你的病情 刚有好转。”他答: “只要有仗 打,我的病全好了。” 六中全会决定成立南方局和 中原局,刘少奇任中原局。 当时形势十分复杂,徐海东就 以率军事考察代表团的名义,掩 护刘少奇和其他50多位同志 一起出发。刘少奇“扮演”他的 秘书,一路上跟随左右给他拿衣 服,拿帽子。刘少奇说: “要注 意身份,我俩要演好这场戏。” 虽然他们的戏演得很真,可危险 还是到来了。 徐海东和刘少奇等50多位 同志乘三辆卡车离开陕北, 奔赴中原局。刘少奇怀中抱着徐 海东四个半月的宝宝,和徐海东 的夫人周东屏坐在第一辆车的 驾驶舱里。守城的宪兵拦 住检查,两名宪兵爬进了车厢, 徐海东大将 而刘少奇带的重要东西和文件部 在第一辆车上!坐在第三辆车的 徐海东看到宪兵强行检查,大 吼一声: “我的东西,谁也不许 动!”宪兵连长得知这位是“老 蒋”当年悬赏25万大洋捉拿的徐 海东“徐老虎”,吓得面色灰 白,忙喊:“全体立正!欢送徐 将军!” 徐海东完成了将刘少奇和50 多位同志安全送住新四军工作的 任务。多年后,徐文惠女士听她 的刘(少奇)伯伯谈起这段惊险 过关的经历时才知,当时在刘伯 伯怀中熟睡的四个半月大的宝宝 就是自己。 1 936年,美国著名记者斯 诺满怀着“探寻红色中国”的愿 望,秘密来到陕北苏区采访徐海 东。这位勇武战将身经百战,九 死一生,被誉为“中国的夏伯 阳”,令深深折服。归 国后,在旷世名著《西行漫记》 一书中,对徐海东这样写道: “他的直率的毫不掩饰的回答, 是完全可信的……每天早上4点 他就起床。他精力充沛和对工作 仔细认真的作风,使他的勇 健、整洁、守纪律。” 战争中,徐海东大将一 来坚持指挥战斗的。 伉俪:患难与共,生死相守 徐海东的夫人周东屏是红 25军参加长征的仅有的7名女战 士之一,后来这7名女战士被誉 为红25军“七仙女”。长征途中 的庾家河战斗,时任红25军副军 长的徐海东身负重伤,一颗子弹 从左眼下钻人,从耳后穿出,喉 咙被淤血堵住,呼吸困难,生命 岌岌可危。紧急关头,护士周东 屏伏身一口一口地将徐海东喉咙 里的凇血吸出,在缺医少药的战 争环境里,她四天四夜寸步不离 地看护徐海东,不眠不休,硬是 从死神手中把军长的生命夺了回 来。徐海东奇迹般地逃过了这一 劫。长征到达陕北后,两人共结 连理,成为伴侣。1939年12 月,徐海东指挥周家岗等战斗, 取得反“扫荡”的胜利,对巩固 和发展皖东抗日根据地起到重要 作用。1940年1月,在总结报告 会上,徐海东突然大量咳血,他 积劳成疾,此后只能在担架上指 挥战斗。当死神频频临近时,妻 子周东屏以惊人的镇静和勇敢, 一次次挽救了他的生命。 徐文惠女士记得母亲常说: “你们的爸爸是我的丈夫,也是 党的干部。我们是战友情、夫妻 情。我照顾他既是夫妻之情,也 是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周东屏 一天书都没有读过,但护理得非 常科学,非常细心。徐文惠说: 忆 人l。 “父亲最后享年70岁,这背后是 我母亲辛勤奉献的一生。” 徐海东很爱同生死共患难 的妻子。全国了,日渐康复 的徐海东激动地对周东屏说: “我能活到今天,有一半要归功 于你。”苏联远东军区卫生 曾夸奖周东屏说: “徐将军活下 来是奇迹,夫人的照料太伟大 了”。 1 951年前后,周恩来三次 到大连看望徐海东。1956年国庆 节,在天安门城楼上,对 周东屏照顾徐海东也给予了很高 评价。1957年6月,她被授予三 级“八一”勋章、三级自由 勋章、三级勋章。 将军后人传承红色精神,投身 “抢救工程” 2011年6月中旬,央视7频道 黄金时段开始播放五集文献电视 纪录片 大将徐海东》,纪念徐 海东大将诞辰llON年。谁能想 到,这部纪录片的部分题材取自 徐海东女儿徐文惠的采访——从 1998年开始,当时年近60岁的徐 文惠租摄像机、照相机,聘请设 计人员,耗费3年时间,艰苦奔 波19省市,追寻徐海东大将的战 斗足迹,采访老前辈,录制 了400多盘录像带。 