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班幼儿教养笔记随笔汇总

小班幼儿教养笔记随笔汇总

来源:尚车旅游网


小班幼儿教养笔记随笔汇总

本次小班折纸活动,因为有这些自发的小老师,我这个大老师落得轻松呀,这个小老师孩子们喜欢当,就让他们当去,正好可以培养他们更多的能力,孩子们高兴,老师轻松。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最新小班幼儿教养笔记随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幼儿教养笔记随笔1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乖巧懂事的孩子总能当上小老师,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总是处于“冷落”状态。如果当一位“顽皮”的孩子向你提出请求当小老师时,作为老师,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处理事情的对策取决于一位老师的态度。

在一次餐后活动,孩子们都拿着书本坐在阳台上安静阅读。这时,我看到教室里还有两三个孩子还在加紧地吃午餐。于是我想请一位小老师来帮我管理一下纪律。以前我都会请颜颜帮忙管理,而这次坐在我身边的琪琪突然说道:“老师,我想当小老师。”他边说着边用恳求地目光看着我。这次,我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从未有过的期待。于是我笑着对他说:“好啊,今天就让你来当小老师吧。可是你要记住,小老师可不能再调皮,这样小朋友才会听你的话哦。”说完,我就把手中的书本都交给了琪琪,然后转身走向教室。

在教室里,我时不时地观察着琪琪的表现,发现这次他的态度非常认真。不仅能安静地看书,还会管理其他小朋友,只见他走到正在大声说话的辉辉身边,对他一本正经地说:“你不要再吵了,要好好看书。”说完,就重新回到了座位上。看着他当小老师那有模有样的神情,我开心地笑了。在午睡前,琪琪开心地跑过来和我商量说:“老师,你下次再让我当小老师好吗?”我毫不犹豫地点点头:“今天你的表现真棒,下次再让你当。”刚说完,琪琪听了开心地一蹦三尺高。

在小班下学期,孩子们开始表现出强烈独立行动的愿望,开始初步形成自我评价

意识。他们常常会请求为自己表现的机会。在这次事件中,刚开始我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还是按照原本的思想,总会觉得给听话的孩子当老师是最好的。但有时我们可以改变一下策略,给调皮的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去学当老师,不仅能让他们克制自己的行为,还能满足他们的小心愿。

在班中,如果要想让孩子敢于表现自我,我们老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改变自己孩子的态度,学会用欣赏和支持的眼光看待自我表现欲和自我表现行为,让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成为点燃他们表现欲望的星星之火,营造一种有利于孩子自我表现的氛围与环境。

对于孩子们的自我表现,我们老师也要考虑让每个孩子都有在自我表现方面平等的机会。可以在班中实施“轮渡制”。不仅能让每位孩子都当上小老师,还能满足他们的愿望,自觉形成遵守规则意识。

如果想知道孩子们有多爱你,那么我们老师就应该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均等,让孩子们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

小班幼儿教养笔记随笔2

孩子起床了,我和往常一样忙着给小朋友整理衣裤鞋袜,这时我的目光无意间落到了童牧瑶身上,他很不自然走到我跟前,当我习惯的撩起他的外衣,准备帮他整理衣裤时,发现前半边的衣角都是湿湿的,我随口说了一句“啊,怎么这么湿?”他赶忙用胆怯和惊恐的眼神看着我,认真而小心的说:“老师,只有一点点,下次我小心了”。

孩子的眼神似乎在寻找着、证明着什么什么?我立刻明白了什么,蹲下身子,并轻轻的对他说“噢!只有一点点呀,不要紧,老师帮你把衣服整理在裤子上面,这样就舒服了。”孩子看着我,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看的出,他的眼神不再有恐惧和害怕。游戏了,我发现遥遥行为异常,走路时两条腿夹着,极不自然,小

脸也涨的通红,怎么啦!难道又有哪儿不适了?我下意识的走到他面前用手一摸,啊,整条裤子湿透了,为了孩子的自尊,我弯下腰,头靠着他的小脸亲切而微笑的说:“我们来换一条裤子吧,要不然会冻坏的。”

“老师,不要,我不湿,回家再换好吗?”看着孩子惊恐的神情,我好不心疼。我轻轻地拉过他的手,用母亲般特有的温柔口吻说:“别怕,老师来帮你。”也许是我的真诚、我的爱、打消了遥遥的顾虑,他答应了我,很快换上了干净舒适的裤子。从这件事上,使我感悟到,孩子随小但也有自尊,虽然不小心弄湿了裤子,感觉不舒服,但情愿自己忍着,也不让老师帮着处理。原因在于怕别的小朋友笑话他。同时更怕老师责怪他的不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自尊,要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要以一个大朋友的心态去对待每个孩子,必要时,放下老师的架子,尽量以宽松、平和的心态面对和处理每件事,让孩子知道老师和他们可以做一起可以分担他们不愉快的伙伴,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克服困难。

