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项羽本纪归纳

项羽本纪归纳

来源:尚车旅游网


《项羽本纪》归纳 201402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通假字

1.老弱罢转漕 ( ) .2.天下匈匈数岁者 ( ) ..3.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 ) .4.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 ( 5.骑皆伏.曰 ( 6.马童面.之 (

二、一词多义 1.亡

①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 ②此天之亡我 ( ③亡其两骑耳 ( 2.为

①为秦将亡翦所戮者也 ( ②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 ③自为诗曰 ( ④我何渡为 ( 3.骑

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 ②麾下骑能从者八百余人 ( 4.举

①遂举吴中兵 ( ②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 ( ③杀人如不能举 (

) ) ) ) ) ) ) ) ) ) ) ) )

) )

1

5.泣

①项王泣数行下 ( ) ②左右皆泣 ( ) 6.数

①汉王数之 ( ) ②汉果说挑楚军战 ( ) 7.谢

①汉王笑谢曰 (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③哙拜谢,立而饮之 ( ④乃令张良留谢 ( 8.已

①皆已惮籍矣 ( ②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 ( ③数日,已降 ( ④人生代代无穷已 ( 9.即

①梁父即楚将项燕 ( ②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10.虽

①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 11.被

①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 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

) ) )

) ) )

) ) )

2

) ) ) ( )

三、重点虚词 1.以

①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 ) ②梁以此奇籍 ( ) ③谕以所为起大事 ( ) ④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 ) ⑤汉军至,无以渡 ( ) 2.则

①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②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3.之

①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 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 ③闻之皆争下项王 ( 4.乃

①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 ②平明,汉军乃觉之 ( ③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④左,乃陷大泽中 ( 5.且

①破齐、赵、且欲击楚 ( ②外黄恐,故且降 ( ③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四、古今异义

1.学书.不成,去. ( 2.才气..

过人 (

( ( ) 3

) ) ) ) ) ) ) ) )

( ) ) ) ( ) )

3.虽江东子弟,皆已惮籍矣 ( ) ..4.江西皆反 ( ) ..5.遂走还入壁 ( ) .6.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 ) ..7.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 ) ..8.吾知公长者 ( ) ..9.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 ) .10.期山东..为三处 (

五、词类活用

1. (1)

①勿妄言,族.

矣 ( ②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③勿令得东.而已 ( ④项王军壁.垓下 ( ⑤彭越复反,下.梁地 ( ⑥欲坑.之 ( ⑦左.,乃陷大泽中 ( ⑧身.七十余战 ( ⑨亦足王.

也 ( ⑩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11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

(2)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

2. (1)

①项王泣.数行下 (

) ) ) ) ) ) ) ) ) ) ) ) ) 4

()

(2)

①绝楚粮 ( ) .②令诸君知天亡我 ( ) .

3. (1)

①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 ) ..②老弱罢转漕 ( ) ..

(2)

①梁以此奇籍 ( ) .

(3)

①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 ) .

六、特殊句式

1. ①项藉者,下项人也

翻译: ②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

翻译: ③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翻译: ④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翻译:

2. ①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翻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5

翻译: ③勿妄言,族矣

翻译: ④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

翻译: ⑤然今卒困于此

翻译:

3.

(1) ①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翻译: ②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

翻译: ③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

翻译:

(2) ①悉令男子十五已上诣城东

翻译: ②乃赦外黄当坑者

翻译: ③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

翻译:

6

《项羽本纪》归纳答案 201402

一、通假字

1.老弱罢转漕 (“罢”通“疲”,疲困。) .

2.天下匈匈数岁者 (“匈匈”通“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 ..3.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被”通“披”,穿戴。) .4.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 (“已”通“以”。) .5.骑皆伏曰 (“伏”通“服”,佩服) .6.马童面之 (“面”通“偭”,以背相向。) .

