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艺术教学目标[修改版]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一篇: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艺术教学目标

《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艺术》教学目标

音乐部分教学目标:

小班:节奏感增强,对音乐求知欲增强,思维活跃,身体平衡性能增强。 ●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1、知识目标:(1)律动利用愉快的律动感受匀速拍子(4/4拍)

(2)学习儿歌说白、听唱、律动表演和美术,发展宝宝的音乐感。

(3)演奏简单的打击乐器,并为音乐做拍子的伴奏(1种)

2、能力目标:培养节奏感和匀速拍子感

3、情感目标:培养对音乐的喜爱和注意听音乐的习惯

4、亲子目标:家长了解教学形式,更新教育观念。 ●帮助宝宝挖掘其潜在的音乐性

1、知识目标:(1)模仿节奏问答,体会乐句和节奏组合。

(2)学习歌曲的表演与律动,感受音乐中的节奏、节拍、速度、

力度、音色、音高的不同。

(3)乐器、演奏不同的简单乐器,进行简单的齐奏,并能分辨音

色(2种音色)。

2、能力目标:启发宝宝对音乐的认知能力

3、情感目标:幼儿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

4、亲子目标:家长帮助宝宝回忆教学内容,同时要赞扬和欣赏。

中班:表现欲望强烈,能够按自己思维展示音乐,能够用固定节奏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 ●在游戏上渗透音乐的内涵

1、知识目标:(1)透过即兴模仿动物走路的律动,亲身体验音符的时值对比。

(2)通过游戏进行音符的组合

(3)用固定节奏型,分声部进行乐曲的演奏。

2、能力目标:指导宝宝在活动的探索中引发相关的体验与联想

3、情感目标:积累宝宝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4、亲子目标:家长帮助宝宝对音符的认识和听辩,共同体会艺术修养。 ●欣赏世界名曲,拓宽音乐视野

1、知识目标:(1)使用精心设计的图形、线条或符号,辅助欣赏教学加深理解。

(2)用肢体动作参与欣赏,培养宝宝跟随及反应能力,感受情绪。

(3)为乐曲做多声部的节奏乐的伴奏,培养合奏能力。

2、能力目标: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3、情感目标:发展音乐性、肢体性及情感性的感应力。

4、亲子目标:家长与宝宝共同欣赏、教学活动,提高欣赏品味,加深亲子感情。 大班:对音乐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能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结合音乐律动舞蹈和演奏进行初步的即兴创作。 ●逐步认识节奏谱,进行戏剧表演,激发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知识目标:(1)采用各种教具的演示,引导宝宝进行节奏谱的认识。

(2)为歌曲进行多声部固定节奏型的伴奏,培养合奏能力。

(3)利用戏剧的主题,结合音乐律动舞蹈和演奏进行即兴创造。

2、能力目标:(1)培养认识节奏谱的能力。

(2)参与戏剧表演活动,引发宝宝创造思考及创造行为,发展宝

宝的音乐表现力 。

3、情感目标:在演奏、表演和创造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4、亲子目标:家长创设各种机会,参与和鼓励宝宝进行音乐活动,共同分享音乐的乐趣。

●培养宝宝的音乐综合能力

1、知识目标:(1)运用游戏引导,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演奏和美术结合,进行多层次多声部,多形式的综合表演。

(2)引导宝宝进行旋律谱的认识。

(3)利用童谣、儿歌、配合语言说白及五声音阶进行音块和音条

乐器的多声部合奏。

2、能力目标: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听辩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音乐综合能力,为步入音乐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亲子目标: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家长帮助宝宝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形成 英语部分教学目标:

单词秀(小班):熟练掌握50个以上英语单词,能进行简单对话与造句,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会话通(中班):英语儿歌,歌曲,绕口令等较为熟练,能即兴为英语童话小故事配音,发音纯正,

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培育小朋友英语语感。

情景剧(大班):英语情景剧表演,英语演讲,能即兴用英语进行表演,具备英语语感,可以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思维。

