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4450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4450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高三

年级摸底考试 测试题 2019.9

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走在大街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关瘦身的广告,确实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有必要清除身体中过多的脂肪。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个喧嚣的文化迷乱的时代,各种价值取向、低俗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不断泛滥,这种“精神脂肪”的堆积也在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因而,我们更有必要关注这种“精神脂肪”的危害。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说得好:“物质的脂肪臃肿着我们的身体,精神的脂肪锈蚀着我们的灵魂。” 请以“精神的脂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 ( )

A.小住几日,江南古镇徐徐展开,如一幅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画卷,让我变成一条流连忘返的游鱼。

B.大鹿岛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与日本一衣带水,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C.协调人际关系已经作为一种能力摆在了现代人面前,因人或事也就成为青年人就业、创业所必备的一种素养。

D.《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深厚,含义精深,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徐州市五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多处非法经营的音像制品,近3万张盗版光盘被查获后销毁。

B.<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C.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所以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D.《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的国内法,它不能超越国际法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等国际条约成为干涉中国内政的法律依据。

4,现代文阅读

在世界现存的古老文明民族中,唯有炎黄子孙是基本不信宗教的民族.“礼乐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主流。

从现在已发现的考古文物资料可知,不仅夏、商存在原始宗教,远在之前,中国大地上早就存在原始宗教文化。中国和西方都曾经历了原始宗教的蒙昧时期,但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成为成熟的宗教文化却走向了不信神灵的“礼乐文化”,而西方则发展成成熟的宗教文化呢?答案如仅仅从维持社会秩序和改朝换代角度去寻找,显然是不够充分的。 广阔的北半球的地理气候环境差异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观察问题的角度。众所周知,中国大陆处在全球唯一的大陆性季风区,有北温带草原季风区和温带、亚热带阔叶林季风区,每年的光热条件最适合动植物的生长,宜于农耕和鱼猎。处在草原季风区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逐水草而居,按季节流动的生活习惯。而处在温带、

亚热带阔叶林区的先民,则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种天赐的优越的自然条件下,人们逐渐看到了人自身力量的作用,淡化了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界破坏力的崇拜,也就随之减弱了因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鬼神崇拜。中国大陆整个西部,除了高原就是荒漠,阻断了和亚洲西部和欧洲的交往之途。特别在远古时期,这种地理上的阻碍基本是不可逾越的。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同样独特的华夏文明。

同时,游牧和农耕部落之间战争及胜负结局,也影响着人们的原始宗教信仰。黄河流域地区正好处在农耕和游牧的交错地带。在冷兵器时代,由于体格差异和马上作战的明显优势,在冲突中获胜的往往都是游牧一方,任何形式的鬼神崇拜、占卜、巫术都不能改变这样的胜负结局。而残酷的战争现实迫使农耕一方更注重发挥人,特别是部落首领的才能来赢得战争的胜利,以保生存。同时,在抢掠、侵扰的过程中,游牧一方也深感农耕文明的先进,在心理上由衷崇敬农耕文化。这样,鬼神崇拜的衰落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而在地球同纬度的另一端--古希腊,自然地理条件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起伏不平的山丘,一面临海的地貌,相对贫瘠的土地,独特的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干热,冬季湿润),光热条件配合不佳,不是农耕的理想环境。在古希腊人所处环境的山脉北面,是由西风带控制的温带阔叶区和寒带针叶林区(欧洲大平原),没有适宜游牧民族生存的条件。这些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华夏文明的产生条件是迥然不同的。古希腊城邦间也经常发生战争,但这种战争基本上是在相同生产方式的城邦小国之间发生,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及其资源,神灵崇拜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强心剂。

1.下列对中国文化没能发展成为成熟的宗教文化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和改朝换代的复杂因素是中国文化没有发展成成熟的宗教文化的原因之一。

B.中国大陆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界的破坏不大,人们对自然力没有较强烈的恐惧心理。而更多的是看到了人的自身力量。

C.由于条件的限制,中国大陆与具有宗教文化的欧洲和亚洲西部地区较为隔绝。

D.随着战争的进行,先进的农耕文明不断征服落后的具有强烈鬼神崇拜传统的游牧文明,使得宗教文化在中国难有生存之地。 2.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优势,在中国的游牧和农耕部落之间的战争中,游牧部落往往是胜利方。

B.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因素,古希腊农耕、游牧业都不发达,与中国大陆情况迥然不同。

C.在古希腊,相同生产方式的城邦小国经常会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而发动战争。

D.中国部落战争者更为重视战斗力和首领作用,而古希腊人在战争中某种程度上较为 强调神灵作用。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远古时期是存在原始宗教的,由于复杂的缘故没能发展为成熟宗教,后来宗教也便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消亡了。

