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

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

来源:尚车旅游网
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

摘要:创业已成为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创业教育上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本文试几个方面出发,针对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 创业教育体系

根据针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所出版的《就业蓝皮书》显示:“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2%,与2008届(1.0%)相比略有上升,与2007届(1.2%)持平,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为1.6%。”而英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大学生创业起步比较早,创业率及成功率均比较高,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参与率已超20%,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不到他们的二十分之一。

作为培养各行业基层直接承担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负责性工作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的高职高专院校,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应该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创业创新意识。

1 创业教育内涵

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创业就是积极主动地寻求与把握机会,高效地整合与利用资源,明智地决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

新并创造价值的过程。而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称之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从创业教育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创业活动需要求大学生具备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与创新精神,大学的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开拓精神、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创业者或领导者。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转变就业观念。

2 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程序化,缺乏教学模式

为了响应政府、教育部门的号召,许多学校将创业课简单的作为大学生就业课或学生思想教育课的一部分,没有统一或正式的规范内容可参考,教师往往凭自己的理解或随意收集的资料,毫无章法的进行授课,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大多教学手法只停留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没有系统、先进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内容,创业教育课程无实质效果。

2.2 缺乏规范的创业师资

创业授课老师大部分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教师,思想教育课教师或系部辅导员,他们大多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创业过程,且缺少系统的培训,对于什么创业没有切身经验,以及经济、法律、管理等知识没有系统的学习,达不到好的授课效果。

2.3 教育对象范围模糊,没有针对性

开设创业课程一般是针对全体学生或毕业生,但真正毕业后创业的学生只有百分之一二,所以创业教育并不要求所有大学生都去自主创业,也不要求创业者都能够成功,只是激起大学生的创业愿望,使他们走上社会后更善于发现商机、把握机遇、成为创业及创新事业的开拓者和实践者。

2.4 创业教育缺乏良好的创业支持体系。

大多数创业教育目前只停留在理论教育方面,纸上谈兵,缺少实践平台。创业教育不能像传统教育那样定义加概念,要有完整的训练实践体系,要有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包括社会、政府、企业,形成完整的支持体系。

3 教育探索及对策

3.1 走出传统教师观念,解决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问题。 1)引入双师型教师。他们本身就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可以吸收其作为创业辅导教师,对于创业的专业性、技术性专业做专门指导。

2)对于原有的授课教师,其优势在于了解毕业生思想状况,有丰富的授课经验,但缺乏创业相关理论实践基础。所以可组织教师去企业学习相关管理经营经验,积累素材。另外应该鼓励教师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创业课程培训及创业相关研讨会。

3.2 创业教育内容要规范,完善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其创业素质。创业教育的理论教育主要是理念教育、政策教育、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的教育。实践教育要实现: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创业导师的指导到位;实践过程的可行性及可见性。

3.3 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体系

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完善的创业教育内容,优秀的创业教育老师,应该可以满足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但对于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在正常创业课堂教育之外要构建良好的创业教育体系。

1)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创业文化氛围

学校要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注重提倡创业团队精神,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良好平台。积极组织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如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2)与企业合作,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高实践场所 高职院校在教学建设上就把实习实训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与其合作的企业中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更具有可行性和优势。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把创业人才培养与科技开发、学生到企业就业结合起来,加强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3)建立服务平台

学校的创业教育只局限于对校内学生的教育,一但学生毕业就失去了创业指导和校方的直接帮助。所以学校可通过建立服务平台,通过在职人员创业培训、网络服务等方式,及时提供相关资讯和案例,对创业者进行在线指导,同时创业者也可以在平台上相互交流,营造更广阔的服务范围。

3.4 为大学生争取良好的创业支持体系,实现创业实践教育 麦可思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占到81%,而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极少。在政府创业基金及优惠贷款的基础上,作为学校要积极为学生争取创业资金,早日大学生的创业梦想。

1)在各式各样的创业活动当中,不乏优秀的创业项目,它们具有很强的可执行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学校可以邀请事业成功的校友或知名企业,它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对其中的优胜者提供风险

投资。

2)建立创业基金。由学校带头发起创业基金,向政府、社会、优秀企业、成功校友募集创业资金,为本校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运行资金。而创业成功者,则将部分利润投入到创业基金中,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创业资金来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