第二篇:奥尔夫音乐教学

幼儿园奥尔夫教学机制解读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根据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和幼儿园教育大纲精神,培养学生的感知反应能力、领悟能力、身体各部或心脑的协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等,同时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素养:感觉(及情感体验)、表现、创编的能力,并通过亲自参与的活动(说、唱、奏、动、听、游戏等),去探究、发现、表现和创造艺术。

做奥尔夫音乐最基本的是要从儿童本身智力出发,因材施教,在学习奥尔夫音乐当中,孩子不会感觉到负担和功利,会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和乐器自由的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的世界。奥尔夫首先做到的是从儿童的本身出发,做到与本土文化底蕴出发,结合舞蹈、声乐、乐器、朗诵,充分发挥孩子即兴演奏和即兴表演能力,让孩子参与到音乐当中,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开发孩子思维和创造能力和挖掘孩子的内心世界。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幼儿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最需要发展的不是技巧,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爱。奥尔夫教学法恰能满足这一需要。

让儿童参加到音乐当中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让锻炼儿童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由于在上课时,儿童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儿童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个器官的协调能力。

0-3岁的宝宝,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有助于听力的发展。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创造力的发展还不明显。4岁的宝宝,是创造

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同时奥尔夫音乐可以培养儿童的听力和创造力

再次奥尔夫音乐还可以培养孩子其他艺术天分,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图画来表示音乐,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当宝宝听到海浪的声音时,可能画一条此起彼伏的线,表现海浪。这就培养了宝宝领悟其它艺术形式的能力。

总之,奥尔夫音乐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我们为孩子们打造适合孩子年龄段特点的奥尔夫课程,为孩子们音乐智力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创造出良好的基础,共同见证孩子的聪明智慧和快乐成长的美好时光。

第三篇: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视频http://user.qzone.qq.com/610313602/blog/1351661350

1. 奥尔夫握手舞2. 奥尔夫音乐 库乞乞

3. 奥尔夫 布兰诗歌 噢 命运女神 4. 奥尔夫 吹泡泡 5. 奥尔夫 大雨和小雨 6. 奥尔夫 粉刷匠

7. 奥尔夫 五只猴子吃香蕉 8. 奥尔夫 小毛巾 9. 奥尔夫 小松鼠进行曲 10.奥尔夫我真的很棒 11.奥尔夫 音乐游戏 12.奥尔夫节奏强的音乐 13.奥尔夫剧情音乐 森林火车 14.奥尔夫音乐 欣赏 变变变 15.奥尔夫音乐 欣赏 咕咕钟和闹钟 16.奥尔夫音乐 欣赏 孤独的牧羊人 17.奥尔夫音乐 大象 18.奥尔夫音乐 咕呱呱

19.奥尔夫音乐 火车

20.奥尔夫音乐 卡尔米拉 布拉那 21.奥尔夫音乐 练习滑行 22.奥尔夫音乐 母鸭带小鸭 23.奥尔夫音乐 哦 苏珊娜 24.奥尔夫音乐 身体音阶歌 25.奥尔夫音乐 声势律动 26.奥尔夫音乐 手臂律动 27.奥尔夫音乐 握手舞 28.奥尔夫音乐 小金鱼 29.奥尔夫音乐 小手伸伸 30.奥尔夫音乐 小松鼠进行曲 31.奥尔夫音乐 鞋匠之舞 32.奥尔夫音乐 音符律动 33.奥尔夫音乐宝宝晚安

34.奥尔夫音乐游戏 握手舞 35.奥尔夫音乐游戏律动

36.布兰诗歌 之 噢 命运女神 卡尔奥夫 37.奥尔夫音乐儿童歌曲3 -中班上册 律动 42.奥尔夫音乐岁版 1月传递游戏 二 43.岁版 1月奥尔夫音乐 海洋球 二 44.岁版 1月奥尔夫音乐 七步舞 45.小花猫学本领 奥尔夫音乐 46.奥尔夫音乐教室 颤动宝贝 47.奥尔夫音乐教室 朋友舞 48.奥尔夫音乐教室 沙巾舞 App 49.小奥尔夫音乐教室 我爱洗澡 50.奥尔夫音乐教室 握手舞 剪切版 51.奥尔夫音乐课堂 乌龟爬爬 剪切版