B.随着因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鬼神崇拜的减弱,我国先民逐渐看到了

人自身力量的作用,淡化了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界破坏力的崇拜。 C.古时黄河流域地区相对而言较为动荡,农耕者时常会遭受到游牧者的侵扰,但该地区同时也存在着文化的交流。

D.如果古希腊也具有中国大陆的地理气候条件,其原始宗教也必然会走向“礼乐文化”。 5,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6,千古江山,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不如早还家。(李白《蜀道难》) 8,独学而无友,则 。(《礼记》)

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 ) ①春日融融。和风习习。花红草青,气息清新,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②鬼斧神工的幽雅峻峭,司空见惯的柳下花前,小桥流水。芳草萋萋,自然之美,无处不在。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

③把那盘盘盏盏的美酒佳肴,统统搬到郊野去享用,另有一种滋味,别有一番情趣。

④郊游野宴,自然以春季为佳。

⑤但自然之美,有时还得屈尊郊野,远足寻觅。 顺序:

10,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辞格,从“春”“夏”“秋”中任选一个季节.写一句话。

( )

冬天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虽默默无语,却思想深邃,在冷峻的思考中,静静地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 答:

测试题答案

1, 略

[解析]正确理解\"精神的脂肪\"的比喻义是立意的关.。这个作文大致是一个呼唤道德完善和正确价值观回归的话题。

作文可以就以下三个问题之一进行讨论:什么是精神脂肪过剩?造成过剩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如何去掉\"锈蚀着我们灵魂\"的精神脂肪?当然也可以叙述自己在文化选择等精神领域由迷茫到清醒的过程、事件和感悟。其实,仔细揣摩作文中的话,就会明白作文的立意了。“在这个喧嚣的文化迷乱的时代”,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多元文化快餐的诱惑面前,在令人眼花缭乱良莠不齐的文化大潮面前,缺乏自己正确的取舍标准和价值判断,什么都“贪”什么都“吃”什么都“馋”,把“垃圾食品”当成“营养精品”的事比比皆是;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各种价值取向低俗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不断泛滥”,这才导致了“精神脂肪的堆积”,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文化消费上的理性选择与精神生态的重建和自我修炼应该纳入每个人的“健康计划”和“健康行动”中来。

2, 【答案】C

【解析】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A.流连忘返,留恋得忘记了回去。B.一衣带水,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只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隔。D.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3, 【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取缔”的应该是“场所”“摊点”而不能是“音像制品”。B结构混乱,去掉“不会减弱”。同时,“中国经济”是“投资者向往的地方”,主宾搭配不当。C不合逻辑,把“所以”改为“因为”。 4, 1.【答案】D 【解析】“征服”用词不当,不存在这种关系。游牧文明“具有强烈鬼神崇拜传统”在文中看不出来,且从第二节可以看到,游牧部落处在草原季风区,条件较为优越,因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鬼神崇拜并不强烈) 2.【答案】A

【解析】“生产力水平的优势”表述不正确,原文是“体格差异和马上作战的明显优势”,文中提到的属于战斗力优势。B、C选项可以从最后一节推知,D项第四节有游牧部落靠战斗力、农耕部落靠有才能首领的表述,最后一节“神灵崇拜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强心剂”表明古希腊人对神灵的看重。 3.【答案】C

【解析】通过第四节文字“黄河流域地区正好处在农耕和游牧的交错地带”可以获知“古时黄河流域地区相对而言较为动荡,时常会遭受到游牧者的侵扰”,“在抢掠、侵扰的过程中,游牧一方也深感农耕文明的先进,在心理上由衷崇敬农耕文化。这样,鬼神崇拜的衰落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则明确了农耕文化对游牧文明的影响,即为一种文化交流。A项“后来宗

教也便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消亡了”的说法失当,文中是“基本不信宗教”。B项逻辑顺序颠倒,原文是“人们逐渐看到了人自身力量的作用,淡化了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界破坏力的崇拜,也就随之减弱了因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鬼神崇拜”。D项“必然”的表述过于绝对了,在文中无法得出这个结论。)

5, 清风徐来 歌窈窕之章

6,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7, 锦城虽云乐 8, 孤陋而寡闻

9, ②⑤③④①

【解析】思路: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但自然之美还得远足郊野寻觅→郊野,别有情趣→郊野春季为佳→为什么选择春季。估计考生容易把第四句放在五、三句之间,这样便割裂了第四句和第一句的内在逻辑关系。

10, 【参考示例】

春天像一位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虽懵懂幼稚,却活力四射,在温暖的呵护下,尽情地展现生命的多彩绚烂。

夏天像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虽充满激情,却变化无常,在风雨的洗礼中,淋漓的描绘着人生的跌宕起伏。

秋天像一位饱尝风雨的成功者,虽硕果累累,却含蓄深沉,在丰收的喜悦中,默默地演绎着感人的奉献之歌。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句式仿写和修辞。句式基本一致,修辞运用得当即可得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