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廖宏伟
【摘要】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
4月至2009年lO月收治的36例腰椎问盘突出症行后路探查减压椎弓根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7.8个月(12—36个月),按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进行术后疗效评定,优20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1.67%。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固定加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稳定了脊柱“三柱”,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腰椎问盘突出症;内固定;后路椎间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常见
保颗Cage及颗粒植骨块被压紧,装置两侧连接棒,加压固定。彻底止血,冲洗创面,将椎板开窗咬下的碎骨混合同种异体骨植入双侧关节突间。放置负压引流管2根,缝合切口。
1.3术后处理:所有患者术后3~5d内常规应用抗生素和神经脱水药物,24~48h内拔除引流管,10—12d拆线,3d后开始腰背肌训练,6周后戴腰围下床活动,3个月内避免搬重物。术后1.5、3、6个月门诊摄片复查。
1.4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标准‘2J,对术前以及术后随访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和膀胱功能进行评价。术后根据评分计算:好转率=(术后JOA评分一术前JOA评分)/(29一术前JOA评分)×100%。结果:好转率≥75%为优,50%一74%为良,25%一49%为可,≤24%为差。2结果
本组36例,术后x线片显示,经12~36个月,平均17.8个月随访,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无Cage下沉。按Suk标准口1(若植骨与椎体间有连续骨小梁,伸屈侧位椎体活动度<4。,则认为植骨已融合),脊柱植骨融合率为100%。临床疗效按上述标准评定,结果优20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1.67%。3讨论
3.1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稳定性的关系:腰椎间盘退变、突出将导致腰椎稳定性损害HJ,髓核摘除、椎板切除和小关节完整性丧失是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节段性失稳的主要原因垆J,椎间盘术后椎间不稳进一步加重。术后复发,椎间不稳是基础,椎间隙变窄,后纵韧带皱褶、局部瘢痕组织增生压迫硬脊膜及神经根亦是原因之一。方国华等旧1采用腰椎MRI结合动力位摄片的方法研究了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椎不稳的相关性,认为腰椎间盘退变度越严重,腰椎不稳的发生率也越高。正常腰椎稳定性的维持是以腰椎问盘正常的弹性和高度为基础的。随着椎间盘的变性和脱水,椎间隙高度下降,纤维环松弛,是引起腰椎退变性滑移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存在腰椎不稳趋势的椎问盘突出患者应该实施有限节段的腰椎融合手术,以提高手术的远期效果。
3.2
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以往多采用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后疗效报道满意率较高,但远期疗效优良率不容乐观…,部分患者仍有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发生,少数患者术后复发需再次手术。我科2006年4月至2009年lO月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经长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8—65岁,平均41.5岁。病程6个月一3年,平均11.3个月。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腰腿痛病史,保守治疗后无效或反复发作半年以上。所有患者行腰椎X线、CT及MRI均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突出类型:型1l例,旁侧型25例。其中单节段突出30例,第4—5腰椎突出19例,第5腰椎一第1骶椎突出1l例,第4—5腰椎、第5腰椎一第l骶椎双突出6例,X线片过伸、过屈检查,脊柱不稳23例,腰椎骨质增生26例,椎间隙变窄3l例;CT、MR!检查均有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急性第5腰椎一第1骶椎腰椎间盘髓核脱出7例,侧隐窝狭窄22例。1.2手术方法:实施后路开窗、髓核摘除、2枚Cage椎体间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脊柱融合术,并视术前神经根受压情况进行减压。患者俯卧位,全身麻醉后,正中切口暴露至双侧横突的根部,植入椎弓根螺丝钉,然后行椎板开窗,切除黄韧带,保留棘上和棘间韧带,咬除神经根症状较重一侧或两侧椎板及部分关节突,对神经根进行充分减压,显露根袖在1cm以上。在任何情况下,暴露过程中,必须保证神经根不受压迫和过度牵拉,尤其注意在神经纤维瘢痕粘连情况下神经根的剥离,保留切除碎骨用于植骨。用特制神经拉钩从患侧拉开硬膜及神经根,从后外侧显露椎间隙,将椎间盘组织及软骨终板切除,保留骨性椎板,冲洗干净;利用所咬除的骨质,修成颗粒状,一部分装入Cage,余下的植入椎间隙前侧和对侧,适度撑开椎间隙,斜行将Cage置入,Cage距椎管后缘约1.5mm。同样的方法植入另一侧Cage,在完成第2个Cage的植入后,查看植入的第1个Cage的位置是否因第2个Cage的植入而改变。最后调整椎弓根固定系统,将撑开改为适度加压,使椎间隙变小,确
内固定融合稳定脊柱:内固定是暂时的,最终还是靠融合
D01:10.3760/ema.j.iaan.1674—4756.2010.11.040作者单位:450052郑州市骨科医院
来稳定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路Cage椎间植骨融合的生物力学研究证明,脊柱运动单位在承受压缩剪切和旋转应力
生冒塞题匿型垫!Q生垒旦筮≥!鲞筮!!翅g堑坠箜!』螋!堕!熊坠墅堕型丛鲤墅堡』!!!:垫!Q:!堕:i!:№:!!