52.奥尔夫音乐游戏 传球 53.奥尔夫音乐游戏摇摇彩带 54.奥尔夫音乐教室 小手伸伸 55.奥尔夫音乐教室音乐游戏 握手舞 56.奥尔夫音乐游戏点点手心 57.夜曲奥尔夫小小蛋儿把门开 62.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快快起

第四篇:奥尔夫音乐

奥2

第一课 《小鞋匠》

一、 点名游戏

宝宝们新年好,XX老师要和宝宝来玩一个点名游戏。

二、 律动:《盖房子》

今天老师要带宝宝一起去用自己的小手盖房子,有的宝宝已经会了,我们来说说盖房子首先要干什么?(——)盖了这么多房子,真棒!

三、 主题:《小鞋匠》

1、 那平常宝宝有没有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事?做什么事?(——)

2、 那你们会不会擦皮鞋呢?今天老师要教宝宝怎么擦皮鞋,擦皮鞋首先要用什么工具呢?(刷子、鞋油)对了,现在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名字就叫《小鞋匠》,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鞋匠是怎么刷鞋的?(放鞋油,用刷子刷,有时刷得快,有时刷得慢。)

3、 老师这里有很多鞋子和刷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学小鞋匠刷鞋(两遍)

4、 宝宝现在知道小鞋匠是怎么刷鞋的,有时刷得快,有时刷得慢,刷,刷累了还要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节奏的,你们看小鞋匠刷鞋也是一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声势练习,来学学刷鞋的节奏。

5、 小鞋匠刷鞋用的工具是刷子和鞋油,那我们宝宝演奏《小鞋匠》这首曲子就要用乐器了,现在老师给宝宝带来了响板(慢)和棒钤(快)。分角色

6、 交换

7、 宝宝已经学会了小鞋匠是怎么刷鞋,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小鞋匠的舞吧!

四、 律动:《盖房子》

五、 再见歌

第五篇: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

奥尔夫教育思想 教学法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奥尔夫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本文作者阐述了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教学法的内容,以及对其的认识和对于实践的几点思考。

一、卡尔.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显示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探求精神,曾尝试创作歌剧,并写出许多歌曲。这一切对其教育思想、教学法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奥尔夫教学体系基本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初,这种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已经超越了国界,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深受各国儿童和教师的喜爱。

二、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1.一切从儿童出发。

奥尔夫教学法的对象不是成人,而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因此,在教学内容、材料

的选择与方法、步骤的确定上,都是根据儿童特点来进行的。例如:在内容材料的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儿童的名字或熟悉的歌谣;在方法上,主要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从感性经验出发,通过生动、愉悦的游戏和音响的感受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和传统的先讲规则原理,再做音响练习的理性教学是截然相反的。

2.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奥尔夫认为“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基于这一特点,很多人将奥尔夫教学称为“主动性音乐教育”。首先通过学习演奏简单的奥尔夫乐器(包括旋律性音乐乐器、节奏性音乐乐器和捻指、拍掌等“人体乐器”),使所有儿童(包括那些因患哑声或不喜爱唱歌的儿童)都可以亲身实践,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其次,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作为导演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通过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3.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所谓“创造”是指将以前各阶段所学过的东西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独创的小型乐曲。在奥尔夫教学中无论是节奏练习,还是形体动作练习,教师并不限于教授某些技能,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学生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

1.节奏、旋律练习。

节奏练习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处于中心位置,其它许多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围绕它进行。节奏练习主要包括:

(1)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开始从儿童的顺口溜、歌谣和名字中提取最短小的24节奏单位(如:兔子大熊猫),用它们作为乐曲旋律或儿童朗诵、歌唱的伴奏。