现在,童牧遥小朋友在我的引导、帮助下,不再尿裤,遇事也没有那么胆怯、害怕,自信心增强了,有事也喜欢找我,真正把我当他的朋友了。

小班幼儿教养笔记随笔3

最近,有小朋友带来一本故事书,书里面有一个《小红帽》的故事,老师给小朋友讲完这个故事后,让小朋友上来表演其中大灰狼和猎人的几个动作和表情,有小朋友表演的非常不错,大家也争相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动作。因此,有小朋友建议:“老师,我们可以把它放到表演坊来表演。”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个故事投放到表演坊里来表演。我们把《小红帽》的故事情节布置在了表演坊内,美工区的小朋友为表演制作了头饰,于是晗晗、芹芹、涵涵等几位小朋友就高兴地进入了表演坊进行了表演。她们一商量,由晗晗做小红帽,芹芹和涵涵做大灰狼和猎人。于是她们戴上头饰,找到丝巾等道具披在身上开始表演。她们的表演都非常投入,也吸引了其他小朋友前来欣赏。表演完之后,小观众们都开始鼓掌了。接下来该交换角色了,芹芹很快就把头饰拿下来给晗晗,可是晗晗迟疑了半天不肯

脱下来,芹芹急了:“不是说好了,要交换角色吗?”晗晗也很矛盾的说:“可是我不想演大灰狼,它真的是太坏了!”有小朋友说:“不想演也要演,你答应过的。”晗晗还是执意不肯演大灰狼,这时候表演已经无法继续下去,小观众和小演员们也都没了兴致,于是只好结束了表演,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候,我走过去,和小朋友展开了讨论:大灰狼的角色应不应该演?于是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小朋友说:“大灰狼看上去很坏,但是演的时候也是非常可爱的。”有小朋友说:“大灰狼虽然很坏,但是也很聪明。”也有小朋友说“芹芹的大灰狼演的好,我们喜欢她的表演,她还是一只很漂亮的大灰狼”。经过讨论,我们总结得出:虽然大灰狼很坏,但是如果小朋友把大灰狼演像了,把自己角色展示给大家,为大家带来快乐,大家就会很喜欢这个小演员,这个小演员也是一个很厉害的演员。在后来的表演中,孩子们非常享受其中,有小朋友主动地演了大灰狼的角色,孩子们投入到了精彩的表演中“谁来演大灰狼”,已经不再成为孩子们表演的障碍,甚至有小朋友会主动去“体验”大灰狼的角色。

幼儿的“对”与“错”的意识非常强烈,“错”的事情坚决不做会将故事里面的角色和自己联系起来,认为自己就是故事中的那个角色,会将事实与相相混淆。让幼儿之间展开讨论,幼儿之间进行思想的碰撞。教师在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澄清。区角游戏中角色的分配,要尊重幼儿兴趣,以幼儿为主。对角色认知不清楚或者幼儿之间发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帮助幼儿认识其中角色的意义,解决幼儿思想中的矛盾。

小班幼儿教养笔记随笔4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是啊,作为从事幼教工作的老师,不仅要有捕捉孩子闪光点的眼睛,还要有一颗细腻的心。

小班孩子入园,是宝宝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但这一步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简直是场战争。对老师来说也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因为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情绪上和

生活自理方面都需要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小琴就是很有代表的一个孩子。最让人头痛的是孩子的进餐,每次到进餐的时间她就会哭闹不止,一口饭也不肯往下咽,如果你强迫她咽下去,她也会吐出来。为此,我们和小琴的家长多次商讨,她妈妈告诉我们:“孩子先天体质弱,如果不吃就别管了,一天不吃东西也没事的。”面对这样的孩子小琴妈妈也没辙了,可是孩子一天不吃东西怎么能行呢?于是在孩子用餐前,我总会刻意的教孩子们念一些关于吃饭的儿歌。如:“大米饭,鸡蛋汤,菜花,肉块喷喷香,我来扮只大老虎,啊呜啊呜全吃光。”在用餐时,我又鼓励孩子们学一学大老虎,张大嘴巴吃饭。孩子们纷纷学大老虎吃饭,一个个嘴巴张地大大的,有的还比比谁的嘴巴大……

在这样的氛围中,小琴的注意力已经被转移,她感兴趣的是模仿大老虎的嘴巴,而不是吃饭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天吃饭前,接到小琴妈妈的电话,她很激动地说,孩子在家里尽然大口地吃饭,嘴里还在念着儿歌……我的嘴角也偷偷的翘起来。

对待孩子,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关心,特别的爱。唯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老师不但是塑造孩子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一把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爱的阳光,感受教育的幸福和完整。

小班幼儿教养笔记随笔5

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的关注、老师的爱,这是他的需要,这是他的权利。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而且是容易畸变的。即使是年龄很小很小的孩子,眼睛也是敏锐的,心灵是稚嫩的。作为一名教师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是无意的、细微的,都很有可能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季文欣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孩子,每次我们组织孩子们排队时,她总是掉队。在这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拉起她柔软的小手。这一切是自然的,我没有把它当回事。

有一天,我和从前一样拉着琳琳的小手走在最后边。走在前面的昊昊回过头来对我说:“姜老师,你也领着我吧!你从来没有牵过我的手”。他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着其它的孩子羡慕和失落的目光,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以前在排队时,我常常牵起年龄小,动作慢、闹情绪或是较调皮的孩子,我自以为这样做已经是很“尽职”了,我责怪自己的粗心,以至忽略了别的孩子的情感世界,孩子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老师与自己亲近。拉手,虽然只是表达教师微小的关注,却能让孩子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从这以后,我总是创造条件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和我拉手,让他们不再有“失落感”,给他以平常的爱。每当我拉着他们柔软的小手时,我总感觉特别亲切,相信孩子们也会真切地感受到我更爱他们。

想起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而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此时此刻,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