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总第111期) Journal ofthe Party School of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No:3,2011(Sum,1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许锦云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河南郑州450042) 摘要:作风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作风总体 上是好的,但仍然存在着理想信仰缺失、宗旨观念淡薄,学风不浓、不善于学习,独断专行、官僚主义, 以权谋私、贪污公款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把作风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提高农村领导干部整体素质,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加大预防和惩治干部腐败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和完善农 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等等。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11)03—0105—03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 群众的利益割裂开来,只顾自己挣钱改善经济状况, 系着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 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关心群众疾苦,不热心为 项工作的基础和领导核心,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 群众办事,不愿做、更不会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体落实者,而作风建设又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 他们遗忘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违背了党的执政思 键。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作风总体上 想,精神不振,缺乏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勇 是好的,能够团结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 气。这些现象不仅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 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得 先锋作用,而且已经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造成 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称赞。但是,当前部分农村基 少数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社会不稳定现 层党员干部仍存在着宗旨意识淡漠、不关心农民群众 象。 的利益、工作不务实、信用度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 2.学风不浓、不善于学习现象比较突出。建设马 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基层党组织 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举 阵地堡垒作用的发挥,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 措。为此,党员干部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风 求,不断学习、善于学习。但是,农村党员干部学风不 建设。 浓、不善于学习的问题十分突出。第一,在学习态度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上,农村党员干部没有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 1.理想信念缺失,宗旨观念淡薄,不能很好地发 成,对学习教育重视不够。他们重实际工作,轻理论 挥先锋模范作用。总体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 学习。一些党员干部强调基层工作忙,没有时间学 干部在政治方向上能够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够坚定 习,但却有时间喝酒、打麻将。第二,在学习方法上, 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地维护党和 有的农村党员干部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不善 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道德作风较好。但是,由于改 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善于把理论同思想实际、工 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导致传统对社会 作实际相结合,而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不能很好地 主义价值的理解与现实存在着巨大反差,致使一些农 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正 村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认为马克思列宁主 确地运用分析综合方法,从现象看本质,忽视理论的 义已经过时了,出现理想信念缺失局面;有的农村基 指导作用。第三,在学习能力上,有些农村党员干部 层党员干部对宗教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个别干部甚至 不能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开始迷恋宗教,出现思想道德滑坡现象;部分农村党 小平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工作 员干部在工作中不是去思考怎样实现好、发展好、维 凭经验,不善于通过理论学习把工作经验上升为理性 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而是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农民 的东西。这种学风不浓、不善于学习的直接后果就是 收稿日期:2011—04—06 基金项目:2010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编:A062)阶段性成果)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许锦云(1965一),女,河南潢川人,博士,《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主编,副教授。 1O5 许锦云: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造成农村一些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低、逻辑思维混乱, 不能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3.独断专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依然存在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危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 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有些农村党员干部在运用权力 的过程中,从自己的私利出发,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习气严重,存在着独断专行、失职渎职现象。有些农 村干部上新项目时,事前不做市场调查,不征求群众 意见,不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搞个人或少数人 展。因此,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农村党员干 部的思想基础。第一,要定期进行宗旨教育、理想信 念教育、党纪法规教育,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效果。通 过教育,使每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我们 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组织纪 律观念,自觉依法办事,真抓实干,勤政为民,全心全 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第二,通过开展主题教育 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自 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 说了算,结果不仅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引起群众集 体上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些干部缺乏带领群众 致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摆不正自己的“公仆”位置, 遇事有利就干,无利就推,不关心农民群众的生产生 活,有的甚至对集体的事不闻不问,上级稍有批评就 闹情绪、撂挑子,工作方法简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观念淡薄。 4.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一直以来,中央和地 方都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 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以权谋 私,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等违法违纪现象仍不断发 生。有的农村干部在经济活动中采取收入不入账等 手段将公款装入个人腰包;有的在财务上弄虚作假, 私分、虚报、冒领公款;有的存在着索取和收受贿赂现 象;有村干部以各种名义,采取白条下账的做法,冒领 现金,侵占公款;有的干部利用公款随份礼,报销应由 个人支付的学车费、电话费、手机费等;有的主要领导 干部违反有关规定,擅自为干部配备手机、摩托车、投 商业保险,甚至还用公款为自己投家庭财产保险;此 外,有些党员干部还存在着违反社会公德如盗窃、赌 博、嫖娟以及违反国家规定、搞计划外生育等现象。 近年来,在一些新的强农惠农政策实行过程中,某些 环节也成了腐败分子伸手的地方。如,截留上级财政 拨付给困难学生的书杂费减免款和困难学生生活补 助款,骗取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村委会私设“小金库” 挥霍村集体公款,等等,这些都成为新的侵害农民权 益的行为和案发领域。 5.生活作风方面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近 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干部的生活水平有 了较大提高,他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有 的干部生活讲排场,追求享乐腐化,忘记了艰苦奋斗 的优良传统;有的干部思想消极,精神萎靡不振,甚至 乱搞男女关系;有的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少数富 裕地方的干部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铺张浪 费,挥霍公款,有的甚至出入高消费娱乐场所,热衷于 吃喝玩乐;有的拉家族、搞宗派,闹不团结。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的对策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 思想基础,切实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党员干部 直接接触农民群众,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关系到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影plan党在 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 106 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良 好的道德风尚。第三,建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 设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一是要把农村基层干部作 风建设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分 级教育培训责任体系,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 部作风教育培训。