摄制采访期间,为了解与东 北军的交战情况,2000年,张学 良百岁华诞,徐文惠亲赴美国夏 威夷一所老年公寓拜见张学良。 当被告知这是徐海东大将的女 儿时,少帅到楼上请下了赵四小 姐,原定20分钟的见面,延长到 1小时45分钟。当年,张学良率 东北军攻打红25军,他带了3O万 人的大追缴徐海东率领的不 I2 1北囊圮一  ̄]3ooo人的。当百岁老人张 学良看到徐海东的女儿时,勾起 了他青年时期的回忆,他称徐文 惠为“当年红25军军长和15军军 团长徐海东的女儿”,虽经几十 年岁月,但对当年番号记忆 犹新。 徐文惠女士怀着对于红色精 神的无限崇敬,和一个女儿对父 亲深情的爱,沿着父亲的足迹重 走红25军长征路,沿途听到了 关于父亲的许多故事。徐海东当 年的一位老战友说:“那时,有 时一天要打四五场仗,累得站着 都能睡着。有天晚上,大家累得 不行,随便在村东头倒地就睡着 了。这时候敌人已经冲到村西头, 徐将军骑着马,拎着马鞭,把我 们挨个打醒,愣是在一个村里撵 出了200多人紧急撤退……”徐 文惠说,而今已自发苍苍的老叔 叔们感激地说:“要不是将军用 鞭子打醒我们,我们都死了。” 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无论 是长相还是性格,徐文惠女士最 像父亲徐海东。她说,我是父亲 最疼爱的女儿。在她的记忆中, 父亲是温和的慈父,但对子女却 要求很严格,他从不提及自己的 战斗史,他教子女做普通的劳动 者,绝对不能以父辈的功绩宣扬 自己。 现年73岁的徐文惠女士总 是精神饱满、笑意盈盈,让人很 难相信她的年龄。一出生就跟着 爸爸妈妈南征北战,她说自己是 “马背上长大的孩子”。 徐文惠亲自组建开国元勋 后代合唱团并担任理事长。201 1 年8月10曰,合唱团成立一周年 联欢会上,她和合唱团的成员们 一身戎装、精神抖擞地与观众见 面,令人难以置信,她竟是刚从 住院病房向医生请假赶来的。94 岁老红军王定烈、95岁老李 其华,老家田慧中、王彦、 罗健、范景阳等…些在京老红 军、老八路纷纷到场祝贺,周总 理的侄女周秉德、瞿秋白先生之 女瞿独一、任弼时的女儿任远芳 等红色名人之后及著名老艺术 家、爱国民主人士,京城文化名 人、艺术特长人员等近400人参 加了联欢会。 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是‘ 个公益性团体,徐文惠女士担任 理事长,万里同志之子万伯翱、 刘震上将之子刘卫兵,以及王晓 建、李东平担任副理事长,罗瑞 9即大将之子罗箭担任监事长,黄 克诚大将之子黄煦、张云逸大将 之子张光东担任副监事长。人家 放声高唱红歌,畅抒满怀豪情。 徐文惠说,我们要充分展示红色 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合唱团 开展文化交流和宣传活动,发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老一辈 家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和 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徐文惠女士1 939年在延安出 生,四个半月就随父母和刘少奇 来到新四军中长大,曾就读于上 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直做 医务工作。 “”中受父亲的 株连遭受。1998年以来,她 全身心地投入到红色历史文化的 宣传中。她说: “我就是要做一 个抢救工程,把老一辈家的 精神传承下去。用长征精神、革 命精神建设国家,我们的国家 定会更美好。”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威胁没 有阻止她行进的脚步,两鬓微染 霜的她不辞辛苦地工作:曾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