时前中柱作融合对脊柱的稳定性帮助最大,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o”。大量研究显示,Cage能支撑和稳定前柱、撑开椎间隙、恢复椎间盘与椎间孔的高度和恢复腰椎生理曲度;避免传统植骨术的远期植骨块塌陷,提供即刻与远期的稳定性,空隙可供松质骨的长入,获得充足血供,避免了自体取髂骨等并发症的发生。椎间植骨融合器与椎弓根钉系统联合应用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脊柱三柱固定。本组给予椎弓根内固定并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从前后两个方向形成框架支持,脊柱固定良好,避免了单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形成的脊柱弹性微动,后期关节突植骨融合良好,从而避免了假关节的发生,保证了手术后的效果。
3.3手术成功的关键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椎板间开窗摘除间盘、椎弓根钉棒固定Cage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彻底减压才能保证术后即刻疗效,必须完成Cage植骨为主的骨性融合才能保证术后远期疗效,脊柱的长期稳定是建立的骨性融合的基础之上的。对于多节段椎间盘退变的患者,除非明确诊断有多节段不稳定段存在,主张尽量不做多节段的融合,以尽可能保留有功能的腰椎有限元单位,防止融合节段过多导致的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现象。
总之,应用椎弓根钉棒固定加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
[7][6]
·73·
盘突出症稳定了脊柱“三柱”,疗效肯定,但手术创伤较大,有一定的并发症,手术操作难度大,要求高,基层及技术薄弱单位不宜采用。
参考文献
[1]朱立国,王尚全,杨克新,等.腰椎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2):94-96.
barspinalstenosis[2]YoneK。SakouT.Indicationoffusionforlum
elderly
patients
in
and
significance[J].Spine。1996,21(2):242-248.
a1.Adding
p06terior
[3]Suk,kCK,Kinw】,et
to
lumbarinterbodyfusion
in
pedKde∽Ⅻfixation
andposterolateralfusionafterdecompression
spondylolyticspo.dyldisthesis[J].Spine,1997,22(2):210-220.
[4]刘凤英.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稳定性分析[J].中华实用
中西医杂志,2005。18(20):1359—1360.
[5]马远征,胡明,薛海滨,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失稳的手术
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9):534-537.
方国华,曾青东,骆剑敏.腰椎不稳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2):82-84.
韩德韬,吴宏,汤发强,等.下腰椎不稳综合征的生物力学机制与手术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13—14.
(收稿日期:2010—02—13)
(本文编辑:王帆)
·IIai床报建·
胎盘植入致子宫破裂1例
戴红平刘虔
患者,36岁,孕6产1,因停经24”周,腹胀痛3h于2008年5月26日入院。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月经规律,孕期非循序性检查,经过顺利。门诊B超检查胎盘、羊水及胎心均正常,子
膜层,其直径达5cm,阑尾及腹腔其他脏器未探及异常。根据术中情况及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取得同意后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内可见滋养层细胞侵入、增生,部分已达子宫浆膜层,周围可见血管充血、水肿。患者术后给予预防感染、补液、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7d后切口拆线,痊愈出院。
讨论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系产科中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妊娠中期子宫破裂发病较少,通常的原因可分为自发性及刨伤性破裂,创伤性破裂多有明显外伤史,自发性破裂无明显诱因,尤其是不完全破裂有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亦需要协助诊断及治疗。即使诊断不明确,有剖腹探查手术指征,在抗休克同时及时行剖腹探查术,及时止血,积极治疗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胎盘植入或胎盘粘连常因多次刮宫或官腔感染使局部子宫内膜生长不良而发生。预防子宫破裂除提高产科质量外,重视产前保健、做好计划生育及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多产、多次人工流产等高危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收稿日期:2010—02—20)
DOI:10.3760/ema.j.issn.1674-4756.2010.1I.041作者单位:2300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宫右前壁近宫角有一7锄×6cm大小不规则回声包块,边界
不清,周围有少许液性暗区。患者lO年前顺娩一女婴,产程顺利。此后曾行人工流产4次,自诉经过顺利。入院查体:体温36.6℃,脉博8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0/60
himHg
(1IntoHa),心肺听诊无异常,官底脐上一指,腹肌g=0.133kP
略紧张,右侧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专科情况未查及其他阳性体征。诊断:孕24”周妊娠、腹痛原因待查:①卵巢肿瘤破裂?扭转?②妊娠合并阑尾炎?急行相关检查,请普外科会诊,急诊行硬腰联合麻醉下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6个月妊娠大小,子宫右前壁胎盘植入,部分胎盘组织已基本穿透浆膜层,其直径达5cm,有少量渗血,腹腔游离血约100ml。立即给予纱布垫压迫子宫右前壁,于子宫左前壁下段行一横行切口娩出一有生机儿(心跳规律,无自主呼吸,出生后夭折)。胎盘附着予子宫右前壁,胎盘完全植入,部分胎盘组织已基本穿透浆
(本文编辑:崔长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