二、一词多义 1.亡

①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动词,逃亡。) ②此天之亡我 (动词,灭亡) ③亡其两骑耳 (动词,损失。) 2.为

①为秦将亡翦所戮者也 (介词,被。) ②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语气词。) ③自为诗曰 (动词,写。)

④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句式。) 3.骑

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动词。)

②麾下骑能从者八百余人 (名词,骑兵。) 4.举

①遂举吴中兵 (动词,发动。)

②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 (动词,攻下。) ③杀人如不能举 (副词,尽。)

7

5.泣

①项王泣数行下 (名词,眼泪。) ②左右皆泣 (动词,痛哭。) 6.数

①汉王数之 (动词,责备。) ②汉果说挑楚军战 (多次。) 7.谢

①汉王笑谢曰 (动词,拒绝。)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动词,道歉。)

③哙拜谢,立而饮之 (动词,感谢。) ④乃令张良留谢 (动词,辞谢) 8.已

①皆已惮籍矣 (副词,很。)

②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 (通“以”。) ③数日,已降 (副词,表示动作完结。) ④人生代代无穷已 (停止。)

9.即

①梁父即楚将项燕 (就是。)

10.虽

①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连词,即使。)

②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连词,虽然。) (动词,靠近。)

11.被

①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通“披”,穿戴。) 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遭受,蒙受。)

三、重点虚词 1.以

①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连词,表目的,用来。) ②梁以此奇籍 (介词,因为。) ③谕以所为起大事 (介词,把。)

④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介词,用,率领。) ⑤汉军至,无以渡 (无以,固定搭配,没有用来……) 2.则

①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连词,就。)

②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连词,表假设,如果。) 3.之

①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助词,的。)

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助词,取消句子性。) ③闻之皆争下项王 (指示代词,这。) 4.乃

①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副词,就。) ②平明,汉军乃觉之 (副词,才。) ③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副词,只。) ④左,乃陷大泽中 (副词,竟然,却。)

8

5.且

①破齐、赵、且欲击楚 (连词,而且。) ②外黄恐,故且降 (副词,姑且,暂且。)

③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连词,况且。)

四、古今异义

1.学书不成,去 (书,文字。)(去,放弃。) ..6.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情绪激昂。) ..2.才气..

过人 (才能和勇气。) 3.虽江东子弟..,皆已惮籍矣 (年轻人。) 4.江西..皆反 (长江以北。) 5.遂走.还入壁 (逃跑。)

五、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勿妄言,族.

矣 (灭族。) ②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率领。) ③勿令得东.而已 (向东行进。) ④项王军壁.垓下 (修筑营垒。) ⑤彭越复反,下.梁地 (攻下。) ⑥欲坑.

之 (活埋。) ⑦左.,乃陷大泽中 (向左行。)

(2)名词作状语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向东。)

2.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项王泣.数行下 (眼泪。)

7.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天圆地方。) 8.吾知公长者.. (德高望重的人。) 9.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重金收买。) 10.期山东..

为三处 (山的东面。) ⑧身.七十余战 (亲身经历。) ⑨亦足王.

也 (称王) ⑩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向西前进。)

11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使动用法,让我称王。)

12邑万户 (封邑。)

(2)使动用法

①绝.楚粮 (使……断绝。) ②令诸君知天亡.

我 (使……灭亡。) 9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险阻的地方。) ②老弱罢转漕 (年老体衰的人。) ....(2)形容词作意动用法

①梁以此奇.籍 (认为……不寻常。) (3)形容词作使动用法

①毋徒苦.

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使……受苦) 10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项藉者,下项人也 翻译:项藉是下相人。

②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

翻译:项藉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出国的将领项燕。 ③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翻译:天下动荡不安好几年了,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罢了。 ④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翻译: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作战的过错。 2.被动句

①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翻译:被秦将王翦杀害的人。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翻译: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 ③勿妄言,族矣

翻译:不要胡言乱语,会被灭族的。 ④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

翻译:项王听说龙且军被击败了,就害怕了。 ⑤然今卒困于此

翻译:但现在最终在这里被困。 3.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应为“是时桓楚在泽中亡”) 翻译:这时,桓楚在泽中逃亡。

②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应为“以所为起大事谕”)

翻译:项梁于是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管理,把要反秦的道理宣告给他们。 ③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应为“汉军方于荥阳东围钟离昧”) 翻译:汉军当时正在荥阳的东边包围了楚将钟离昧。 (2)定语后置句

①悉令男子十五已上诣城东(应为“悉令十五已上男子诣城东”) 翻译:命令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到城东去。 ②乃赦外黄当坑者(应为“乃赦当坑之外黄”) 翻译:于是赦免了应当被活埋的外黄人。

③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应为“麾下从骑者八百余人”) 翻译:部下跟从他的骑兵有八百多人。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