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精讲精练: 第06讲 溶液的配制及计算(含答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06讲_溶液的配制及计算

知识图谱

溶液的配置和计算

知识精讲

一.溶质质量分数

1.溶质质量分数是用来描述物质组成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就是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所指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也可以是不饱和溶液;既可以是稀溶液也可以是浓溶液。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之比,一般与温度无关。 3.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

4.运用溶质质量分数时,必须分清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有些化合物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如SO3溶于水,SO3+H2O=H2SO4,其溶质是H2SO4,而不是SO3,溶剂质量也相应减少。

(2)溶质只能是已溶解的那一部分.如20℃时20gNaCl投入到50g水中(20℃时SNaCl=36g),20℃时,50 g水中最多溶18gNaCl,故溶质质量为18g,而不是20g。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配制一定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计算:这类计算主要是公式及其变型的应用。 1.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100%

溶液质量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3.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分为三步.

1.计算:计算药品质量,如要配制50g6%的NaCl溶液,需要NaCl和水各多少克呢?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求出需NaCl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3 g=47g。

2.称量:称量药品,称固体用天平,量液体应该用量筒。(应当注意的是,量筒只能量出液体的体积,而第一步的计算中得到的是液体的质量,所以还应利用密度公式:m转化一下)。 V3.溶解:将称量好的药品倒入烧杯中混合,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当固体药品全部溶解,我们就得到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一个定量实验,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

四.溶液的稀释

如何将100g9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氯化钠?

思考一下你会发现,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稀释后溶质的质量等于稀释前溶质的质量98g,根据稀释后,得出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980g,所以需要向原溶液中加入880g水即可得到10%的氯化钠。

三点剖析

一.

考点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二.重难点

溶液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已知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已知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

三.易错点

由于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范围之内,溶液各成分在量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

例如: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说明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的NaCl所以,20℃时,NaCl溶液

36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超过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由100%26.5%,

36100此可以看出,溶液中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由溶解度决定的,而溶解度受制于温度,所以要讨论溶液中的最大溶质质量分数也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有意义。

题模精讲

题模一:溶液的计算

例1.1.1 20 g食盐全部溶于80 g水中,求此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1.2 配置80 g15%的硝酸钠溶液中,此硝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例1.1.3 20℃时,将20 g食盐在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

题模二:溶液的配制

例1.2.1 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④⑤①②③

例1.2.2 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cm)。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 )克 题模三:溶液的稀释

例1.3.1 用的浓硫酸配制成 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 A. 145 g B. 195 g C. 196 g D. 245 g

例1.3.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需加水50 g C. 玻璃棒在过滤操作和蒸发操作中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D.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

3

随堂练习

随练1.1 下列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20 g食盐溶于80 g水中 B. 80 g食盐溶液里含20 g食盐 C. 19 g水中溶解4 g食盐

D. 40 g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又溶解了食盐10 g

随练1.2 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g,现用50克水配制30℃的氯酸钾饱和溶液,需氯酸钾的质量是( ) A. 15克 B. 10克 C. 5克 D. 4.55克

随练1.3 现有100ml20%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1.14g/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中含溶质20g

B. 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4 C. 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 D. 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3

3

随练1.4 t℃时,分别将a g下列物质投入b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硝酸钾 ②氯化钠 ③三氧化硫 ④碳酸钠晶体 A. 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 ①、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③、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④比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随练1.5 过氧乙酸溶液可以用于消毒.现有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500g,将该溶液稀释成2%的过氧乙酸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 A. 50g B. 200g C. 2000g D. 2500g

随练1.6 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不影响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 游码没有回到零位就开始称量 B. 只在称量食盐的托盘垫上了干净的纸 C. 所用烧杯不干燥,有少量水

D. 溶解时先把量筒里的蒸馏水倒入烧杯,后把称好的食盐加入水中

随练1.7 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其体积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一定相等

D. 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

课后作业

作业1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26.5% B. 13.3% C. 36% D. 50%

作业2 将8g三氧化硫溶于92g水中,求所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作业3 有A.B.C.D四种物质,在20℃时分别按下列数据制成饱和溶液,溶解度最大的是 ( ) A. 将2克A溶于水制成12克饱和溶液

B. B溶于水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C. 25克C溶解在150克水中

D. 用100克水配成120克D物质的饱和溶液

作业4 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4克NaCl和16克水,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30% B. 25% C. 20% D. 18%

作业5 注射用链霉素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 (1)把1.0 g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 mL溶液a;

(2)取0.1 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 mL,得溶液b; (3)取0.1 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 mL,得溶液c; (4)取0.2 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 mL,得溶液d,

3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是1 g/cm.试求: (1)最终得到的试验针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0 g链霉素可配制多少毫升试验针药液?