二是要积极探索并建立党员作风 教育管理机制,切实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促进 党风、乡风、民风进一步好转。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中心,把作风建 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工 作大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必须围绕发展 农村经济这个工作中心,服务大局。因此,要把作风 建设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用坚定的共 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推进农村经济 社会科学发展,把优良作风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 力。实践证明,把作风建设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是 搞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经验。如果农村基层 党组织不注重发展经济,农民的收入无法持续增长, 生活得不到有效改善,就很难发挥自己的核心领导作 用。调查显示,在村富民富的村和村虽不够富裕但农 民富裕的村,党支部有影响力、号召力,作风建设开展 得就比较好;而少数村穷民也穷的村,党支部基本无 所作为,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不好,威信差。所以,大 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 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农 村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形势发展,掌握信息,听取群众 的意见,制定好农村发展规划;要发挥优势,调整产业 结构,形成规模;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 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总之,要按照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用良好的作风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绩检验农村党员 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效。 3.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 良性发展的保障机制。制度是干好各项事业的保证, 也是促进作风建设良性发展的保障。制度建设是一 项系统工程,制度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既要对实践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使之转化为制度成 果,又要明确具体、易于掌握、便于执行,同时还要彼 此衔接,具有整合力。第一,健全民主决策制度。要 完善乡镇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建立健全基层领导 班子民主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深化农村事务管理体 制改革,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分开管理制度,实现 许锦云: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第二,健全民主监督 制度。一是完善民主选举制度。要把好选举关,保证 选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选举权。二是要结合 实际,创造性地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切实抓好经常 性监督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三是要完善干部绩 效考评制度,建立一套主体清晰、责任明确、奖罚科学 的考核评价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的考核 结果纳入责任制考核体系,按照作风建设责任制的要 求,实施责任追究或表彰。 4.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农村领导干部整体素质。 加大预防和惩治干部腐败的力度。党的作风建设与 反腐倡廉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必 须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一起部 署,共同推进。因而,要使作风建设取得扎扎实实的 效果,必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严格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力度。要 深入推进农村事务公开、党务公开,凡是涉及农民群 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事项,都要按照规定进行公开, 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 权;要严肃纪律,坚决整治农村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 建设一个群众信得过的班子,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保证,也是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的前 提。第一,选配好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乡镇、村党组 织书记。要多层面、多渠道地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 把优秀基层党员培养成农村基层干部,建立一个结构 合理、团结一心、配合默契的领导班子,使其成为党在 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在乡、村党支部书记人选上, 既要注重政治素质,又要注重能力,既要政治坚定、办 事公道、清正廉洁、乐于奉献,又要能够驾驭全局、具 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善于带领广大农 民致富。第二,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农村干 部在培养教育、目标考核、选拔任用、评议审计、经济 待遇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工作 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形成能上能下、 优胜劣汰的农村干部管理机制。第三,建立高效实用 的培训机制。要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政治理论 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同时采取多种形 式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 进实用技术培训;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同年终 考核、评比结合起来,激发干部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建立干部备用结合机制,抓 好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把政治素质好、具 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退伍军人、乡 镇企业管理技术骨干、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及外出务 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选拔上来加以培养,逐步建 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农村后备干部队伍。 5.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形成能动的、 持久的教育力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党的作 风建设的有效途径。第一,要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良好的组织氛围能够使其个体与其他人员建立良好 的关系并对组织文化的产生认同感,善于与社会进行 全面的交流,接受优秀文化成果,能够为共同的利益 团结协作,努力工作。第二,要结合农村实际,坚持寓 教于乐,立足基层,贴近群众,采取办专栏、演戏曲、放 电影、送书画、读书籍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文化建 设,增强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三,要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作风建设教 育纳入农村文明村、文明乡镇建设之中。要通过多种 形式,教育干部树立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 想,增强政策观念,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社会主 义荣辱观,决不能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不辨。 6.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严格责任追究机制, 为现象;要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从农民群众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人手,重点解决农村土 地承包、征收征用中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特别 是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资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管理使用、发放 以及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等问题,要发现一起,严肃 查处一起,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要严格责任追究,从 根本上维护农民权益,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民生 政策的落实。 7.克服困难,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 部激励保障机制。由于农村干部存在着工作环境差、 工作压力大、精神负担重、经济待遇低、离职后经济无 保障等困难,为提高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 性,使作风建设真正取得实效,必须采取措施,建立和 完善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第一,在政治上,对那 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农村 干部,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增强他们的荣誉 感。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选举中,要适 当增加农村干部的代表名额,多给他们参政议政的机 会。第二,在经济上,要合理确定农村干部的工资报 酬,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有条件的地方要通过多种渠 道筹集资金,为农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切 实解决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第三,要加大对农村干 部人身权益和家庭财产的保护力度。党委和政府应 当下大力气整顿社会秩序,打击邪恶势力,匡扶正义, 切实保护农村干部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的改革、发 展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学习 问答I M 1.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2]韩振峰,纪淑云.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当 代价值[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5). [3]丁清晔,陈建坡.当前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思考[J].桂海论丛,2009,(1). [4]王彦军.党的作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理论纵 横,2010,(1). [5]郭献功.新农村建设中的村级党组织建设[M].郑 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6]肖昌进,陈锡宝等.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与实 践创新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责任编辑张敬燕]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