(2)“声势教学”。所谓“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是用儿童的身体作为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既简单又有趣的方式。

(3)演奏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及旋律性的音条乐器,进一步扩大儿童节奏表现的可能性。

2.基本形体动作教学。

在奥尔夫看来,“元素性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因此,形体动作与舞蹈教学是奥尔夫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习音乐的手段,而且是学习的目的,与音乐具有相同的意义。奥尔夫的基本形态动作有:

(1)反应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用动作对听觉或视觉的感受做出反应的能力。

(2)体操训练。主要为节奏练习、乐器演奏和指挥练习做准备。

(3)动作训练。即对各种动作进行的技术训练。

(4)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即将各种动作在简单的基础上加以组合和变化。

(5)动作游戏。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即兴练习。为了诱发孩子身上的无意识动作,培养和促进这种动作的冲动,并使他们获得有意识的造型。

上述各方面的练习并不是分门别类进行的,而是富有意义相互联系起来的,其中每一项都可以作为另一项的准备、补充或发展。如:器乐演奏可以引入歌唱,歌唱练习可以发展为动作,从而使孩子们能够更全面地体验音乐。

四、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认识

奥尔夫说“音乐应该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我发现这种体系不是单纯音乐的形式,它是动作、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它是儿童的良师益友。”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出音乐仅仅是教育的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它通过童谣、民歌、游戏、律动、歌唱、奏乐、舞蹈、童话等内容进行教学,去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并以低技术、高艺术的手段,让儿童参与音乐活动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创造、培养音乐兴趣,获得艺术经验,促进音乐艺术生活的进步。

学生音乐基础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学习,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要求让学生们自己去做,重要的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条件去做,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个性。如果学生不愿主动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伙伴”和合作者,注重语言沟通,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反复模仿,学会即兴演唱。这样逐步深化的教学,是极大地受到了奥尔夫教学的启发。

五、关于奥尔夫教育思想实践的几点思考

沈阳师联艺术幼师培训学校 奥尔夫音乐专业。通过学习奥尔夫教育思想,我的启发很大。我认为在

教学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结合语言、动作、舞蹈进行音乐教学。

音乐是人生而有之的本能。很多儿童在学前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基础薄弱,语言、动作、舞蹈相结合的难度较大。奥尔夫说:“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我们从学生们自发的音乐活动中也发现音乐、语言、动作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致力于重建音乐、语言、动作三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常常让学生自编自演音乐剧、配乐故事、配乐朗诵等。这样从学生喜好出发,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平时注重节奏感的培养,促使学生艺术趣味的提高。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最基本的元素,没有节奏,音乐将面目全非;音乐离不开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动力和源泉。奥尔夫提出应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环节。一开始我用有节奏的语音朗诵入手,让学生通过语言来掌握节奏。如:布谷/告诉/我/什么/花儿/开满/坡,同时,还可用拍手(布谷)、拍退(告诉/我)、跺脚(开满/坡)、捻指(什么/花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四种动作同时演奏即成了四声部。

3.注意乐器与多声结构的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奥尔夫设计了一套音准精确、音色优美的有固定音高的音条乐器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等,其中的“音条乐器”即木琴、竖琴等一般学校是没有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多采用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铃鼓、响板、鼓等。因为这些乐器没有指法上和技术上的困难,所以学生较容易操作,乐器和舞蹈、语言相结合,效果良好。这样的多声部结构,织体清晰,层次分明,易记易奏,用来为歌曲伴奏或参加合奏、重奏,收效颇佳。

奥尔夫教育体系是符合音乐教育的普遍规律的,是能被各国所采用的音乐教材,但需根据各个国家的音乐特征和学生的特点加以全面的补充和一定的改动。我认为:奥尔夫教育思想及教学法在中国是较为适用的。因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节奏非常鲜明,打击乐器种类繁多,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们采用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可能性。当然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音乐教育也需要不断地充实、更新和发展。如何更好地将奥尔夫教育体系与我国音乐教育相结合,还有待于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