作业6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置实验。 (1)配置1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3

水的体积为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______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再右盘添加______。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______,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存储: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______,放到指定的地方。

作业7 要把20%的氯化钠溶液变为10%的溶液,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入与原溶液等体积的水 B. 加入与原溶液等质量的水 C. 取出原溶液中的一半溶液

D. 加入与原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质量的水

作业8 将浓度为40%和10%的两种氯化铵溶液组合,如果要得到20%氯化铵溶液,则应取浓溶液跟稀溶液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答案解析

溶液的配置和计算

题模精讲

题模一:溶液的计算 例1.1.1 【答案】 20%

【解析】 溶质质量为20g食盐,溶剂质量为80 g水。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例1.1.2

【答案】 溶质的质量12 g,溶剂的质量68 g

【解析】 溶质质量为80×15%=12 g,溶剂质量为80-12=68 g。 例1.1.3 【答案】 26.5%

20100%=20% 20+80【解析】 温度一定,溶剂的量一定,20 g食盐能否全部溶于50 g水中,必须先将溶解度计算出。设50 g水在20℃最多可溶解食盐Xg,100∶36=50∶X,X=18 g,20 g盐在50 g水中不能全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为20℃的溶解度,溶剂质量为100 g水。则:溶质的质量分数=题模二:溶液的配制 例1.2.1 【答案】D

【解析】 先应取药品、称量药品 例1.2.2

【答案】 钠55 g,水495 g

溶解度36100%100%26.5%

100+溶解度10036

【解析】 先将体积换成质量,再进行计算.

500 mL×1.1 g/cm=550 g,则m(NaOH)=550×10%=55 g

3

m(H2O)=550-55=495 g所以需氢氧化钠55 g,需水495 g.

题模三:溶液的稀释 例1.3.1 【答案】B

【解析】 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则50g98%(50gx)20%, 解得x195g; 例1.3.2 【答案】D

【解析】 A项,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错误;B项,应加

49%,解得x=100,故B项错误;C项,玻璃棒水xg,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100g98%=(100g+xg)在过滤操作时起引流作用,在蒸发过程中起到搅拌散热的作用,故C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随堂练习

随练1.1 【答案】B

【解析】 先要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溶液中实际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 A是20% B是25% C是24% D是24%

D的原有溶液中NaCl占5% 质量为2g,又加10 g NaCl

那么溶液总共50 g了,然后NaCl是2+10=12 g ;12/50*100%=24% 所以是B最大 随练1.2 【答案】C 【解析】 随练1.3 【答案】B

【解析】 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溶液的质量,再通过质量分数计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100mL×1.14g/cm3=114g,溶质的质量=114g×20%=22.8g,溶剂的质量=114g- 22.8g=91.2g,通过比较可知B.D选项正确。

巧解:因为题中告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说明溶质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20∶80∶ 100=1∶4∶5 随练1.4 【答案】B

【解析】 将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有三种可能性∶①不与水发生反应,溶质质量分数等于应,一般是氧化物,生成对应的酸或碱而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水后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小于随练1.5 【答案】C

【解析】 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500g,溶质质量为500g10%50g,将该溶液稀释成2%的过氧乙酸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稀释前,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50g2%2500g,故需加水的质量为2500g500g2000g 随练1.6 【答案】C

【解析】 A游码要归零;B再放有砝码的一侧天平也垫上纸,减少误差;D溶液时先把一部分水倒入烧杯,加入溶质后,再定容加水到所配溶液的刻度。 随练1.7 【答案】C

【解析】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正确; B、在溶液稀释中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正确;

C、由于分子间有间隔,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其体积一定小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不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相等.正确.

a;②与水发生反aba;③固体中含有结晶水,溶于aba。 ab

作业1 【答案】B

【解析】 质量分数作业2

【答案】 9.8%

【解析】 三氧化硫溶于水后的溶质为反应后生成的硫酸,化学方程式为 SO3+H2O=H2SO4

80 98 80∶98=8∶X 8g xg x=9.8g

溶质的质量为9.8g,溶液的质量为8+92g(质量守恒), 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作业3 【答案】C

【解析】 质量分数作业4 【答案】C

【解析】 质量分数作业5

【答案】 (1)a 20%; b 2%; c 0.2%; d 0.04%(2)25 mL 【解析】 (1)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c%)=

0.125%×100%=2.5%

1.0 g0.1 g2.5%×100%=0.25%

1.0 g1.0 ×100%=25% 4.0溶质的质量实际溶质质量 溶液的质量实际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100%=9.8%

8+92溶质的质量实际溶质质量 溶液的质量实际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实际溶质质量 溶液的质量实际溶液质量b溶液中c%=

c溶液中c%=

d溶液中c%=

0.2g0.25%×100%=0.05%

1.0 g3

注:根据题意,整个配制过程中密度都可看作1g/cm,所以相关体积都直接化成了质量。

(2)1.0g链霉素可配制x毫升试验针药液(药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是1g/cm),所以1g链霉素可配制成1 g100%0.05%x=2000mL试验针药液。 x 作业6

【答案】 (1)①15;135;②烧杯;砝码③搅拌④贴上标签。

【解析】 (1)①配置1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150g×10%=15g,需要水的质量=150g-15g=135g合135mL; ②为防止氢氧化钠腐蚀天平托盘,称量时应把氢氧化钠放入烧杯中进行称量,先称出烧杯的质量,然后增加砝码,称量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 ③混合后需要使用玻璃搅拌,加快氢氧化钠的溶解,至全部溶解; ④为标识该溶液,配制完成后应贴上标签保存; 作业7 【答案】B

【解析】 溶液稀释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质量3

作业8 【答案】 1:2

【解析】 可以使用十字相减法,40%20%20%,20%10%10%,而之比是1:2

20%2:1,所以浓溶液和稀溶液的质量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